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踏入校门那一刻起,父母和孩子便一起在学习的路上构建未来。如果孩子出现厌学、拒学的现象,家长总是如同梦魇,避之不及。然而,危机是否能化为转机?孩子是因为学困而厌学、拒学,还是另有原因?
[案例]
当孩子说“不想上学”
小 A(化名)站在学校门口,无法迈入校园,内心的挣扎让他全身僵住,双脚仿佛钉在地上。最后他答应父母来做心理咨询,作为当天不去上学的交换。
父母希望解决孩子拒学问题,但孩子却表示最想解决的问题是和父母的关系。咨询结束后,我和孩子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希望他们多给孩子一点自主的空间,让孩子获得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孩子拒学实际是和父母在进行权利之争,他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这次咨询后,孩子复学,亲子关系也在调整中,一切似乎在好转。一天早上,我却突然接到小A妈妈的求助短信。
从信息中了解到,上次咨询后,父母在学习上不再给孩子施压,给了孩子相对宽松的环境,孩子的学习任务也基本能完成,期末考试成绩有些下滑,父母也没有过多地批评指责,没有像往常一样没收他的手机和平板电脑,只是说:“你本来可以考得更好的,这次名次有些不好,不过没关系,现在才初二,我们还有机会,加油!”并告诫孩子要平衡好学习和游戏的时间。
转眼进入暑假,也是初三前最后一次赶超的机会,孩子开启了每天5个小时的学习模式。几天后,父母感觉孩子有些反常,早睡却不能早起,精神大不如以前,怀疑孩子半夜偷偷玩游戏。直到一天孩子早上赖床并表示不想学习,父母的怒火再次被点燃,夺过孩子的手机发现了端倪。再三逼问之下,孩子承认半夜看直播,给主播打赏。父母借此机会和孩子交流网络世界的利弊,孩子承认错误并承诺晚上不把手机带入卧室。
为了学习方便,有一段时间,孩子借住在亲戚家。时隔一周回来,孩子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爸爸检查作业时发现,作业几乎未动,耐下性子和孩子交流,可孩子却不愿多说,起身进了卧室。晚饭时,妈妈借机试探孩子的想法,孩子表示:“我不想学习,不想呆在家,我和你们的矛盾就是我开心了,你们就不开心,你们开心了,我就不开心。”妈妈眼见学习一直挺优异的孩子如此严重的厌学情绪,心里很不是滋味,也赌气说:“你要确实不想学,我们也没办法,就让你爸带你去打工,体验一下生活的苦。”谈话也在不愉快的氛围中结束,父母觉得都是手机惹的祸,便又把孩子的手机和平板电脑没收了。
孩子情绪很激动,因为手机里有他的秘密。父母翻阅孩子的聊天记录,发现孩子在“网恋”。于是,就“早恋”的危害又对孩子进行了一番教育,但孩子还是表示不想学习,似乎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爸爸暴跳如雷,对孩子的现状感到绝望。反思这段时间的“退让与妥协”,爸爸决定“重拳出击”,不再顺着孩子。
[分析]
厌学,源于缺乏内驱动力
第一次见小 A,他说自己虽然学习成绩不错,有时也会有成就感,但要付出的努力太多,不成正比,而游戏也同样有成就感,却比学习快捷很多。
似乎学习之于小 A来讲,更多是名次、家长和老师的肯定、现实评价的结果,至于梦想、长远的规划、目标的选择等关联度相对更弱,或者说学习过程中,被他人期待和要求的外部驱动力较多,来自自我的掌控和内部驱动力相对更少。
反观多数孩子不愿意上学的原因,其一是破罐破摔,反正做不到,干脆躺平;其二是情绪扰动,内心有太多负面情绪积压,无心学习;其三是权利之争,用上学来换取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权;其四是报复行为,父母希望我学习优异,那我就让他们失望。
接受咨询后,小 A的父母做了调整,给了他比较宽松的环境,期末考试成绩下滑后,父母看似没有指责孩子,可站在小 A的角度来解读父母的话语。第一,我们对你的成绩是不满意的,因为你本来可以考得更好。第二,初三才是关键,接下来要努力付出更多才行。此刻,小 A听到的是父母对事实的客观评判。经历了拒学,复学,亲子冲突等,小 A一要应对学习,二要应对关系,三要应对自我,除了客观的评判之外,他更需要听到的还有父母对他努力的肯定,对他感受的理解,以及对他未来的信任。如果孩子学习过程中,体察到“永远不能达标”的焦灼,很难得到正向反馈,来自内外的变相否定便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的念头。
亲子冲突,手机并非祸根
多少家庭在上演着手机争夺战?多少亲子冲突源于手机管理?网络社会可谓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世界,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的张扬,平等的交流,避免了直面交流的摩擦与伤害。青少年在生理、心理上都不成熟,容易失去自控能力,迷恋上网络世界的各种新鲜事物。
那么,哪些因素会让孩子成为“手机控”呢?
