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见儿童”走向“看懂儿童”

——安吉游戏落地大邑的“蝶变效应”

■本报记者 鲁磊

《教育导报》
2022年第63期(总第3711期) 导报二版

“成功啦!成功啦!”随着水流“哗”的一声从管道中喷涌而出,小朋友们欢喜雀跃,高丽莎也颇受触动,“别看孩子小,却有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高丽莎是大邑县安仁镇幼儿园一名大班教师。最近,她遇到了一个难题,她本想通过玩水引导小朋友认识水的浮力等特点,“没想到,孩子们对水的压力产生了强烈兴趣,想方设法要把水池中的水抽到花台中去。”

怎样才能通过游戏,让孩子了解水压这一抽象概念呢?高丽莎查资料、请教中小学老师,和同事一起研讨,向“水压游戏”发起挑战。在老师的支持下,孩子们经历一次次失败后,造出了一台“抽水机”。

2020年,大邑县成功申报全国“安吉游戏”试验区,引入保障游戏实施的环境、时间、材料、权利等理念,重点在保障幼儿游戏权利上转观念、下功夫。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像高丽莎一样的大邑幼儿教师努力从“看见儿童”走向“看懂儿童”,儿童游戏质量正发生“蝶变”。

环境创设去除“标签化”

游戏权利逐渐回到儿童手中

早在2014年,大邑县就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展了幼儿户外游戏的实践与探索。

2021年,受“安吉游戏”沙水区的启发,作为试点园所的安仁镇幼儿园构建起儿童水中乐园。安仁镇幼儿园园长郑杨说,不同于普通的玩水,幼儿园会在这个区角投放不同层次、类型的游戏材料,让小朋友自由选择,探索水的奥秘。教师则在一旁观察,及时了解儿童需求,适时提供支持。

在游戏中如何实现“以儿童为中心”?在安仁镇幼儿园副园长杨溢看来,“安吉游戏”给老师带来了强烈的观念冲突。“过去我们不停地看见儿童,现在需要更进一步——尝试懂得儿童。具体来说,尽量减少对游戏过程的操控和干预,在主题预设、目标达成与幼儿自主、探索创新之间寻求平衡。”

两年以来,安仁镇幼儿园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拆解”。大型组合玩具被“化整为零”,小朋友可以将零部件搬运到任何地方,组建成各种新玩具;室内游戏区角的隔断被打开了,小朋友可以自由选择任意区角的材料进行组合、加工……

“环境创设去‘标签化’,减少了环境对幼儿的心理暗示,让幼儿更自由、充分地游戏。”郑杨欣喜地说,过去孩子们对老师说得最多的是“我可不可以玩什么游戏”,而现在变成了“我要玩什么游戏”,“言语变化之间,体现的是游戏的权利逐渐回到了儿童手中。”

游戏构建走向课程化

串联起散珠碎玉般的游戏灵感

“看!影子来啦,快踩住它!”随着一个孩子的大声叫喊,一群孩子兴奋地跑起来,有的踩自己的影子,有的踩小伙伴的影子。

大邑潘家街幼儿园教师曹丹阳回忆起半年前发生的一个故事,班里的小朋友偶然间对影子产生兴趣,她感觉捕捉到了游戏的“生长点”。曹丹阳找来与影子有关的绘本,带着小朋友们一起阅读,手影、皮影戏也陆续登场,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可是一段时间后,曹丹阳发现游戏并没有结束,小朋友对影子依然兴趣不减。这让她犯了难,“影子的故事”应该怎么继续进行下去呢?

面对曹丹阳的困惑,潘家街幼儿园园长杨娟在每周一的教研会上,发起了“影子支持计划”专项研讨。经过反复教研和实践,曹丹阳和同事们以影子为主线,将五大领域与一日活动融入其中,探索出了“我与影子交朋友”系列课程。曹丹阳感慨,游戏课程化的过程,也是教师知识构建系统化的过程,“通过课程构建,把游戏中散珠碎玉一般的灵感串成‘绚丽的项链’。”

“游戏课程化的难点在于教师既要有游戏精神,同时也要有课程意识;既要‘玩性十足’,也要有强有力的专业支撑;在游戏中既要作为儿童显性的‘玩伴’,又要作为隐性的‘引领者’。”杨娟说,潘家街幼儿园从2017年开始探索项目课程建设,发展幼儿在探索中学习的能力,两年以来,幼儿园把项目课程与幼儿游戏“接轨”,帮助更多教师在课程与游戏之间“游刃有余”。

幼儿教师迈向专业化

有所进有所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游戏中,如果孩子们为同一个玩具发生了冲突,教师该怎么办?

大邑悦来镇幼儿园教师李滢有一套成熟的应对原则:小班的孩子缺少对自身行为的认知能力及判断,老师应重点介入;而对于大班孩子,他们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介入应当适度,引导孩子提升反思能力。

“总的来说,需要老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拿捏好介入的尺度和力度。”李滢感慨,尊重儿童的游戏权利,需要老师放手,但放手不等于摊手不管。适度、有效的支持,不仅需要教师“看见”儿童,更需要“看懂”儿童。

“老师在游戏中怎么看?看什么?”悦来镇幼儿园园长李庆说,幼儿园把观察幼儿的能力作为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路径,通过调研分析,观察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打通“为什么要观察、观察什么、用什么观察,用什么记录”四个关键节点,并据此展开了长时间的教研和实践。

在李庆看来,对于游戏,老师必须做到“有所进有所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方面,老师要通过观察、倾听,发现、辨别孩子的需求类型,在“看懂”的基础上,及时介入,作出回应,这时老师需要“进”;另一方面,孩子在专注游戏,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时,教师则要适时“隐身”,守护孩子们的游戏环境,这时就需要“退”。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