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家庭教育,让好家风滋养孩子成长

■记者 马晓冰

《教育导报》
2022年第90期(总第3738期) 导报二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内容,指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方面。可见家庭教育在思想道德建设、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何在?形成教育合力的关键在哪?作为家长,有哪些观念需改变、哪些责任需承担?本期,我们邀请到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人才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成都市金牛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德育教研员陈雪梅为大家答疑解惑。

家庭是土壤,给孩子向上成长的力量

家风既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个人、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关。“给予家风、家教前所未有的关注度,正是价值观上急需的纠偏。”陈雪梅说,习近平总书记曾以“家”和“冢”为喻,指出:“这两个字的区别就在于‘点’摆在什么位置。这就像家庭建设一样,对家属子女要求高一点才能成为幸福之家,低一点就可能葬送一个好家庭。”

为什么是纠偏?陈雪梅以2020年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中的数据为支撑,说明家庭的“土壤”若出了问题,对孩子成长的危害。报告显示,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 .6%,并且随着年级增长,抑郁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4成,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0 .9%-12 .5%。

“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党和国家也给予了高度重视。”陈雪梅表示,经过12年的寒窗苦读,孩子却患上了抑郁;在高考中千军万马杀出的“赢家”,却觉得学习没有意义。这种情况必须改变,也正在改变。孩子不是家庭的私有财产,而是全社会的,如果一个孩子得到很好的养育、受到很好的教育,长大后成为栋梁,就能造福社会,相反,则难以担当起国家、民族的未来。我们的教育要助力孩子成长,其中,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凸显。

家庭是孩子价值观形成的最初环境。小到行为举止、习惯养成,大到道德底线、思维方式,家庭提供怎样的土壤,就会培养出怎样的孩子。根不正,苗必歪,陈雪梅表示,一个家庭如果只关心孩子的技能学习、考试分数,培养出的孩子就会像一个“刷分机器”,除了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好。等到出现问题,往往已追悔莫及。

因此,家长要打开格局,传递给孩子向上成长的力量。“从中华文化中挖掘力量,在先贤哲思中启智润心,是形成优良家风的不二之选。”陈雪梅建议,家长应让孩子从小接触国学经典,即使孩子年幼时并不能完全领会其中深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曾经只是熟读于口的诗文,也会逐渐领会于心。熟读而精思,进而通达晓畅,中国哲学智慧能够成为孩子一生的宝藏。家庭的文化氛围由此营造,文化自信得到加强,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也会提高。

“谈到家风,很多家长会觉得看不见、摸不着,但其实家风不是宏观的概念,而是家庭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陈雪梅说,“对孩子而言,往往是家长说的已忘记,做的记心里。”家长的身体力行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意义重大。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在《心理抚养》一书中指出:“大多数人一生至少要经历三代家庭:父母的家庭、自己的家庭和子女的家庭。所以,要从自己做起,建立一个良性的家庭传承模式。”

而建立良性的家庭传承模式,重在“道德传家”。陈雪梅以“钱氏家族”为例,说明“德行”是父母最应传递给孩子的东西。据统计,吴越钱氏家族自宋朝至清朝,共出过350个进士。到了近现代,科技界“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国学大师钱穆、钱钟书等均是钱氏后人。《钱氏家训》重道德,轻财富,把德行看成是人的根本;重读书,淡名利,子孙即使头脑愚笨,也必须读书学习;重责任担当,轻个人私利,谋事力求利在天下、利在万世。

2021年6月1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钱氏家训家教》成为第一个国家级家训非遗项目。陈雪梅指出:“从‘小我’到‘大我’,家风家训代代相传,钱氏家族才经久不衰、人才辈出。”她推荐家长与孩子一同细读《钱氏家训家教》,定能有所受益。

家校社共育,为孩子点燃“心灯”

“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也是新时代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陈雪梅用“车与车轮”的关系为喻,指出在教育孩子时,多方合力的重要性。“家校社就像车的轮子,如果各自为政、各奔一头,车不仅难以向前,甚至迟早要散架。教育孩子也是这般。要集结力量,创造良性循环,共同推着孩子向前走。”

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三位一体”地为孩子提供营养,孩子才能够实现健康地成长、全面地发展。陈雪梅指出,人的自我构成有其系统性,身体、情绪、感觉、心理、认知和精神六个方面的发展缺一不可。以“说教”的方式是不足以教好一个孩子的,要给孩子实践的机会,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而有所感受,再进一步去引导孩子思考、帮助孩子总结,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实现育人实效。

其中,学校是孩子们成长的“训练营”。陈雪梅解释道:“学校是‘浓缩’的社会。孩子们不仅在学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要与他人沟通交往,处理简单的人际关系。”在学校这个“训练营”中,孩子以“学生”的身份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完成课后作业。同时在保护校园环境、遵守学校纪律、维护集体荣誉等行为中,锻炼了成为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素质。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会有老师及时帮助与引导,在“训练营”中收获的还有步入社会的能力与方法。

与之对应,社会则是孩子们锻炼品质的“实践场”。“有了全身心地参与,孩子的态度、情感才会产生变化。”陈雪梅表示,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绘本馆和科技馆等面向孩子开放的社会资源,让孩子自主地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另一方面,要重视孩子的社会实践,可以通过社区平台,参与爱心公益、职业体验、环境保护等有益活动,这样,孩子的成长便不是与社会割裂的,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当孩子受挫、犹豫、害怕时,家庭应成为他们的“加油站”。“家庭能给孩子最强有力的支持,也能给孩子最严重的打击。”陈雪梅将两种不同的家长做法做了分类讨论:“你怎么这么傻呀?”“欠打是不是?”“这么简单,怎么总是做不好!”……家长的埋怨、贬低、一昧地惩罚,会极大地损伤孩子的自信心,积累负面情绪,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而在孩子受挫后,家长包容孩子的缺乏经验,鼓励孩子重整旗鼓再去尝试,孩子会向前走得更远、更坚定,因为他知道,爸爸妈妈一直在他的身后支持着他,这份信任也会成为孩子不断挑战自我的力量。

在落实家长主体责任的同时,怎样让家庭教育更科学?让育儿不盲目?学校、教师也需要担负起指导家长的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化能力。陈雪梅指出:“家长要和老师、学校站在同一立场上,给予老师信任,以一切为了孩子为原则。有疑义就提问题,有困难就求帮助,给孩子压力或伤害到孩子都是有悖初衷的。”

家庭教育作为人生起点的教育,家长须为孩子点燃“心灯”。陈雪梅认为,这盏“心灯”,可以是孩子想成为的人、想成就的事业、想追求的理想……“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正是希望能够支持祖国的下一代健康、全面地发展。课程在改革、评价标准在变化,长期以来的教育观念也需要扭转。我们的教育不是为了培养第一,而是要帮助每一个孩子成为唯一。”陈雪梅说。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