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要重视“三落”

■张道明

《教育导报》
2022年第82期(总第3730期) 导报三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理应成为学校教育永恒的主旋律,把爱国的种子深深地植入青少年学生的心灵深处,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笔者以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要做到落实、落地、落细,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在课程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当下,应试教育让教师习惯性地关注与考试有关的内容,自动忽略掉课程中的思政内容。这种教育行为无形中弱化课程的育人功能,与课程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目的相去甚远。另一种情况,教学中关注了课程的育人功能,也会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但是这种重视是以一种生硬灌输、僵化塞入的方式进行,导致爱国主义教育与课程教学分离,成了“两张皮”。换言之,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脱离学科学习规律和特点,没有顾及学生思政教育内在逻辑性,使得学科知识的学习与爱国主义教育不能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彼此相辅相成。课程旨归是育人,育人载体是课程。爱国主义教育绝不是脱离课程的“另起炉灶”,更不是在教学中生硬灌输,直接说教,而是蕴含在各种课程之中,无痕地落实在教学各个环节。教师要强化课程育人导向,认真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恰当地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爱国主义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爱国主义教育只有在课程中落实,努力做到学科知识文化的学习与思政教育的水乳交融,才能润物无声般地浸润学生心灵,化入学生血脉,成为其精神底色。

        其次,在活动中“落地”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必须借助载体得以实施,学生只有在活动中才可能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触发情感,碰撞心灵,升华思想。从这个角度而言,没有活动就没有真正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看到,很多学校开展了不少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但是收效甚微。每周升旗仪式是学校常见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稍微留心,不难发现如下问题:一是师生没有全员参加,有的学生留在教室或办公室补作业或做其他事情,致使这部分学生失去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机会;二是升旗仪式过程不规范,当国歌响起时,有的师生还在随意走动,说笑打闹,交头接耳,或者有其他小动作,很不严肃;三是国旗下讲话不接地气,大多是官方话语体系,空话套话多,缺乏亲和力和感染力,致使学生游离于活动之外。究其原因,德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在“分数为王”的教育评价语境下,学校对升旗仪式不重视,没有规范整个升旗仪式活动流程,缺乏对国旗下讲话的深入思考和用心设计。学校应该牢固树立活动育人的宗旨,规范升旗仪式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用心设计国旗下讲话的内容与形式,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德育活动氛围,让学生置身其间,触动情感,心灵体验,感染思想,获得精神洗礼与升华。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为了完成某种任务,搞成“疾风骤雨”式的运动,而是浸润在学生的日常活动,做实每个环节,才能发挥应有价值。

最后,在特殊日子中“落细”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广博,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是一笔珍贵的非物质遗产,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题材和重要资源,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契机。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节庆日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坚定报国志向的良好契机;“九·一八”、“十二·九”以及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等是开展国史党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教育的重要素材;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开展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教育的珍贵资源;孔子诞辰、毛泽东诞辰等重要人物纪念日是利用伟人的丰功伟绩和思想光辉引导学生勇担重任、积极求索、奋发进取的有效载体。学校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挖掘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在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升华爱国思想、培养爱国情操等方面具有的独特教育功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开展相关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每一个生动鲜活的特殊日子。需要注意的是,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需要站在学生视角,做好顶层设计,建构符合学生口味的系列活动,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为此,首先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需求和想法;其次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做好顶层设计;再次开发活动课程,确定活动课程的内容、目标、过程、形式、评价;最后,精心组织实施活动课程,久久为功,终见成效。

综上,只有牢固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仰,切实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在课程教学中,落地在学校常规活动中,落细在特殊日子里,经过长期浸润濡染,爱国主义教育才可能真正走进学生视界,贴近学生生活,成为他们永恒的精神底色。

(作者单位:屏山县学苑街小学)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