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命题”到“共同解题”

——西南石油大学打通产学研用“任督二脉”

■曹正 罗文双 徐鸿涛

《教育导报》
2022年第80期(总第3728期) 导报一版

在今年公布的2021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名单中,一等奖项目“川南页岩气有效开发关键技术创新与规模应用”格外引入瞩目,该成果是由“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攻关团队完成。

建设创新联合体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20年,中国石油与西南石油大学成立全国第一个“央企-高校”创新联合体,该联合体以6个联合创新中心和5个联合创新团队为依托,打通产学研用“任督二脉”,构建出一套新型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创新模式,有力推动了我国能源勘探开发的理论和技术革命。

科研攻关:共同出题共同解答

“地震采集、成像和波干涉等一些地震新技术,为我们深层超深层碳酸岩天然气开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突破。”创新联合体项目一项目长、西南石油大学教授黄旭日在与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所长陈康进行学术交流时,两人一拍即合,于是立即决定召集双方同事“坐一坐”,这一坐就是一天。

创新联合体成立之后,校企之间的“相互走动”变得更频繁。“创新联合体绝不是校企之间简单的‘联合’,而是要实质性地成为联合体,围绕共同目标、优势互补。”创新联合体管理委员会主任、西南石油大学原校长赵金洲介绍说,创新联合体的首席专家、项目长、课题长、专题长等都是由校企双方共同选派的人员,以形成联合攻关。

创新联合体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平亚认为,校企交流之所以变得频繁,是因为创新联合体打破了传统的“企业出题,学校答题”的校企科研合作模式,变成了“共同出题,共同解答”模式,实现了真正的联合、融合、创新。

创新联合体项目一专题长、西南石油大学教授赵虎,在西南油气田公司挂职油气资源处物探技术科副科长。他说:“虽然是挂职,企业并没有把我当成局外人,而是让我全力参与企业的科研及生产。”

“联合是手段,创新是目标。通过创新联合体双方这种你来我往,深度合作,协同作战,达到破除‘信息孤岛’,实现‘组团创新’的目的。”西南石油大学校长张烈辉说。

科研成果:“从0到1”的突破

“我们的项目之所以能获奖,这与创新联合体注重原始创新离不开。”作为川南页岩气有效开发关键技术创新与规模应用项目的专题长、西南石油大学教授赵玉龙说。

长期以来,校企合作多是命题作文,即企业出题、高校解答,学校科研人员只能根据企业要求开展研究。

“这样‘短平快’的科研项目,往往只聚焦企业生产中的具体问题,问题解决了,科研项目也就结束了。研究不深入,很难产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西南石油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创新联合体)院长杨兆中说。

“没有原始创新的‘深蹲助跑’,就无法实现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突破的‘起飞跳跃’。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是成立创新联合体的初心使命。”创新联合体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平亚认为,创新联合体打破“企业出题,学校答题”的传统模式,变成“共同出题,共同解答”的新模式,实现了真正的联合、融合、创新。

创新联合体的成立,让双方联合研究的领域,从解决短期技术问题转变为解决长远“卡脖子”难题。

对于这种变化,企业对此也深有同感。两年来,创新联合体依托已建设的6个国际一流联合创新中心和5个联合创新团队,在勘探应用前沿、开发技术前沿、钻井前沿、改造技术前沿等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尤其是在页岩气开发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科研人才:联合培养共建“蓄水池”

“虽然以前也常去油田开展科研任务,但从没有像这样一呆就是两年。”创新联合体成立两个月后,项目一主要研究人员、西南石油大学教师马兵山就被选派到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至今仍在生产一线开展科学研究。

杨兆中说,以前学校和企业的科研工作者,虽有合作交流,但由于地理空间距离等原因,科研合作缺乏深度,产学研用合作很难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融合体。

为破解科研人才“孤立培育”的难题,创新联合体采取人才流动政策,实行企校人员充分流动,建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制度,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训。

创新联合体以研究生联合培养为纽带,结成人才培养联合体,通过“联合招收、联合培育、联合考核、联合使用”的方式,形成产学研用一体推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两年来,创新联合体已共同培养550名硕士、博士、博士后和科研助理,成为校企高层次科研人才的重要集聚地和“蓄水池”,为深入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提供了高水平的人才支撑。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