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是灾难性遗址类博物馆、事件类纪念馆,留存地震灾难的记忆,资源珍贵唯一,具有历史见证、精神教育、科研科考和减灾科普等价值,列入四川省红色资源名录,纳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范畴,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地震科普教育、防灾减灾能力实训的重要基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建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功能。”为进一步挖掘利用地震纪念馆资源,优化育人功能,笔者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议。
一、突出主题特色的课程、案例设计,是开展社会教育、研学实践活动的灵魂,精炼育人内容。我们委托相关院校和研学机构,深入挖掘灾难发生时舍生忘死的悲壮故事,抗震救灾中舍小家顾大家的感人事迹,灾后重建中奋斗奉献的为民情怀,将其制作成口述史,作为教育培训的重要资源;优化“看+听+体验”感知教育培训课程模式。看——依托地震遗址、地震纪念馆,把打磨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点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感怀、感受、感悟的参观线路,让参观者达到视觉和心灵的震撼。听——听地震亲历者、讲解员讲故事、听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英模们讲经历,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专题讲座。体验——拓展训练和各类体验式研学实践活动,让大中小学生在训练体验中掌握防灾减灾技能,增强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常态化开展“六进”宣讲活动,开发新媒体教育资源,推进地震纪念馆与学校教育融合,探索馆校合作育人路径、模式;举办以地震纪念馆资源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防灾减灾教育课程、案例设计大赛,吸纳优秀成果,为开展教育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展览手段形式,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防灾减灾科普教育活动的有效路径,丰富育人载体。结合馆藏资源实际,独立策划和引进体现时代主旋律、紧跟时事热点的临时展览,全力推进地震纪念馆基本陈列《山川永纪》改展筹备工作;地震科普知识、地震亲历者口述史等临时展览与社会教育“六进”宣讲活动相结合,互为补充,扩大临展影响范围;与灾难类纪念馆、红色场馆建立合作关系,加强馆际资源统筹,搭建展览交流平台,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增强临时展览举办的数量与频次;加强与专业院校合作联系,欢迎馆外人员参与展览策划,邀请专家为策展提供智力支持,着力提升策展水平。
三、强化研究阐释,是深度挖掘地震纪念馆资源内涵价值和有效利用成果的重要支撑,拓展育人范畴。我们鼓励地震纪念馆专业技术人员围绕场馆功能作用发挥、育人途径模式等开展研究;围绕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文字图片内容、地震灾难成因、震损建筑破坏特点、遗址保护方案等开展研究,把理论讲清讲透,优化制作教学影像资料和课堂教学课件,充实教育培训教材;进一步加强与西南交通大学、绵阳师范学院、防灾科技学院等院校的深度合作,发布专项研究课题,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议,借智借力推进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建设,出版学术专著,发布慕课、微视频等,拓展研究的深度、广度。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宣讲队伍,是场馆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成效的基础,是塑造社会教育品牌的关键,有力保障育人效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比赛锤炼、团队提升”等形式加强宣讲队伍素质能力建设,提升理论素养,注重实战历练;坚持“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通过“内选外引”的方式,选拔具有讲解和理论授课经验的专家教授、大学辅导员、中小学少先队辅导员、团干部等,组建课堂教学和情景教学人才库;建立活动考核激励机制,促使讲解员、授课者用心钻研,增强宣讲教育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围绕“挖掘独特教育资源,建设精神信仰高地”的目标,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将履行社会责任,建实、建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创新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普及地震科普知识的新路径,努力探索馆校协同育人新模式,让更多的大中小学生受到教育,促进其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