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亲子共读的时光

■吉淑芳

《教育导报》
2022年第75期(总第3723期) 导报二版

■吉淑芳

最近,家里新添了一组书柜。整理书籍时,发现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儿子上高中时,我曾读过的书和杂志。翻开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一枚玉兰花树叶书签轻轻地飘落下来,一缕淡淡的清香在空气中回荡,熟悉的味道,芳香了那段有书相伴的时光。

儿子上高中时,课余时间总喜欢读一些书和杂志。为此,我批评了他好多次。我固执地认为高中课业繁重,没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去读那些“闲书”,要把所有的心思全用在学习上。儿子据理力争,说出了读书的种种好处,我们母子互不相让,各说各的理。那段时间,因为读书的事,我和他闹得很不愉快,在儿子的一再坚持下,我们最终达成协议,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他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读一些书,调节一下紧张的学习生活。

于是每到休息日,儿子总会去学校门口的书店买回一两本杂志,有时也会买一本特别喜欢的书。他合理地利用零碎时间,认真地去读每一本书,偶尔也会讲给我听。

为了减少和儿子因为读书产生的摩擦,我也开始利用业余时间阅读那些书和杂志。那时,儿子读得最多是一些名家的散文和青春励志类的杂志。慢慢地,我发现,我和儿子因为读书发生的争执减少了,还有了许多共同的话题,有好多话题都来自那些书和杂志。如今,每次和儿子去书店,看到喜欢的书,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去挑选几本。那些书和杂志,曾陪伴着我们共度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后来,儿子把买书的任务交给了我,每到新书上架的日子,我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书店,生怕去晚了买不到新书。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那散发着点点墨香的新书,总要先睹为快。看到好的文章,第一时间推荐给儿子,我们讨论读书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多,关于读书的意见分歧和矛盾也逐渐地减少。儿子也会把他喜欢的作品推荐给我,在他的影响下,我也喜欢上了读书。读书,让我们母子和睦相处,互相进步,愉悦心情的同时,还丰富了思想和内涵。

高考那年,儿子的语文成绩还是令人满意的。儿子说:“妈妈,如果没读那么多课外书,没有那么多课外知识的积累,我的语文是不会考出这么满意的成绩的。”

儿子高中毕业后,我把一些书和杂志分别送给了朋友的孩子们,那些书和杂志也给他们带去了很多益处。儿子说:“这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有时,我推荐新书给儿子,他还时不时地调侃我:“老妈,我高中时你不让我读课外书,后来你受我的影响,也喜欢读书了,没有那时培养的兴趣,你现在还能喜欢读书吗?”是的,如果没有儿子的影响,可能今天我不会那么喜欢读书。还好,生命中有书相伴。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那段和儿子共同读书的日子,早已留在了岁月的深处。那些读过的书,是我们送给自己最珍贵的礼物。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