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插电”的信息科技课

——以“生活中的算法”为例

■蒲江县文靖学校 李伟

《教育导报》
2022年第76期(总第3724期) 导报三版

在疫情期间的网课实施中,我们对全县中小学生的家庭网络设备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全县75 .6%的学生家庭没有计算机,网课依靠手机来进行学习。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有效地开展信息科技课的教学呢?为让教学适应学情,我们将课堂设计聚焦在信息科技的核心素养之“计算思维”上,以“生活中的算法”为例,开展系列“不插电”的计算思维课程,对学生的计算思维进行培养。

一、通过游戏提出问题:什么是指数爆炸?

课前,教师请孩子们拿一张纸,并进行猜想:你可以将手中的纸对折几次呢?如果这张纸的厚度是1毫米,那么对折多少次以后,厚度能够达到地球到月球呢?

面对这两个问题,孩子们说出了天马行空的猜想: A学生:我可以对折10次; B学生:我可以对折100次; C学生:要到达月球,那么可能需要对折1亿次; D学生:1亿次根本不够,估计需要对折1000亿次。……

学生进行猜想后,老师请学生进入实践验证阶段:学生纷纷拿出手中的纸开始对折,但是很快遇到了挫折——折纸次数远远低于自己的估值。这时,师生得出第一个共识:对于未知的世界,猜想让我们具有行动力,但是实践才是检验猜想的手段。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用纸和笔验证第二个猜想:1 mm的纸张要对折多少次,厚度才能达到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呢?学生们利用纸笔、甚至是计算器展开验算:对折1次——2毫米,对折2次——4毫米……哇,原来对折了30次,距离就超过了1000千米,而对折39次,距离就达到了549755千米,这就已经远远超过了地球与月球的距离390000千米了。

没有计算机,仅仅是一张纸,教师就通过互动式游戏,让学生理解了编程思维中的“指数爆炸”。那么,如何让学生运用指数爆炸的知识来思考问题呢?

二、通过编程思维解决问题:如何应用指数爆炸的知识?

指数爆炸会带来怎样的应用?在后续的“不插电”网课中,老师带领着学生通过登陆火星,来认识算法中的二分算法,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编程思维中对科学、逻辑学、数学等多学科知识的融合。

教师结合航空史,让学生了解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在浩瀚的太阳系中,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并与地球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火星是地球的过去还是未来?人类对火星的探索,自1960年苏联发射人类首颗火星探测器Mars1960 A起,至今从未停止。

2020年7月17日,我国长征五号火箭携带天问一号探测器点火升空,经过8个月飞行,天问一号进入火星环绕轨道。在实现环绕火星的飞行后,它将着陆火星地表。老师告诉学生,天问一号7分钟内要从时速两万千米降到零,什么时候“刹车”,进入轨道的角度是多少,何时打开降落伞,何时切断降落伞……每个环节步步惊心,需要精准计算、毫秒不差。老师继而提问:“假设在着陆中,飞船需要查找100个着陆数据,该怎么做?假设计算机检查一个数据(列表项)需要1毫秒。”学生回答,100个数据的检查只需要100毫秒就可以完成。

假设本次着陆需要检查的数据约有10亿个数据,如查找其中任意一数据需要多少时间呢?学生发现,如果数据靠前还好,假如数据恰好在最后,就需要10亿毫秒。通过计算,学生发现数据扩大以后,查找时间超出想象,计算机需要115天才能完成数据查找,而着陆火星总时间还不到7分钟。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飞船将无法在短暂而宝贵的时间内降落。

有需求就有学习的动力,师生又通过游戏,了解和认识了二分算法,通过更换算法。原来使用简单查找法需要115天才能完成的事情,用二分查找法竟然33毫秒就能完成。

教无定法,在疫情管控、缺少计算机设备的情况下,一节节精心准备的“不插电”网课让学生与探索为伴,与计算思维接轨,获得了终身受益的知识,为后期的实践操作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