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双向的付出 ,而非单向的馈赠

■本报记者 马晓冰 张文博

《教育导报》
2022年第93期(总第3741期) 导报一版

“为孩子付出所有,他怎么就是不领情?”“对孩子有求必应,他为何觉得理所当然?”种种问题的背后,反映出父母只注重自我的牺牲奉献,却没有真正触及孩子的需要;只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却忽视了对孩子的精神滋养。而有的学校在对孩子进行引导的时候,往往只重其表,声势浩大的“感恩活动”并没有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如何将“感恩”的种子自然而然地播撒在孩子们心中,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值得反思的问题。

■ 本报记者 马晓冰 张文博

百善孝为先,孩子为何没有感恩之心?

关于孝,辞书之祖《尔雅》中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即尽心奉养、尊敬和回报父母叫做孝道。东汉许慎进一步在《说文解字》中,根据“孝”的小篆字形,将“孝”字的构成解释为: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字形,与“子”字组合而成的会意字。由此揭示“老”与“子”、上一代与下一代密不可分的关系。养育好下一代,是为人父母的天职;奉养上一代,则是子女应负的责任。

而在养育下一代的过程中,有时却并非“一分付出,一分回报”。爱孩子、想给孩子最好的,是绝大部分家长的心声,但在爱的行动和表达上,不是所有家长都能把握好分寸。不管是一股脑地付出、宠溺,还是强调付出的艰辛、父母的不易,都不能使孩子真正感恩,甚至会让亲子间的沟壑越来越深,给孩子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在曾经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里,乔英子的妈妈便是一个典型的“牺牲奉献型”家长。为全心全意照顾女儿备战高考,辞去自己物理老师的工作,将生活的重心完全放在女儿身上:为英子制定学习计划表,量身定制复习试题,做各种营养餐……她一边“牺牲”自己,一边对女儿进行360度无死角的监督和控制,最后,将女儿逼到了崩溃的边缘,患上抑郁症。

如英子般成长起来的孩子,所感受到的爱是压迫性的,所付出的回报也更像是一种“赎罪”。感念亲恩,重要的是有感而发,进而有所行动,才能真正实现“爱”的传递,当付出成为要挟,感恩教育也就变了味。

而感恩教育在有的学校,也一度刮起过形式主义之风。操场上,孩子与大人小手牵大手,听着演讲,泣不成声……一齐给家长下跪、排队给家长洗脚,一系列的安排将感恩活动固化成了几个特定的形式。这种“限时、限定”的场面活,与其说是感恩教育,不如说是感恩表演。

感恩教育之所以会走偏,是因为教育者忽略了道德化人这一关键。既是“化”,便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滋养,其中如果掺杂其他目的,无论饰以怎样的说辞或理由,都会使爱的传递与表达出现偏差。孩子无法百分百地收到爱,自然也无法百分百地回馈爱。倘若认为煽情的眼泪能换来真情回馈,更加是自欺欺人。

滴灌而非漫灌,给孩子需要的爱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心血,但孩子就是不听话、不领情。问题的根源其实在家长自身。”成都市青羊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科研室主任李萍指出,劳心劳力地付出,却反遭孩子厌恶,是因为家长在付出时并没有以孩子为出发点,没有做到以孩子为本、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而仅仅是站在家长层面,要求和审视孩子,这是一种自以为是的付出。

而亲子间的付出与感恩的不对称正是由权力的不对称造成的。“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我冷。”李萍表示,孩子不领情,原因在于家长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处于绝对的下风与劣势,将自己觉得对的、认为好的,强加给孩子,试问孩子怎么会认同?

“被剥夺自主选择权后,孩子首先感受到的是轻视与不尊重,孩子此时不仅不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而且会感到痛苦。”李萍建议家长积极反思,及时止损。“一定要平等地尊重孩子,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坚持以孩子为本,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李萍说。

朱熹曾说:“溺爱者不明,贪得者无厌。”面对孩子的要求,许多家长会尽力满足,长此以往会发现,一旦有一次没有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会撒泼打滚地闹,甚至嫌父母小气、与父母置气。百般宠爱,却宠出了个“白眼狼”,更别提感恩之心了。

事情来得容易,人就不会理解何为“辛苦”。“家长应满足孩子的基础需求与合理需要,在此之外,对于孩子提出的需求,可以采取‘延迟满足’的方式。”李萍指出,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要独自面对社会中的各种诱惑,一个经不住诱惑、克制不住欲望的人很难有长足的发展,对社会而言也很危险。

在孩子小的时候,通过有意的延迟满足训练对孩子进行性格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能让孩子明白物质生活的来之不易,还能培养他的耐心与克制力,孩子长大以后,也会有比较好的心理接受能力。

李萍指出,家长怎么对待自己的父母,对孩子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当父母发现孩子性格冷漠、不知感恩的时候,需要反省自己,平时在言传身教中有没有给孩子一个足够好的学习模范。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家长言传身教的这支“笔”,会在不知不觉中涂抹孩子的未来。感恩教育不是为了索取回报,而是让孩子明白,他们所享受的幸福生活与他人的付出之间的关系,以及怎么对待这份付出。

