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学习 请收下这份陪伴锦囊

■记者 周睿

《教育导报》
2022年第75期(总第3723期) 导报三版

■记者周睿

受疫情影响,9月5日,成都市中小学生开启了居家线上学习。孩子居家学习,家长如何引导和陪伴?伴随着上网课,一些孩子会出现自律性不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做作业拖沓等问题,家长又该如何应对?为帮助家长缓解焦虑,更好地陪伴孩子度过居家学习时光,成都市青羊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设了“居家学习陪伴有我”系列课程,为家长们答疑解惑。

被尊重,孩子更自律

有家长反映,孩子在居家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家长陪着、守着,孩子是能够学习的,但家长一转身,孩子就开始看视频或者玩别的去了,这让一些家长非常焦虑。成都市青羊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科研室主任李萍认为,孩子的这些表现其实折射出的是缺乏自律性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否培养过孩子的自律性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力?要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家长可以从让孩子有自我价值的认同感着手。孩子的自我价值认同感越强就越能够自律。那么,孩子的自我价值认同感从何而来?儿童心理学研究中有这样一个结论,当孩子受到尊重时,他会在被尊重的方面做得更好,因为他想告诉对方,“你的尊重是有价值的,我是值得这份尊重的。”这份价值感越强,孩子也就越自律。反之,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不尊重,不是吼叫就是责骂,对孩子更多的是否定,孩子没有自我价值认同感,也就不可能具备自律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培养孩子自律性和主动学习能力时,家长要注意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要呈现阶段性。自律是需要意志力的,而孩子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如果家长给孩子过多、过重的压力,就会让孩子的意志力消耗殆尽,再给他提要求,孩子就会反感。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给孩子提出一个个阶段性的目标和要求,不要把任务一下子压下去,压力过大可能把孩子压垮,自律能力也就无从培养。此外,还要让孩子有清晰适度的目标,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把每天的学习、锻炼、阅读、劳动等任务理出一个清单,让孩子有清晰的目标,知道自己每一个时段该做什么,更有利于孩子养成自律性。

要让孩子主动学习,不能忽视学习内驱力的培养。可很多时候,家长无意中的一句话“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却可能摧毁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心理学上有一个自我决定理论认为,让人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有三大关键——归属感、信任感和自主感,如果家长总在孩子面前说别人家孩子好,其实就违背了孩子的这三大心理需求。

当家长对孩子说别人家孩子时,很难心平气和地去顾及孩子的感受,常常流露出对孩子的抱怨和不满情绪,时间一长,孩子心里就会犯嘀咕,你们到底是别人家孩子的父母还是我的父母,归属感也就荡然无存了,他还会有心思去学习吗?说别人家孩子的好也是在贬低自己的孩子,否认孩子的个性,孩子在不断的挫败中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孩子慢慢会觉得自己总是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学习这件事他也是不能胜任的,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慢慢放弃在学习上的努力,有些孩子甚至会失去自我。家长要记住,要让孩子有强大的学习内驱力,除了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之外,不拿孩子作比较,尊重孩子的个性也非常重要。

树立规则,让孩子主动放下手机

调查显示,孩子居家学习,最让家长焦虑的是电子产品的合理使用问题。孩子上网课需要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一些孩子在上完课后会对家长说“我再玩一会儿”,这个时候如果家长一味地拒绝孩子,亲子矛盾就会加剧。如何让孩子自觉放下手机?李萍给家长提供了三个小技巧。

第一,有共识。当孩子说“我再玩一会儿”的时候,家长可以跟孩子达成时间共识,玩多长时间,比如30分钟,一旦达成共识,便要守信用,时间到了就要主动放下手机。为了让孩子能够准时放下手机,家长常常会去提醒孩子,比如有的家长会提前告诉孩子,时间快到了,这会让孩子很不高兴,觉得时间还没到家长就在催促了;有的家长选择等时间到了再提醒孩子,这时,孩子可能又不高兴了,他会觉得你怎么没有提前提醒我。怎样的提醒才能让孩子接受并主动放下手机呢?家长可以这样做,在时间快到时,告诉孩子:“哪怕还有最后5分钟,你也要好好玩。”这样,孩子既知道了他玩手机的时间只有5分钟了,又不会反感,觉得家长在催促他。

第二,有底线。有些孩子在玩手机的时间到了以后会央求家长让他再玩一会儿,并且承诺玩过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比如,今天要多看几页书、多做几道题等等,这个时候,家长要有底线,不能被孩子的这些承诺打动,轻易答应孩子的要求。因为孩子这样做是在探家长的底,一旦他成功了,接下来就会变本加厉,所以,家长一定要守住底线,学会拒绝。

第三,有过渡。当孩子放下手机,家长不能马上要求孩子做作业、看书,因为在这个时候,孩子还没有从虚拟的世界回到现实的世界当中来,他还需要一个过渡的时间,而过渡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孩子做一些他感兴趣的事,比如唱歌、运动等等。让孩子从虚拟的世界回到现实的世界中,更有利于孩子接下来的学习。

拒绝磨蹭,从制订清单开始

除了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如何辅导孩子高效完成作业,如何改善孩子做作业拖拉磨蹭的习惯也是居家学习期间不少家长焦虑的问题。

居家学习中,家长的帮助和辅导,能让孩子走得更快、更好。对孩子进行作业辅导,成都市回民小学学生家长李翔渝是这样做的。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她一直遵循教方法而不去讲答案,多引导而不直接给结果的方式,让孩子学会自己思考。检查作业时,她会在错题下用铅笔做一个小记号,让孩子自己去找错题,在找错题的过程中,孩子也能对题目进行再次阅读。找到错题后,让孩子先自己看,思考错误的原因,很多时候,孩子会直接在找错时领悟到正确的思路。实在有难度的,李翔渝会帮助孩子分析题目中要注意的关键词或者数字等,给孩子提供解题思路,再让孩子自行思考,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会,这样孩子才会爱上学习,快乐学习。

而针对一些孩子做作业拖拉磨蹭的问题,李萍表示,这背后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因为亲子关系出了问题,有的是因为孩子的身体或心理的不适,还有的孩子是性格的问题和学习方法的问题,不同的原因需要不同的解决方式。如果孩子是因为学习方法有问题,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到“一准备和四个有”。“一准备”就是孩子在做作业之前要把准备工作做好,比如喝水、吃东西、上厕所等,把桌面上跟作业无关的东西清理掉,然后再把做作业的过程中需要的资料和学习用具准备好,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分心。“四个有”则是有作业清单、有复习在先、有时间限制、有检查和反思。作业清单可以让孩子知道,今天有多少作业要做,做到心里有数,避免时间分配不当;做作业之前,先拿出5分钟、10分钟的时间把老师讲的重难点知识复习一遍,做作业会更加顺利;给每一科作业设定一个完成时间,可以加强孩子的时间观念,避免将来在考试中连题都做不完;作业后的检查和反思也必不可少,可以避免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

居家学习是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成都市新华路小学学生家长陈佩佩也给家长们提供她的妙招:和孩子共同梳理各自每天工作和学习的内容,然后一起制订科学的计划表,试用两天,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然后确定一周的计划,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改善孩子拖沓的习惯。家长工作间隙,也要读书和学习,可以和孩子互相监督计划的完成情况,相互分享读书感受,增加亲子互动时间,一起开展家务劳动、体育锻炼、一起娱乐,这样也能更好地减少孩子对电子产品的关注度,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