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作文频现网络流行语引关注——

规范用语重在去伪存真

本报记者 马晓冰 张文博

《教育导报》
2022年第81期(总第3729期) 导报一版

近日,一位三年级的小学生将《漏漏漏之歌》写进作文,看着音译而来的一大串文字,老师哭笑不得。该视频上传网络平台后,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小学生运用“网络流行语”作答并非个例,热梗在网上更新换代,孩子们的答案也紧跟潮流,这样的现象让老师、家长颇为担心又计无所出。对此,记者采访了四川大学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王炎龙,一起聊聊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破题之法。

■ 本报记者 马晓冰 张文博

小学生遇上流行语,为何能无师自通?

“网络语言之所以叫网络语言,是因为它前面有一个限定词‘网络’,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语言的网络化’。”四川大学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王炎龙说,“在网络这种快节奏的交流空间中,网民力图用最简洁的形式来快速表情达意,所以他们就创造了大量的、简短的、便于输入和传播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汇聚到一起,便形成了网络语言。”

小学生的生活成长环境正是以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为载体的新互联网时代,他们是货真价实的数字原住民。“媒介技术赋能语言传播。”王炎龙说,“从用笔书写到用键盘‘输’写,书写方式的变化也使谐音化、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更容易流行起来。”身处网络语言大量复制、广泛传播的环境之中,孩子们对网络语言的学习与使用也成为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网络语言之于书面表达,就像方言之于普通话。”王炎龙用这个比喻形象地解释了年轻人热衷“玩梗”的原因:各种各样的热梗、热词都可以归为一种社会方言,方言是有着共同归属地的人互相确认身份的乡音。就像“小学生爱唱《孤勇者》”一样,这些流行语、梗的使用也进一步标识、划分了群体,有很大的影响力。网络语言也有着达成交往共识的作用,可以跨越年龄、身份的差异拉近交往距离。你懂我的“梗”,说明我们是同类人,“暗语”间的会心一笑是对彼此关系认同。

除了社交属性,网络语言自身具备的娱乐性特征也是其大受欢迎、广为流行的原因。王炎龙指出:“这种夹杂了数字代码、外语字母、谐音假借文字以及图形写成的网语,简单方便,能快捷迅速地把思维和情绪变成语言符号。”借助这些“无厘头”的话语表达,人们可以求新、求异、疏解压力,在戏谑和调侃中表达真情实感。“这些流行语简单有趣,孩子爱模仿也易模仿,久而久之会养成表达的惯性,甚至在潜意识里形成一种语言表达的固化方式。在平时的书面表达当中、正式的考试当中,都有可能不自觉地运用进去。”王炎龙说。

“砒霜”还是“蜜糖”?不能一概而论

“无论是现代汉语的表达,还是网络语言的表达,语言的表达方式,核心是一个规则问题。”王炎龙指出,“网络语言的兴起,可以视为对原有语言标准的表达的叛逆。”

这种对表达规范、语法规则的表现为谐音词汇的运用,如“莓你不行”“火冒三藏”“秃如其来”;中英夹杂,如“栓 Q”“半 tour废”“笑 skr人”;缩写和数字类,如“886”“yyds”“爷青结”以及从“废话文学”到“鬼打墙文学”各种各样的语癖等。“大部分网络语言比较肤浅,属于一般的社会流行语,流行的时间也非常短暂。这种表面性和短暂性的语言能否经过沉淀成为社会通用语言,从而丰富汉语词汇是需要怀疑的。”王炎龙说。

“很多家长和老师的担心有一定道理,但切勿矫枉过正。”王炎龙指出,“时代在变化,科技在发展,思维在进步,作为反映现实的语言自然也要跟上社会进化的步伐,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网络语言兴起的必然性是毋庸置疑的,它的产生是社会语言开放系统自我发展完善的必然选择。”

语言是反映人类社会活动、思维方式变迁的重要工具,在新修订版的《新华字典》中,就增添了许多来自网络的新词,如“点赞”“拼车”“粉丝”等。新的构词方式、多样化的表达形式以及对旧词的创新使用才能让语言系统不断更新、保持活力,实现它的交际功能。从这个方面来看,网络语言的出现和流行有其合理之处。

“语言最终会指向意义,反规则、‘去文字化’的流行语,及其所带来的‘病毒式’传播的表达狂欢,不是真正的一种创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还是一种伪创新,会对孩子造成误导、养成不良的表达习惯、限制思维的多样化。”王炎龙提醒家长和老师,正确看待网络流行语对孩子的影响,既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放任自流,去伪存真才是关键。

堵不如疏,引导孩子“好好说话”

全民上网的时代,网络用语的普及和渗透已成为一种必然,随着短视频的兴起,网络造“梗”的速度也在进一步加快。“有一天,你回家给孩子带了份晚餐,孩子说:“栓 Q。”你说:“能不能好好说话?”孩子笑了笑回答:“我真的会谢。”你生气地说:“再说我抽你。”他说:“完了,芭比 Q了。”这个段子生动再现了面对“网络热梗十级选手”的孩子,家长的深深无奈——不玩“梗”,我们就没法好好说话了吗?

