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取一个外号

林凡瑞

《教育导报》
2022年第54期(总第3702期) 导报四版

林凡瑞

那天中午,班上的小帅哭哭啼啼到办公室找我,我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一问才知道,是班上的同学给他取了外号,叫他“牛魔王”。我一听,心里好气又好笑,芝麻大的小事也来找老师告状,真是小题大做!

我善意地给做了分析,说同学们给你取外号证明关系亲近。不料小帅据理力争,说那是对他人格的侮辱,还说:“班上每个同学几乎都有外号,小英叫‘没娘孩’,小练叫‘铁拐李’,老师你叫‘变色龙’……”我一听,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善意的外号可以增进相互的感情,恶意的外号却会伤害人的心灵。比如小练右腿伤残,行走不便,本来就很痛苦,再加上同学们管他叫“铁拐李”,那不让他更没自信?

于是,那天下午第三节课,我决定召开一个“我的外号我做主”的主题班会。会前,我就让学生搜集古今中外名人的外号,了解外号的来历及其种类。由于学生有备而来,发言十分踊跃,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成果:“诗仙”李白、“书圣”王羲之、“及时雨”宋江、“小霸王”孙策……

我趁机夸奖学生的用心,又深入一步问学生:“那么,你们都喜欢这些外号吗?”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那么,为什么喜欢这些外号呢?”我接着问。

张洋站起来说:“因为这些外号有的是总结出了他们的艺术成就,比如诗仙、诗圣、书圣……”

李娜起来补充说:“还有的总结出了他们的性格特点、人物品质,比如及时雨、智多星、小霸王等等。”

我赞扬学生:“大家都是‘智多星’呀,不但搜集了很多名人外号,还科学地解释了外号的来历,让大家长了见识,也让老师开了眼界。”我顿了顿接着说,“像这一类外号,大家为什么不反对,反而很欢迎呢?”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一致结论:因为这类外号,不是抓住别人的缺陷以侮辱嘲笑人为目的,而是通过外号巧妙地反映出当事人的优点或特长。接着,我又让同学们对照自己给别人所取的外号,或者大家相互间所取外号谈谈自己的想法:那些外号对当事人会产生什么影响?听着同学们给自己取的外号,心情会怎样?

学生陷入深深的思考,经过广泛的讨论后,大家达成了一致:他们所取的外号大部分是取笑别人的缺陷,或以名字的谐音侮辱人,这样的外号会严重伤害同学们的心灵,影响同学们的感情。

然后,我们又讨论:外号该不该取,如果该取,取什么样的外号可以不伤害别人?同学们将心比心,都认识到自己乱给同学取外号是不对的,即使要取,也应根据当事人的某种特长或优点取一个响亮、好听的外号。

我说:“同学们分析的很对。我们可以给人取外号,但是要取催人奋进的外号。现在,我们就每人取个外号吧,可以给别人取,也可以给自己取,看谁取得最响亮。”

“我给林志超取个外号叫‘飞毛腿’。因为他跑得快,在区运动会上夺得了冠军,为我们学校争得了荣誉。”李伟英说。

“我给张凤娜取个外号叫‘李谷二’,因为她唱歌很好听,希望她成为李谷一的传人,所以叫她李谷二。”杜云的话得到了一阵喝彩。

“我给小帅取个外号叫‘小雷锋’,因为他经常帮助别人打扫卫生,拾到东西就交公。”喜欢搞恶作剧的小鸿说了这些后,没有坐下,接着说,“我想向同学们道歉,尤其是向小帅表示歉意,我曾经给他取了个不雅的外号,伤害了他的自尊。”

小邵也站起来说:“我也不对,我给小英取过不好听的外号,我对不起她。”

接着,小安也站起来道歉:“我曾经给小练取过不好听的外号。我对不起他。我倡议,从今天开始,谁也不准再互相给同学们取不好听的、带侮辱性质的外号了,也再不能用这些不文明的外号称呼同学了。”

“哗啦啦……哗啦啦……”掌声一阵又一阵,同学们兴高采烈地鼓掌接纳。

我顺势向同学们说:“大家说得很真诚、很友好,如果愿意,同学们也可以给自己取一个最合适、最满意的外号,把其他外号统统扔掉,扔到记忆的垃圾桶里吧。”

为了表示真诚,我自己先取了一个外号,我说:“我叫‘变色龙’吧。因为我的性格多变,喜怒无常,有时对同学们很友好、有时就会发脾气。”

“这个名字不好听,带有讽刺意义。”大家似乎听出了我的话中话,都把目光集中到小鸿身上。我知道这个“雅号”是谁的杰作了。

我笑着说:“小鸿同学,你帮我取个外号好吗?”小鸿红着脸站了起来,羞答答地说:“我……我还没有想起来呢。”引得一阵哄堂大笑。

“就叫‘文曲星’吧。”坐在最后面的李梅站起来说,“老师知识丰富,谈吐流畅,文采优美,发表文章几百篇,这个名字最合适不过了。”

我赶忙说:“不敢当,不敢当,不过还是要谢谢你的夸奖。‘文曲星’算不上,充其量算个文学爱好者吧。如果不介意就叫我‘文痴’好了。”

“好!”学生一阵欢呼,震耳欲聋。

在我的带动下,其他没有被取外号的同学,也都每人给自己取了个外号,有叫“小刘翔”的、有叫“纳纳多”的、有叫“小星星”的、有叫“太阳雨”的、有叫“水果香”的……包罗万象,不一而足。这些个性化的外号,彰显了同学们的风采,增进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和友谊,促进了大家共同进步。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