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报国建功新时代 追求卓越争当“大先生”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陈小红

《教育导报》
2022年第59期(总第3707期) 导报一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教师要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大好时机,作为一所扎根西部、航空特色鲜明、具有近60年优良办学传统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成都航院将牢记嘱托、笃行不怠,按照“高端引领、德能双馨、引育并举、打造品牌”的思路,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培养“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好老师,造就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为学求真,以“大学识”修“大先生”之能

求真学问,坚固科学研究生命线。“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学校将以“德胜学者”计划为着力点,努力打造一支以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有突出贡献专家为引领的学术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发掘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过硬的“源头活水”。

练真本领,锤炼干事创业硬功夫。“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学校将以“德胜名师”计划为切入点,以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机械设计与制造等国家级、省级教学(创新)团队为蓝本,深化“三教”改革,有组织、有计划地让教师到航空工业企业生产一线去真刀真枪磨砺,学真本领,练真功夫,将企业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融入日常教学,真正服务学生“成才”与“成人”。

做真教育,培养伟大事业接班人。“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学校将始终坚持服务航空、服务国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主动对接航空产业、省市主导产业和世界一流军队建设需求,努力打造航空特色鲜明、国际影响显著、中国高职教育第一师资品牌,塑造“产教深度融合、科教协同创新”标杆,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为事务实,以“大技艺”修“大先生”之成

勇敢追梦,投身职教大有作为。学校坚定职业教育属性和特色不动摇,秉持“以人为本、争创一流、打造品牌、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厚植教师“航空报国”志向,激励教师以更大视野和格局,拥抱变革、拥抱创新,为航空产业和国防建设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积极推动“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

矢志不渝,助力打造大国重器。学校与航空工业同根同源、血脉相承,先后为歼7、歼10等飞机的研制生产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将进一步服务航空强国、民航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引导教师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担当,为打造 C919大型客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大国重器及“卡脖子”技术,培养“三好一优一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辛勤耕耘,努力培养大国工匠。学校将以“德胜工匠”计划为支撑点,支持教师技术研修、技能攻关、科技创新,不断壮大以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行业技能领军人物、头部企业首席技能专家为代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践行“严慎细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以培养大国工匠、技术能手为己任,构建德技并修、育训结合的大国工匠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中国高职教育航空特色品牌。

为人笃信,以“大格局”修“大先生”之魂

筑牢根基,坚定理想信念。“大先生”应当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有力传道者、忠实实践者。学校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积极推进党组织“对标争先”活动,进一步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程,积极打造一批全省乃至全国示范性党建特色品牌,努力构建适应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党建引领改革发展格局。

矢志不渝,胸怀国之大者。“大先生”应当怀爱国之心,存报国之情,立强国之志。学校将大力弘扬“心有大我,航空报国”情怀,积极推广“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航空装备智能制造教师团队(全省高职院校唯一)经验做法,激励广大教师心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体现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中,为实现教育强国梦贡献力量。

以德立教,树立德之楷模。“大先生”应当为德之楷模,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学校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按照“师德为先”的原则,构建富有高职特色的教师成长发展制度体系,要求教师秉承“航空报国、追求卓越”的精神,做好传道、授业、解惑,敬重学问、关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的楷模,当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榜样。

目前,我国正处于“两个百年”交汇、“两个大局”交织的历史新起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6年来首次大修并颁布实施,职业教育再迎发展春天,“大先生”归来即是新时代的呼唤。成都航院教师将牢记嘱托、不负时代,自觉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为学、为事、为人真正统一起来,护笋成竹、载木长天,争当无愧于新时代的“大先生”。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