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案”:集体备课质量提升的策略

■武胜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何鸿

《教育导报》
2022年第91期(总第3739期) 导报三版

2019年,武胜县开展“县域‘五育合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研究,在集体备课方面,推出了“三磨四案五环节”集体备课模式。“三磨”指“自磨、共磨、复磨”,“四案”指“初案、共案、个案、优案”,“五环节”指“分配任务、初备教案;集体研磨、聚焦关键;二次设计、关注学情;课堂实践、总结得失;反思交流、生成资源”。共案,是在主备人简述个人教学设计、教法、学法以及依据的基础上,组内成员提出评价和改进意见,对单元或专题梳理补充,整理后形成共同借鉴优化的教案,是集体备课重要的成果。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发现在形成共案的集体研磨环节,存在任务不明确、研讨不精准、流于形式等倾向,直接影响着集体备课的质量。

如何让集体备课共案研磨环节更加深入、更加高效,也一直成为我们研究和推进集体备课工作的困惑。经过实践探索,个人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力。

◆备什么,研什么,为解决教师备课随意性,我们提出了“纵横合联”学科知识融合策略。

传统集体备课时,教师重单个知识轻知识体系,重单科知识轻学科融合,重书本知识轻生活实践。为改变此现象,我们提出了“纵横合联”学科知识融合策略。要求教师在钻研课程标准、钻研教材、钻研校情学情等的基础上,备课时注重知识的“纵横合联”。即,科内纵”思,教学某一知识点时,结合本学科知识,融合上下知识体系,对学生进行精准知识传授。异科“横”贯,就某一教学知识点,将相同或相近其他学科知识点融入到当前知识点教学中,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聚点合”成,围绕知识点,集体研磨形成知识体系思维导图,一个个知识点思维导图形成教材知识“合集”。生活“联”通,生活即教育,在备课时注重知识点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践。“纵横合联”策略,旨在引导教师备课注重纵向思维、横向思维、集合思维、生活思维,拓展课堂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何磨,如何研,为落实研磨过程实效性,我们推行了研磨环节“1+1+ N”流程。

在工作过程中,调研发现部分学校在开展集体备课时,研讲“初案”形成“共案”环节,组内教师拿着初案,听主备人简单介绍后,大家三言两语、草草收场,在深度和宽度上远远不够。如何改变此现状,我们提出了研磨环节“1+1+ N”流程,即主备人用 PPT对设计初案进行40分钟左右的专题介绍,一名教师对初案进行20分钟左右的系统剖析,组内其他教师围绕初案自由发言。如此环节安排,聚光主备人和重点发言人,关注主备人研究不深、参与研究教师思考不多等问题,解决研磨过程中任务不明、人人等靠随意的毛病。同时,要求学校对准备充分、认真讲解的主备人颁发专题讲座证书,让讲座经常化,让教师人人参与课堂教学研究。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集体备课的指向性更强、涉及面更广,更加注重教案科学性,在知识递进、学科融合、五育并举、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等方向,都有明显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三聚焦:

   一是聚焦研究主题,围绕知识点开展深度研究。如武胜中学历史组在开展试卷讲评课集体备课时,主备教师围绕贯彻课程标准、落实基础知识、注重学生历史基础能力提升,对历史试卷讲评课提出了6个重点关注:关注最近时间段学习目标,关注学生课堂解题思路,关注学生错因,关注整体知识结构,关注解题思路方法(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关注补偿性训练。

二是聚焦知识体系,备课研究不再拘于文本。如烈面中学高中语文组研究《蜀道难》教学设计时,主备人除了讲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把握,还拓展到对本文寓意的研究,对李绰《尚书故实》、萧仕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孙洙《唐诗三百首》、王琦《李太白全集》、詹锳《李白诗文系年》、胡震亨《李诗通》等观点进行解读,全面了解李白《蜀道难》的寓意,正确看待送友入蜀说、功业难成说、即事成篇说、罪严武说等,总结出课堂教学应考虑时代特点,贴合学生认知,对寓意正确理解。

三是聚焦知识点研究向课题研究的转化,让研究发散成校本课题。如民族小学二年级语文备课组围绕“小学语文低段看图写话”主题研究,参与教师在研讨中,引申出其他的研讨点:如何指导学生运用好词佳句,如何让学生学会分段,如何激发保护学生写作欲望,以及课外阅读等方面的话题。这些细化的问题更加聚焦,对知识点是很好的延展,可以作为一个课题研究点展开研究。

“双减”呼唤高效课堂,只有我们深耕于课前,把握好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贯彻好学科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安排体系,深挖章节知识内外联系,精准掌握学生学情,才能让我们的教法灵活多变,学生如鱼得水,高效课堂之路才能走得更远。

我会!(宁先民摄)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