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瑜给学生上思政课。
“今年也是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首飞30周年,我们有幸在现场见证火箭点火起飞,更真切感受到了中国精神!”7月29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南交通大学《中国精神》慕课的主创团队现场采访、录课,讲述“载人航天精神”。
《中国精神》系列慕课是西南交大打造的创新型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该系列2021年7月1日在线上一经推出,便在学生中引发热烈反响。“我们把课堂搬到现场,并邀请院士、名师实地讲授,希望借由多种形式,让思政教育更有吸引力。”西南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谢瑜说。她也是《中国精神》系列慕课主创团队的负责人。
如何让思政课“活”起来、“火”起来?从教22年来,谢瑜从一个刚走上思政讲台的稚嫩毕业生,到主管全校研究生思政课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及学科管理工作,她始终站在思政课教学第一线,以坚定的信仰、生动的讲授,浸润着每一名学生。
“跨界”成长的思政课教师
谢瑜本科就读于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检验专业。在大学期间,她一直活跃在社团活动中,担任过心理协会会长、学生会社团部部长等。
“毕业时,学校的“自然辩证法”课程缺师资,这个课传统上需要有理工医类专业背景,又要有志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因缘巧合,谢瑜走上了思政课教师之路。
要站稳站好思政课的讲台并不容易。跨学科的背景,对年轻的谢瑜来说,既是优势,更是挑战。
“读书时我就很喜欢哲学,最初走上岗位时,我觉得这有什么难的,但是越深入,越发现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还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都博大精深,我要补的课太多了。”谢瑜因此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迷茫和自我怀疑中。
不过她没有放弃。坚持学习、坚持研究,谢瑜不停给自己打气,她花费了无数个日夜,琢磨思政教学内容,攻读法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并充分运用自己的跨学科背景,关注转基因食品、基因编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情感等前沿科学技术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可能的伦理问题。
“现在回过头看,这种跨专业成长的经历,成了我一次次走出自我边界,开拓进取新领域的信心来源。”谢瑜说。
作为以工科见长的学校,西南交通大学理工科专业占比60%以上。在长期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中,谢瑜深感,无论是医科生还是理工科大学生都有某种容易坠入“科学主义”的误区,需要人文素养的培育。因此,课堂内外,她都在积极构建科学与人文的对话。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它的魅力所在。”谢瑜说,让理工科学生具备反思和审慎的能力,这是她作为一名跨学科成长起来的思政课教师强烈的使命感,“让他们意识到科学和人文之间的张力,其实有助于他们的研究。”
“我们总能在谢老师的课上找到共鸣”
“你是学习什么专业的?你知道玻璃的哲学吗?”上课铃声响起,谢瑜并没有急于上课,而是走下讲台,来到一名听课学生旁,跟他聊天。
这是一堂“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从一个小问题切入,谢瑜和学生认真探讨起来。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讲述自己感知到的现象,谢瑜联系哲学理论进行阐释,再引入当天课程的重点——从“自然观”的变迁到“科学和宗教的关系”,带领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谢老师总能把枯燥的理论和我们日常关心的话题相结合,从科研、求职到恋爱、人际等,跟我们交流,每次都能很快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并潜移默化地引导我们去反思。”译介学专业2021级博士赵自强说,谢瑜的课一直非常受研究生欢迎,课堂参与度很高。
如何让思政课堂“活”起来?近年来,谢瑜不断探索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基于“倾听—对话—反思”的“共情”教学模式。该模式获得了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方法推广项目资助。
“简单来说,就是老师在进行知识型教学的同时,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情景中,通过层层对话讨论,让学生逐步置身于问题中用课堂上学习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寻找答案,在问题意识中获得寻找新知的动机及乐趣。”谢瑜介绍。
在谢瑜看来,思政课需要避免“满堂灌”的单方面输出,一定要结合具体的事例和案例,而什么案例最能吸引学生?“必然是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话题。”
赵自强在上“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时,有一堂讲科学技术对生活影响的课让他印象深刻。谢瑜没有一开始就讲科技,而是抛出“大家向喜欢的人表白会用什么方式”的问题,在大家热烈讨论后,适时提出“科学技术对我们交往方式以及认知方式的影响是什么”这一思考,以此进入课程。
赵自强说,谢瑜的课让他改变了过去觉得思政课枯燥的看法,“我们总能在谢老师的课上找到共鸣。”
“思政课教师需要有‘个性’一些,有与学生共同探索未知的开放心态,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研究兴趣,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起来。”谢瑜说。
结合“对话—反思”模式,谢瑜和学校其他思政课教师一起探索出中国故事教学法、老科学家口述史研究法、科技人物访谈法等教学方法,尝试用学生街头访谈、回乡调研、师生对话等多种方式,探索思政课教学的多种可能性。
谢瑜还带领团队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2019年,她开始着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网络课程建设。2020年,她又马不停蹄地带领团队开始《中国精神》系列慕课的拍摄和制作。“比起线下,线上慕课可以整合多种素材,以多种形式有效传播;而在线下,又可以结合慕课,跟学生分享感受,得到反馈。”
“讲好思政课不容易。”谢瑜说,“我们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具有仁爱情怀,心中始终装着学生,同时还要不断学习,紧跟时代步伐,常讲常新、推陈出新,才能上好思政课。”
做“1+1>2”的“桥梁”
随着课程思政的兴起,近年来,西南交大通过各种政策引领和制度构建,鼓励教师在大思政背景下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但具体到操作层面,如何把思政元素有机嵌入专业课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是专业课和思政课老师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一次偶然机会,谢瑜与学校土木工程学院一位老师参加活动时,聊起了在做课程思政时遇到的问题:如何在专业课程中更自然地融入思政元素?谢瑜发现,这是不少老师的困惑。
于是,谢瑜在学校跨学院和专业发起了“1+1”工作坊。来自思政、土木、电器、物理、数学等专业的20余名优秀教师,线上线下展开“头脑风暴”,探讨怎样围绕主题,如大国工程背后的国家力量和交大力量,将成昆铁路、港珠澳大桥、西成高铁、“熊猫空铁”融入课堂;也共同为教学中的难点,例如专业课程老师的思政理论储备不足,思政课教师“讲故事”的素材不足等等,寻找出路。
一次次交流的成果,丰富了老师们的课堂。在专业课堂上,价值融入更自然生动了;在思政课堂中,专业知识、鲜活案例的加入,让课堂焕发“活力”。
工作坊培育和共建了多个省部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作为“桥梁”的谢瑜很兴奋,“在大思政背景下,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素材优势和思政课教师的理论优势,深入互补、同向而行,‘1+1’必然大于2。”
“谢老师对思政课教学和研究工作一直保持着极大的热情,这潜移默化影响着其他思政课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在西南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谢瑜名师工作室成员章娟眼中,谢瑜像姐姐一样,不仅通过加强集体备课、指导打磨教学比赛、课题带动等来帮助年轻教师提升思政课教学能力,还积极创设多个科研和实践的平台,通过老中青的传帮带,来激发每个老师的教学闪光点。
让思政课更有吸引力和亲和力,这需要老师充当好学生学情需求、思政课教学要求和国家育人要求的桥梁和纽带,满足学生期待,讲出学生想听的喜欢的思政课。在章娟看来,谢瑜很好地发挥了“桥梁”的作用。
“谢老师很擅长挖掘学生身边的素材,她在课堂上总是能很快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深度讨论。”章娟说,谢瑜常告诉年轻教师,思政课绝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讲道理”,而是要设置有趣的场景把学生引进去,带着他们挖掘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有了强烈的参与感,思政课自然就会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