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庆期间,各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更是如火如荼,墙壁上贴的、画的,屏幕上唱的、演的,都与爱国相关。但这样,爱我中华的种子就能埋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吗?笔者认为,爱国主义教育要遵循情感教育的规律,在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们理解、感受、心动,由对家人的爱、同学老师的爱、英雄的爱,慢慢升华到对祖国的热爱,这样爱国主义教育才能真正成为心灵的营养品。
一、潜移默化,让爱国主义教育渗入成长“血脉”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多次说过,对于教育者而言,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让学生知道他们正在接受某种专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庄重的仪式,需要全体的参与。但是,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不能忽视。目前,爱国主义教育仪式多,直接教育多,教育意图过于明显,反而影响了教育效果。可利用语文教材无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为“革命岁月”,选择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等内容。每篇课文都可以挖掘出爱国主义教育的训练点,引导学生自然而然感受深沉的爱国情感。
课余时间是轻松的,在友好愉悦的氛围中,可以与学生聊一聊国家的发展、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身边的模范榜样等等。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病逝。第二天,有的学生课间就在谈论此事,我走到他们中间一起聊。从袁隆平的生平事迹到取得的成就,从生活细节到理想追求,每个孩子都很投入,都很感动。后来,学生们还一起共读《袁隆平传》,以这样的方式纪念、学习袁老,爱国情感油然而生。课上、课下都可以无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这不仅避免了活动仪式的死板,而且能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这样爱国主义教育就成了心灵的“维生素”,维持着学生日常心灵的纯粹和高尚。
二、体验奉献,让爱国主义教育为精神补“钙”
爱国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行动。如何唤醒这种情感?如何将情感化为行动?笔者认为这种情感可以从爱身边的人唤醒,可以从爱身边的人做起,这样爱国情感就会储备在心灵之中。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直在家庭和学校践行“庆祝玫瑰节”。学校把玫瑰秧苗给孩子,让他们回家种植、照料,开花后将花送给自己的亲人。当孩子们无私做好事的时候,这种经历就具有了人道主义意义和社会意义,这种创造会让他们慢慢产生爱国的崇高理想。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从做家务开始,可以从人人有事干开始,还可以从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开始。每个学生有自己的事干,照顾绿植,检查口罩佩戴,承担办板报,社区进行环保宣传,主动打扫社区卫生,帮助社区老人……这一切,看似离着爱国很遥远,但正是这些具体的小事情,蕴含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光芒;正是这关爱身边的亲人、老师同学、社区居民,才能为热爱祖国储存下无限的能量。
三、走近英雄,让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心灵“蛋白质”
为人民幸福而奋斗是崇高的美德,是爱国的最好诠释。通过英雄榜样的教育,让每个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为学生的精神和情感注入强大力量。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是民族的脊梁。卫青、岳飞、文天祥、于谦……他们的事迹载入史册,也要深入学生心灵。刘胡兰、王二小、董存瑞、杨靖宇……英雄们的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会在学生心灵中唤醒为国贡献的崇高理想。当代科学家、教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他们兢兢业业工作,无私无畏奉献,都值得学生尊重和敬仰。朗读、讲述英雄故事,可以是读书活动,可以是故事分享会。师生都要做足功课,搜集好的故事、好的素材,认真阅读沉浸故事中,绘声绘色朗读或者讲述出来,一起热烈讨论。当学生进入英雄人物生命场域的时候,他们的精神和灵魂就与英雄人物有了深入而震撼人心的交流。英雄故事,榜样激励,让爱国主义教育真正成了学生心灵的“蛋白质”,他们精神会更加明亮健壮,他们的爱国情感会更加葱茏茁壮。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潜移默化,注重体验,从小做起,日积月累,是必须遵循的原则。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是一朵芳香四溢的花,唯有撼动心灵,才会埋下种子生根发芽,才会茁壮成长绽放蓓蕾。
(作者单位:天津市和平区耀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