首先是家庭因素。家庭氛围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父母要引导孩子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快乐和成就感,客观认识手机的利弊,形成家庭共识。好的家庭氛围能为青少年营造出温暖的环境,使其不被网络世界的精彩所吸引。
其次是学校因素。学习本身无法避免竞争,学习上的压力加重了青少年的心理负担。当这些心理压力不能得到有效调节,孩子就容易在网络世界里缓解压力、逃避现实。
第三是自身因素。心理因素是青少年手机成瘾的内在基础,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处理、问题解决、自律等因素都会影响孩子对手机的成瘾性。
第四是社会因素。如果孩子在现实世界缺少朋友和健康的社交,但在网络世界里能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便容易沉迷网络世界。同时,各种手机应用的开发,符合人的心理需求,容易调动孩子的好奇心,从而欲罢不能。
所以,手机是表现,是症状,不是原因。小 A家长的求助信中两次提到没收孩子的手机,孩子每次都情绪激动。如果家长只是简单粗暴地没收孩子手机,造成亲子冲突,对于孩子沉迷网络世界反而会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切勿阻碍孩子的内驱力发展
内驱力,在心理学上指的是个体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研究表明,有了内驱力,无论有没有外在奖励或诱惑,一个人都能保持高度的热情投入到自己要做的事情中,且不会轻言放弃。
小 A多次跟父母表达不想学习,说明内驱力严重不足。那么,家长的哪些行为会阻碍孩子内驱力的发展?
其一,常用外在目标刺激孩子学习。研究表明,过多的外部激励,比如有形奖励、消极成绩反馈、竞争、威胁等,会降低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对孩子而言,家长、老师的鞭策、激励属于外部驱动力,孩子的行为容易随着这些外在因素的改变而改变,非常不稳定,导致孩子学习时一会儿像“打了鸡血”,一会儿又极度“不想学习”。
其二,将学习主动权掌握在家长手里。家长是否在以下四个方面经常这样做?孩子想看的课外书、想看的视频节目、想学的兴趣班都由家长说了算;总在孩子后面追着说“赶快复习、赶紧做作业”;对孩子的学习指手画脚;当孩子出门和同学一起学习时,家长产生质疑和反对。
小 A的父母需要对照以上内容去反思,是否有上述行为?在学习方面,孩子是否自主决定权不够?
家长对孩子培养的定位,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学校教育的重点是统一化的知识传输,不可避免要应对考试,所以一些家长有“一考定终身”的观念,心里的天平慢慢倾向作业、分数,排名……而安全感、价值感、无条件的爱、积极倾听、归属感、尊重理解等被暂时搁置。
小 A的成绩算是优异,但父母觉得他可以考得更好,所以要检查作业、没收手机。可是,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尊重,期待平等,需要更多鼓励和信任,父母这样的管教方式和高期待,无疑会让孩子陷入困顿。内心缺少父母无条件的爱,如何习得爱的能力?面对问题,总是冲突,如何练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总是伴随着负面情绪,如何对未知保持好奇?