家校心心相印,营造有爱的氛围

不同于偶尔开展一两次的“感恩动员大会”,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的感恩教育更注重氛围的营造与细节的浸润。“学校就像一个微型社会,我们鼓励孩子和老师自发地去传递爱与善意,从而形成温暖、相互支持的氛围。”副校长赵抒说,“将爱与善意埋在孩子心间,会让他在长大后,面对更广阔的社会时,能拥有更乐观的态度、更包容的视角以及更坚定的内心。”

依托主题活动和特色课程,为孩子提供表达爱的契机,在家校共育中开展感恩教育,是东城根街小学采取的浸润之法。利用一些特殊的时间节点、亲子活动课程等,让家长进入学校共同参与学习。一方面让家长与老师成为更好的携手者,另一方面也使家长更好地看见孩子,成为陪伴孩子的伙伴。

“引导孩子学会给爸爸妈妈准备‘爱的仪式感’是很重要的部分,不仅会留下美好的回忆,孩子从中也能学到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赵抒介绍,每年八九月份的“桂花季”,学校的劳动课程会教孩子们制作香囊,完成后孩子们会把馨香芬芳的香囊作为一个小惊喜,送给爸爸妈妈。老师也会提醒孩子们自己过生日那一天一定要感谢妈妈,或是一封小小的感谢卡,或是一个简单的礼物,谢谢妈妈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

其中,老师既是启发者,启发孩子关注和理解家长,引导他们在换位思考中学会体谅;也是亲子关系的黏合剂,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孩子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教给他们有效的沟通方法,提出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建议。

最后,赵抒分享了一个学校家长与孩子间的小日常,所谓感恩,并不需要涕泪横流、刻意营造,只需要最简单的心意传达,带来的却是最温暖的感动。

看到妈妈工作辛苦,孩子便去厨房给妈妈了一个鸡蛋,剥开以后却发现没有煮熟,孩子觉得再煮的鸡蛋不好吃,便自己吃掉,又给妈妈重新煮了一颗。当不爱吃鸡蛋的妈妈第一次吃到孩子给她煮的鸡蛋时,既惊喜又疑惑。孩子则回复:“广播里说,多吃鸡蛋可以预防老年痴呆,妈妈平时那么不爱吃鸡蛋,以后你老了不认识我了怎么办?”不过是生活中的小日常,不过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人看见了美好的家庭氛围,以及孩子的那一颗已然学会感恩的心。

编后

在儿时的课文里,“鱼头”被视为爱的象征,妈妈谎称自己喜欢吃全是骨头的鱼头,只为了让孩子多吃些鱼肉。如今的“90后”父母,却反其道而行之,瞒着孩子偷偷吃起了鱼肉,分享起“再甜不能甜孩子,再苦不能苦自己”的“名言警句”。

看似玩笑话的背后,却是育儿观的悄然变化。从饱含舐犊之情的“再苦不能苦孩子”,到如今戏谑般的“再苦不能苦自己”,当下年轻父母对自我需求的重视逐渐浮出水面——一种沉寂在“父母”二字背后,长久以来被忽视的自我满足的需求。

家庭中,父母往往是掌握绝对权力的“上位者”,其情绪在传递与流动之中被逐渐放大,氤氲缭绕成一种特定的家庭氛围。懂得自我愉悦、自我满足的父母,自然更容易打造松弛的氛围,一呼一吸之间皆是自由而非捆绑。

尊重他人的需求,则成了这个家庭中的孩子无师自通的一课。当自己不再是宇宙的中心,孩子便开始体察他人之所需、回应他人之所感。在这样的家庭中,爱是双向的包容,而非单向的付出。孩子无需为无法回馈厚重的父母之爱而懊恼,家长也不必为了付出却没有回报而怨愤。

但对于另一些家长而言,“自我满足”意味着孩子的“无路可走”。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自我牺牲”或许是为人父母的天然本性,却也是内卷时代之下的无奈之举。“从豪华大三居,搬到几十平的老破小”之类的新闻屡见不鲜,父母的“牺牲”并非自讨苦吃,而是压力下的迫不得已,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家庭教育负担的增加都是他们焦虑之源。

“再甜不能甜孩子,再苦不能苦自己”的父母,其心态固然值得学习,但对“无私付出型”的父母,我们也要理解他们背后的良苦用心。

事实上,社会环境天然对父母有一种无私的角色期待。无论是“再苦不能苦孩子”还是“鱼头的故事”,都暗合了一种父母要为孩子无条件牺牲的规训。但“好父母”本不应只有一种评价体系与标准,对甜与苦的分配争论不休,却也恰恰印证了当前对“好父母”的评价仍然照本宣科,缺乏多元性。

对于我们而言,一昧抱怨只会割伤亲情,沟通或许才是心灵之间的捷径。不论是在“自我奉献型”还是“自我满足型”的语境下,父母都是其中的绝对主导者,父母在其中牢牢掌控着甜与苦、鱼头与鱼肚子的分配权,但对于逐渐成长的孩子来说,平等对待他们,尊重他们,并给予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才能让孩子真正学会感恩。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