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情绪是如何被儿童文学塑造的?

■林颐

《教育导报》
2022年第65期(总第3713期) 导报四版

 

《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德]乌特·弗雷弗特等 著黄怀庆 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

出版时间:2021年6月

ISBN:9787208170629

 

■林颐

情感需要学习吗?是的。人类的情感是一种文化建构,是社会化的成果。

童书在塑造儿童的情绪社会化方面有着独特与显著的功能。跟成人相比,儿童更明显是通过模仿、仿效与适应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的。童书提供了大量的经验、表达与情绪实践数据库给读者,让读者在没有预设结果的情形下就很大程度上以模仿的方式学习到了。

马斯克·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情绪史研究中心的工作,就是研究人类情感的建构过程。这个中心由历史学家与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组成,并与人类学、社会学、音乐、文学与艺术领域的专家广泛合作。《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是他们的一项工作成绩。

该书具有前沿学术价值,遍考经典儿童文学与教育手册,跨越德、美、英、意、法、荷、挪、俄、瑞典等世界各国,深入探讨儿童文学里十二种情绪的百年(1870-1970)发展史。

在人类发展史上,儿童长期被视作“小大人”,到了晚近时期,特别是19世纪,儿童才被当作独立的个体。家庭组织结构以孩子为中心而展开,社会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儿童文学脱离了成人书籍和儿童读物混淆的状态,儿童书籍参与到了儿童成长的过程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儿童文学里十二种情绪包括:焦虑、信任、虔诚、同情心、同理心、爱、羞耻、痛、恐惧、勇敢、思乡病、无聊。讲述的方式是每章从一个关键文本切入,与其他文本做比较分析,结合文本所处的时代背景,讨论当时的教育观念及其对儿童行为的指导。

例如:吉卜林的《吉姆爷》(1901)讲述白人男孩与印度男孩的友谊,这种友情关系到大英帝国统治的维系;《战斗的日子》(1926)讲述10岁男孩伊凡如何加入布尔什维克的地下组织并帮助红军取得胜利,旨在培养孩子对集体、国家的感情;《魔戒》《纳尼亚传奇》包含的“恐惧”主题在20世纪60-70年代非常流行,呈现了充满敌意的对立的世界局势带给人们的影响;《祝你好运,我的孩子》(1975)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无聊都市生活和青少年心灵的空虚感。所有文本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教育主义创作倾向的一度盛行有它的历史根源。儿童文学创作最初注重的是文学的教育性,宣扬道德,进行训诫,说教目的明显。这种儿童文学创作有它合理的一面,目的是为儿童提供成长范式和生活规则,让他们通过学习成为合格的公民。另外,还有一类以陶冶性情、潜移默化为宗旨,强调满足和激发儿童的天性,主张创作方法要充满想象力。从总的趋势来看,刻板的说教越来越不受欢迎,寓教于乐是大人孩子都喜欢的方式。

与儿童情感学习相关的文本分析,反映了比儿童教育更广阔的社会学考察成果——

母爱被认为是正常儿童发展的关键要素,强化了母亲在社会意义上所承担的家庭教养责任,而父亲往往是缺席的,或者以简单粗暴的手段对待孩子,这些情形在早期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羞耻”作为一种社会情绪,特别是关于生理、性别的观念几乎都是后天植入的,这解释了为什么强奸的受害者总是难于启齿,从小接受的贞洁与秩序的法则让她们选择了逃避。儿童的社会化,即他们获得当前文化中已有的价值观和生活技能,主要是在其同侪群体中、与同伴的相处中获得的,父母的期望对他们而言几乎不奏效。

顽童主题是儿童文学最爱的题材之一,作者笔下的坏孩子们往往只是一些敏感、鲁莽、生命力活跃、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心的正常儿童,而社会意义上的“成长”,经常会把游戏、幻想、闲荡的价值统统纳入利益考量的范畴,以“有用”代替“无用”,以功利主义取代了人性的自由。

天性与教养之争永远不会落幕。“情感学习”揭示了儿童心智发展的关键,儿童不是有待塑造的一团胶泥,模仿不等于复制,不同个体在过程里各有差异。好的儿童文学在创作上以儿童为本位,好的教育也是如此。情感史的研究,关乎人的发展。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