[建议]
“课题”分离:你是你,孩子是孩子
课题分离指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需要独自面对,我们不能左右别人的事情,同样也不必被别人左右。
总有些家长在与子女相处时占据绝对的权威,认为子女就应该无条件地服从自己的安排,任何不顺从自己的行为都是叛逆。事实上,孩子会逐渐摆脱父母的怀抱,拥有自己的主见和意识,直到为人处世完全脱离父母的管控,完成对生活的自我交付。
父母终要面对孩子独立的那一天,试着放手,给予孩子多一些自主的权利,让孩子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哪怕选错了,对孩子的人生来说都只是过程。
自我分化:看清自己情绪背后的需求
家庭治疗的代表人物鲍恩提出了“自我分化”理论。自我分化是一种自我辨别的能力。在内心层面,自我分化能力强的人,能够将理智和情感区分开来;在人际关系层面,自我分化能力强的人在与人交往时能够同时体验到亲密感和独立性。
简单来讲,自我分化能力弱的人,会很依赖外界,他们会忽略自己的感受而去取悦他人,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自我分化能力强的人,有比较清晰明确的价值观和信念,他们明白自己的需要,不会轻易被外界环境影响。
父母要提高自我分化的能力,和孩子之间有界限地相处。孩子和父母都忠于自我感受和需要,这并不会让亲子关系崩塌,反而可以建立更健康的关系。
面对冲突,父母要给孩子做示范,将冲突当下的感受具体化。父母需要内观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是否将自己人生的价值与孩子的未来捆绑得太紧?如果是,请多关照自己的身心,把焦点多放在自己的生活上。
关系和解:好的亲子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小 A的案例背后,是亲子关系的对抗。
小 A对父母表达不想学习,不想呆在家里,和父母无法和谐相处。看到孩子无心学习,爸爸非常愤怒,表示要“重拳出击”,有一种剑拔弩张的气势。试想,如果事态这样发展下去,直至关系破裂,小 A会就此“回头是岸”吗?
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孩子习得基本知识、技能、行为及价值观,促使其成功地发展各种社会人际关系。家庭中,亲子关系是孩子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父母如果总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运用权威去教育孩子,很容易演化为一种掌控。而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渴望平等、尊重、自由,这样就容易出现冲突。当然,亲子冲突并不一定是坏事,处理得当,可以增进双方的了解和情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因此,小 A的父母要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先和解关系,再谈教育。
在冲动的时候不做决定,在情绪失控的时候不自动化反应,给彼此一些空间先冷却情绪,然后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感受以及此事对自己的影响,让对方看见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是处理事情的前提。
给孩子安全的表达环境,父母积极倾听,不做评判,只回应孩子的感受,让孩子在表达中看见自己的问题及出路。这里需要父母放下担忧,全然相信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向好和自动纠偏的本能。
归还权利:区分“管辖地盘”,让孩子自己做主
亲子关系中的“权力斗争”通常表现为:父母和孩子针对一件事或一种观点,彼此都想要争取控制权,却不会去想这个事件或者观点的合理性,只想要自己能“说了算”。
陷入到“权力斗争”中的孩子与父母,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谁都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更不会退一步去思考应该如何处理问题。
小 A的父母在手机管理、作业检查、学习生活、交友等方面都在与小 A争夺“控制权”。
威廉·格莱瑟的《选择理论》一书中讲道:“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唯一不能控制的就是孩子,控制的应该是自己。因此,父母一旦控制到了孩子,就会慢慢疏远与孩子的距离;就算控制了孩子,孩子内心也会开始隔离自己的父母。”
所以,小 A的父母要试着区分和孩子的“管辖地盘”,哪些是孩子的事,让孩子自己做主,自己承担后果。
唤醒内驱力:做孩子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同样的环境和机制,为什么有的人不断超越自我,有的人却原地踏步?有一条流传甚广的句子: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乃压力,从内破壳曰成长。
青春期的孩子有交友需求,有获得价值感的需求,有被尊重的需求,也有自我做主的需求,家长是做监督者、批判者还是做支持者、引导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我们是权威,孩子在我们监管下行动,随时被要求、命令,在外部驱动力下前行;后者,我们是陪伴,孩子明确自己的需要,自己做选择,对选择负责任,我们坚守底线,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孩子在内部驱动力下前行。
允许孩子不完美,积极关注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尊重,孩子自然会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系成都开放大学家庭教育学院副教授、四川心理学会应用心理专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