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认为,引导主要是对孩子在使用语言中的不正常心理(也就是违背了语言的性质和功能的心理)加以疏导。对盲目仿效、跟风或者为表现个性而标新立异的做法进行教育,让孩子形成正确的网络语言观。

对此,王炎龙指出,中小学生作为语言学习和接受的主体,正在“淡化”汉语拼音和词汇规范性的学习。他们的审美情趣逐步发生转移,语言文字规范意识较低,语言文字的鉴别能力和应用水平也有待提升。如果长期沉迷于使用网络语言,势必影响其对传统语言的学习,使他们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下降。结合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让孩子充分认识到学好传统语言的重要性和使用网络语言的弊端,这远比强行禁止他们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效果好。

在《网络语言的传播与控制研究:兼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一书中,王炎龙也对“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建立正确的网络语言观”做出了详细解答。

首先要帮助学生客观、发展地看待网络语言,以宽容和理解的心态看待学生使用网络语言。其次,教师的语言教学不能仅限于语言文字本身,而且还要关到注社会语言,尤其是网络空间中语言文字的传播现象,从而避免对网络文化传播和网络语言的误解和歧视,做到对不适合学生使用的用语及时规范。

针对中小学生说话和作文中出现的不良网络用语,应确定语用环境,限制网语“下网”。提倡在日常生活中,认认真真讲普通话、写规范字,使他们懂得对待新词、新语的态度既要积极又要谨慎,不可随意使用。

王炎龙强调,“家长和老师也要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才能以身作则帮助孩子明辨是非、辨别真伪。”此外,加强对经典文化的阅读、训练准确的书面表达方式、减少孩子对“快消”类短视频浏览、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用具体、丰富的词语表达情感、描述事物的能力也是有效规避网络语言负面影响的好方法。

编后

如今,孩子在网络环境中成长,不可能不受网络文化影响。在日常聊天乃至生活中,以网络语言表达个性,并不仅仅是标新立异,而是一种能够拉近彼此距离的身份认同。因此,使用网络语言,本身也是孩子与同伴一道成长的心理需要。

所以,家长和老师不妨以平常心来对待网络用语,避免“一刀切”和说教,引导孩子分辨网络用语的使用场合与范围。

与此同时,家长和老师也要对网络用语保持适当了解,与孩子沟通时也可使用,以此打通代际间的隔阂,营造平等沟通的氛围。相比严肃面孔,孩子更能接受和喜欢能跟自己说上话的大人。

毕竟,在家庭和教室中人为建造一座网络“防御墙”,是无法阻止网络语言传播的,后者有着强大的社会性。而且,因为互联网自身的特性,网络语言的更新迭代更快,“淘汰率”也更高。许多流行词潮水般涌来,退潮也快,几个月后可能就无人提起。对父母和家长而言,与其防备那些“还没来得及防就已消失”的词汇,倒不如“授人以渔”,让孩子自身拥有分辨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对青少年而言,除了分清网络语言的使用场合之外,还应该能够分辨网络语言的优劣之别。像“ yyds”“栓 Q”“绝绝子”等流行语,没有美感可言,注定会被时代淘汰。

网络语言的特点,是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特性,相比以往流行语的相对自创性和独立性,网络语言往往依附于原有的语言系统。

网络语言的这些特性,让“流行词”的诞生更为容易。可无论“谐音”还是“缩写”,虽然依附于原有的语言系统,缺少独立性,但都直接冲击了固有的语言规范。

谐音式流行语违反汉字的本义,缩写式流行语则违反汉语的语法,这样的冲击都是实实在在的。像“十动然拒”“人艰不拆”之类的强行“拼装词”,即使再流行,也不可能成为正式语言。而且,对网络语言的使用,也不应以表达匮乏为代价。在现实中,不乏因为习惯使用网络语言而患上“互联网失语症”的人群。

如果一个人除了网络流行语,就没有其他词汇和句子能表达内心情感时,该是何等的匮乏。这种下定义式的简单词汇,甚至会阻隔孩子的思考,使思维始终停留在粗浅层面上。

所以,一个在网络时代秉承开放多元思维长大的孩子,理应做到的是:既可以用网络语言无拘无束地聊天,也可以通过名著和诗词的阅读,习得汉语之美,并通过规范表达,使之呈现于自己的作文和口头表达中。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