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师范院校作为教育的“工作母机”,肩负着为地方教育事业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使命,为造就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定方向、打基础、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精神的力量,在建国72周年之际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一整体性概念。作为一所地方师范院校,绵阳师范学院抓住思政课这一关键课程,立足区域优势、挖掘地方资源,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建党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为“激励广大青年学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和落实“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青春向党筑梦远航”绵阳师范学院举行2022届毕业生党员主题党课教育。
“强基赋能”中青年干部班学员论坛举行。(图片由绵阳师范学院提供)
盛夏已至,学子启航。
在这个阳光灿烂、树木葱茏的毕业季,绵阳师范学院的毕业生惜别占地两千亩的绿色校园,他们将窗明几净的教室、设备齐全的实验室、标准的运动场和练功房、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等记在心间。与此同时,有一些地方必会给他们充满青春浪漫的4年留下永恒的记忆——状如大地裂缝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承载了“科学家精神”的梓潼“两弹城”、江油市武都镇“建党先驱”王右木纪念园……
对于莘莘学子来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资源是滋养其精神的“富矿”。近年来,绵阳师范学院将丰富的地方文化和红色资源纳入思政教育资源库,将思政课堂搬到场馆、乡村,让“两弹一星”精神、三线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等伟大精神点燃其精神的火炬,4年之后,“培根铸魂”的学子们理想信念”如种子一般撒播出去,慢慢地,春色满园,绿满大地。
“要培养对党忠诚的人,这是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政治底色;要培养不负人民的人,这是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价值底色;要培养有志气、骨气、底气的人,这是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精神底色。”该校宣传部部长王德炎说,把“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抓手,是过去、现在、未来学校育人的重要主题。
◆利用场馆资源——形成“大思政”格局
前不久,2021年四川省教学成果奖揭晓,绵阳师院《“一主两类五场”馆校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喜获一等奖。该奖项是对这所地方师范院校十多年来思政工作、坚持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极大肯定。
2009年开始,绵阳师院开始利用纪念场馆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将纪念场馆文化传承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相结合,逐渐构建“大思政”格局,即以地震纪念馆为主体、“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两类场馆教育体系,将四川本土场馆优势资源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有效解决高校文化育人的实践问题,把场馆建成“中华精神和中国文化的辐射场”“师德师风的教育修炼场”“党政干部的信仰场”和“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场和裂变场”。
2009年,5·12特大地震纪念馆建成并投入使用,纪念馆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的曲山镇,由名为“裂缝”的室内场馆和北川老县城遗址组成。“裂缝”寓意“将灾难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之间,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主馆基本陈列《山川永纪》,真实记录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灾难、抗震救灾以及灾后重建的全过程。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是全世界唯一整体原址原貌保护规模最宏大、破坏类型最全面、次生灾害最典型的地震灾难遗址区。这些是都是不可复制的珍贵资源。
教育要破教室之墙,实践才能获得真知。就在2009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地震纪念馆建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每年定期组织学生赴纪念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2015年1月,资源环境工程学院与纪念馆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为课堂主渠道提供实践教学平台。之后,绵阳师院与地震纪念馆管理中心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志愿者服务基地、地震知识普及和地震文化研究基地、抗震救灾精神研究基地、精神文明建设共建基地。2016年,与江油市王右木纪念园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志愿者服务基地、精神文明建设共建基地、党史文化研究基地,设立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右木讲坛”,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为做好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宣教平台、活动平台、研究平台和项目平台。
“王右木是四川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以及四川党团组织最早的创建人和领导者。不幸的是,他于1924年被害,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在学习、革命过程中凝练了‘王右木革命精神’。”该院马院副院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韩晓娟组织“右木讲坛”,她带着学生来到王右木故居,讲述革命前辈故事,重现“马克思读书会”场景,
王德炎介绍,绵阳师院常年开展“双走进”活动: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新进教师、党外人士、辅导员、党员干部和大学生走进红色场馆,职业素养培训和实践教学,年均开展活动近100场,师生干部46000余人次赴各地场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将学习、实践成果带回学校,深化学校思政教育;邀请纪念场馆走进学校,参与培训教学、开展活动年均30多场,将教学培训心得带回场馆,进一步丰富场馆社会教育。实现场馆教育在师生中的全覆盖。
◆挖掘抗震救灾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教育入脑入心
建党百年之际,中宣部发布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等46个精神进入大众视野。“绵阳这个地方诞育了‘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只要解读好、传播这些精神,我们就做好了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接下来,绵阳师院将“地方师范院校传承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路径研究”作为了重要课题。
怎么进行研究?以什么为切入点?如何教育?“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教育实质上是党史教育,还是要在立足区域优势、整合地方资源、传承弘扬上下功夫。”王德炎说。
什么是抗震救灾精神?以党委宣传部和马院教师组成的课题组展开理论研究:抗震救灾精神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组织实施,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共同与地震灾害作斗争的过程所铸就的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主要包含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互助精神,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务实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又是如何生成的呢?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它的生成有政治、实践和文化三重向度。政治向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构筑了根本保证;实践向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奠定了现实基础;文化向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提供了文化内蕴和精神泉源。……
师范院校学生应该学习怎样的抗震救灾精神?课题组梳理了抗震救灾精神教师典型案例——什邡市民主中心小学教师袁文婷,地震时她一次又一次冲进教室,抱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她的青春定格在20岁;用身体为孩子挡住水泥板的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老师瞿万容;用双“翼”护佑两学生的汶川县映秀中心小学数学老师张米亚;地震来临救出学生却永远失去女儿的北川县第一中学教师刘宁……当大地震来袭,这些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民教师的普通人,用勇敢无畏的心锻铸出不朽的师魂。
“师范教育要在职前让这群即为人师的人知道什么是‘无私无畏的师爱’,为其职业生涯搭建良好道德基础。”王德炎说。
◆建强思政师资队伍——构建“思政教育共同体”
一个俏皮、可爱的女教师卡通头像,让人想不到这竟然是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的公众号和网站——晓娟工作室。目前,四川省“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共有3个,“韩晓娟名师工作室”便是其中一个。
5月21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暨川渝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研讨会在绵阳师院举办。来自全国高校600余名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与线下并行的方式,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上,韩晓娟以《地域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三六三三”教学模式实践探索》为题进行了交流发言,通过“三定”(定红色文化专题、定课程授课专家、定实践教学方式),实现“六必讲”(抗震救灾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六个专题),实现地域红色文化与课程“三融”(与教学内容、教学载体、教学队伍融合),落实课程“三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贯通)打造育人“六味”课堂,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构建校馆地“三位一体”全方位协同育人共同体,深化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教育已进入探索阶段。作为一名思政课改革的“奔跑者”,韩晓娟说,立足大思政课程建设,要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队伍;发挥“纪念场馆教育与抗震救灾文化研究中心”的作用,将地域文化融入教学、融入名师工作坊、团队科研工作以及思政课教师培训,辐射全川;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合力打造四川省新时代党建研究中心,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红色场馆宣教合作;持续改革思政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实现全员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