旱地冰壶在洪雅县特校“热起来”

《教育导报》
2022年第48期(总第3696期) 导报二版

本报讯(杨泽方 王廷波)为进一步推进特校体育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引导残疾学生科学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洪雅县特殊教育学校因地制宜、科学统筹,抓实“三培养”,让旱地冰壶在校园内“热起来”。

全员参与,基础培养。学校将“旱地冰壶”纳入体育课程,保证学生每天参与冰壶运动1小时。通过教师讲解、动作示范等方式,让全体学生认识冰壶颜色、区分运动区域、了解计分规则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训练,体会冰壶运动的乐趣。

因材施教,梯度培养。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实施“梯度”培养策略,教师根据学生能力特点划分教学层次,将学生划分为4个训练小队,开展从基础投壶动作到模拟对抗等难度不同的分层教学,真正落实因材施教,让课堂教学更有实效。

以赛促训,特长培养。教师完成基本教学内容后,针对运动能力较好的学生个别训练,在“进垒”“打定”等基础动作上要求规范、标准,在“防守”“站位”等战术问题上提高要求,强化训练,发展特长。组建冰壶运动小队6个,每天下午,进行模拟对抗练习,以赛促训,提高学生冰壶运动竞技水平。

据悉,洪雅县特殊教育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五育并举”,特别是对体育工作高度重视。为了有效开展体育活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培智学生年龄相差大、能力相距明显的特点开设了针对性体育训练课程。对年龄较小、能力较弱的学生开设感觉统合课程,锻炼其感知、平衡等能力;对年龄较大、能力较强学生开设篮球、羽毛球、田径等体育课程,通过规范化的训练让学生习得体育技能,增强身体素质。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