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离不开家长的关爱和支持,也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帮助。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正式实施,明确了家庭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家校教育“合力”,依法带娃,科学带娃有了依据。
10月15日,由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主办、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承办的“全区中小学十万家长共上一堂课”教育惠民公益讲座开讲。活动以“关注心理健康·共建幸福家庭”为主题,邀请到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朱书、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张皓及来自电子科大附小、石室初中、成华区嘉祥外国语学校的家长代表作分享。专家和家长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家庭教育的良策。
依法教子,我们共同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和家长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部分家庭中,因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子女心理、生理健康出现问题的案例却时有发生。如何助力孩子健康成长?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朱书依据《家庭教育促进法》,为广大家长建言献策。
朱书根据《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章“家庭责任”中的内容,向家长们阐明了如何在法律指导下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首先,家长应当树立责任意识,提高教育能力。她建议家长们树立起“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
其次,她认为家长应注重家庭建设,创建优良家风。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培育积极健康的家风文化,共同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为未成年人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此外,家长应当针对子女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未成年人的父母要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积极主动培养孩子广泛健康的爱好,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家长还需要积极同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孩子健康发展。朱书特别提醒家长们,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或怂恿未成年人从事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
朱书还结合了家庭教育指导令全国第一案进行解读。该案例讲述了一起离婚家庭中一方再婚后未尽应尽的抚养义务,将子女托管于保姆的故事。法院经审理案件后,根据子女的意愿将子女判给了另一方抚养,并作出家庭教育指导令:要求被判于的一方多关注子女的心理状态和情感需求,与学校老师多沟通交流,并与子女同住,主动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不得让子女单独和保姆居住生活。
这起案例为家长敲响了警钟,《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让家长不再是家庭教育的旁观者,教育孩子既是责任,也是义务,家长及监护人要积极努力,让和谐良好的家风代代传递。
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
“您究竟想要什么样的孩子?”这是家庭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家庭教育的目的。
回答起这个问题,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我想要一个学业优异的孩子,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我想要一个能为社会作贡献的孩子。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张皓,在她的分享中为家长们指点迷津。
张皓建议家长,如果对此问题感到困惑,不妨把“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作为家庭教育的目标。那么,心理健康的孩子应该具备哪些特征?张皓指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以下7个:智力正常;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和谐;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心理行为符合年轻特征。
张皓举例说,一个家长因刚刚上初中的孩子经过“智商测试”,指标低于正常值而感到困惑。关心孩子的智力水平固然合理,但是智力的评定应根据两个标准来判定:一是寻找专业的机构人士进行智力测验;二是根据社会常态标准。孩子虽然在智力测试中,成绩未达到正常标准,但却能够以较为优异的成绩一路从小学生升入初中,根据社会常态标准,孩子的智力明显是正常的。因此,家长无需过度焦虑,孩子的智力“够用”就好,不必在意所谓的智力测试。家长应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并予以正向的指引,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张皓建议,家长在协助孩子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可以尝试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关注事情本身;二是关注孩子所表达的情绪。多关注孩子的情绪表达,可以更好地关注到孩子的心理动向,也更有利于呵护其心理健康。
同时,在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家长应该避免过度说教。“教育不等于说教”,张皓认为,家长需要对孩子多进行具体而细致的指导和关爱,讲究策略,试着站在孩子的立场,解决问题,而不是“空讲道理”。
好家长要“走心”
一个称职的家长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孩子遇到困境时,家长究竟该怎样正向引导?电子科大附小、石室初中、成都市成华区嘉祥外国语学校的家长代表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了见解。
电子科大附小的家长代表表示,此前她更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却很少关注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丫丫的故事”改变了她的教育观。
朋友的孩子丫丫(化名),是个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上五年级的她成绩优异,性格乖巧。但这样优秀的丫丫却去看了心理医生,原因是丫丫的老师多次在她的作文中发现,丫丫一直羡慕自己的朋友有个“好家长”,因为不管朋友乖巧与否,作业完成得怎样,父母都会予以鼓励和关爱,反观自己却很难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意,仿佛只有取得优异成绩时父母才会给予爱。
丫丫时常认为,父母对她的爱来自于她优异的成绩,而非她本身,这种爱是有条件的。这让她感到十分压抑,甚至出现了一些极端行为。好在家长察觉到丫丫异常的表现后,及时反思并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丫丫逐渐从阴霾中走了出来。
丫丫的故事让这位家长意识到,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心理需求莫不关心,致使孩子缺乏情感支持和行为帮助,即便物质生活条件非常优越,孩子的内心也会感到不满和痛苦,甚至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因此,她建议家长们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和行为,用“共情话术”引导孩子表达内心的想法,更多地关注到孩子的情感需求。
这样的问题不仅在低龄阶段容易出现,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身心健康更需要加以重视。来自石室初中的家长代表认为,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可能会对孩子成年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他认为,青春期的孩子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因此作为青春期孩子的父母,要沉得住气,用“冷静”来应对“火热”,多重视与孩子之间的“疏通”。同时,家长自身也需要陪同孩子共同学习和成长,注重自身的情绪管理。
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常常更加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漠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对此,成华区嘉祥外国语学校家长代表建议,家长要意识到孩子心理资本的提升比成绩提升更重要,要积极配合学校,有意识地培养和提升孩子的心理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