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区出发,为孩子打造一座“友好之城”——

被看见的儿童力量

■记者 周睿(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教育导报》
2022年第96期(总第3744期) 导报二版

儿童的成长常常会受到其所处空间的安全性、友好性、丰富性等影响,因此空间成为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物质载体。如何将城市空间打造得更加“儿童友好”,将设计与使用权赋能给儿童,已经成为城市规划设计领域日益兴起的重要议题。

社区教育作为家校社共育的重要一环,能够为家庭引入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集合区域优势,提升家庭教育服务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去年,“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正式写进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打造“15分钟儿童社区生活圈”,更好地服务儿童和青少年群体,成都市武侯区簇桥街道锦城社区在创建“儿童友好社区”方面进行了探索。

打造儿童专属空间,让学与玩伴随成长

对于儿童来说,家庭和学校之外,社区是他们接触到的第一个“小社会”。为了让儿童更好地参与社区生活,成都市武侯区簇桥街道锦城社区作为全国首批儿童友好社区16个试点社区之一,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充满温度的玩耍空间。

“户外活动空间对儿童的成长非常重要,与小伙伴一起在户外追逐打闹、自由玩耍,不仅能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增加同伴互助和友谊,还可以解决儿童手机成瘾、肥胖、情绪和感统失调等一系列问题。”锦城社区党委书记李鑫说。于是,锦城社区户外、室内双管齐下,为社区内儿童打造出能尽情游戏的空间。

室外,从商业区和广场空间的更新着手。商业区内有专属儿童的互动区域——儿童沙池、户外蹦床、亲水活动区、“树屋”、滑梯、秋千等,一些广场上还设有鸟类招引区、昆虫喂养区、农作物认养区,还有能玩跳房子、打篮球的下沉式广场,成为孩子们释放天性的乐园。

这些更新,一开始就收集和听取了不少孩子和家长的意见,一些活动区域的装饰和彩绘也交给了孩子们去完成,这也让孩子们更有参与感。有了这片儿童专属的互动区域,家长们“遛娃”也方便了很多。陪伴孩子在楼下小广场玩耍的家长刘玲表示,家门口就有一个能让孩子自由玩耍的地方,孩子不用整天呆在家,家长也省了不少心。附近的孩子们可以经常在一起玩,也能交到不少朋友。

安全街区空间的打造也是一大亮点。锦城社区在辖区内各小区、学校和户外广场之间设置儿童慢行通道,和儿童过街入口设置的慢行标识以及减速带,主要上下学道路设置的连续步行道路,串联起社区内儿童主要的活动空间,打造智能化儿童友好出行道路。这些道路两旁,可以看见关于二十四节气、动植物生长、儿童性教育、防侵害、防走失等知识,地面上还设计了跳房子等趣味游戏和各种彩绘。护学队、志愿者队伍的成立,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安全保障,儿童有了更加安全、宜居的环境。

室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被打造成儿童游戏和学习的场馆,从儿童需求出发,设计一个安全、自由的活动空间。而每个空间的主题创意和设计,也加入了孩子们的不少想法和创意。服务中心内设置了天文馆、自然认知教育基地、科创中心、叠溪书院、童萌亲子园、食育中心等综合性社区服务功能室,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课程,让孩子们在“有地方玩”的同时,还能在玩中学习知识。

这些社会实践课程,为孩子们学习科学知识搭建起广阔的平台。除了围棋、舞蹈、武术、手工等常规培训课程,还有极富地方文化特色的蜀绣等课程。节假日,孩子们还能参与线下的参观体验活动,走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验环卫工人的一天、当一回小小牙医、到派出所学习处理纠纷等等,在实地参观和实际操作中树立自己的职业观,培养参与、发现、探索、思考的能力。针对亲子教育的需求,社区还为家长们开展了家庭教育线下亲子体验课堂、家庭教育提升计划、亲子阅读等活动。每月一次的家长培训,不仅有专业的讲师,还有社区内的居民来担任讲师。参与培训的家长们都表示,这样的培训更接地气,更能提升自己的科学育儿理念。

李鑫说:“社区的课程很受欢迎,周末基本都是满员。下一步,还将开发更多活动型的课程,将脑力和动手能力结合起来,服务更多的儿童,辐射更多的家庭。”

提升参与感,倾听孩子的声音

“这里可以放指示牌。”“涂鸦墙应该设计在那里。”……“小建筑师”们正在认真地绘制图纸、设计模型。一座座“小公园”在孩子们的精雕细琢中初具样态——郁郁葱葱的绿树、错落有致的小广场、栩栩如生的许愿树、喷薄的泉水……孩子们信心满满地展示着自己最精彩、最自豪的设计成果。

这是锦城社区“小小建筑师之口袋公园”活动的模型制作课堂。经历了前期的团队组建、实地勘测、资源了解、图纸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孩子们制作的小公园模型栩栩如生,各具特色。接下来,他们还将进行答辩,分享并完善自己的设计。

为了让“儿童友好”理念更好地在社区落地,锦城社区专门辟出一块待改造的绿色空地,交给孩子们自由设计一座“口袋公园”,并打造了“小小建筑师”课程。课程内容不仅涵盖财商、踏勘、设计理念、建模等一系列知识的学习和操作,也融入了打造“口袋公园”将会涉及到的环境、人群、文化等问题的探讨。课程结束后,社区将在孩子的设计中挑选出可实施的方案,真正落实到这个“口袋公园”的打造中。

儿童有与成人完全不同的视角和思维,在给他们提供友好空间的基础上,儿童更有被倾听、被尊重的需求。这意味着,“儿童友好社区”的打造,儿童享有参与权甚至主导权。让孩子们参与到社区生活空间的打造中,他们能真实地靠近生活、体验生活。

锦城社区很多户外活动空间的更新都是在孩子们的参与下进行的。同时,社区还成立了儿童议事会,开展听证会、协调会、评估会,挑选优秀议题让儿童参与讨论,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真正做到为儿童自己的权利发声。

第一次的儿童议事会活动主题是邀请孩子们就“成都市以城市为主体的儿童肥胖防控”五年行动计划进行讨论。在成都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科副科长王瑶的引导下,孩子们了解了“成都市以城市为主体的儿童肥胖防控”五年行动计划的起草背景以及具体的12项行动举措。按照前期抽签分工,各组分别围绕议题的可行性、是否同意通过该项行动及举措以及具体原因与建议等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及分组陈述。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各组分别对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白衣天使组全体成员同意营养健康食堂的建设,并建议聘请营养师及大力推广水果。“是否限制校园小卖部‘三高’食品售卖”是他们争议最大的问题,部分成员不能接受校园小卖部不售卖可乐。关东“煮”(组)则认为折页海报等宣传方式不够环保,建议增加数字化营养宣传投放。地肆组建议,阳光体育锻炼1小时太少了,还可以更多。……

通过讨论,孩子不仅了解了成都市儿童肥胖防控计划的相关政策,还懂得了怎样将这些计划落到实处。王瑶表示,孩子们的一些意见非常专业和深入,在进一步修订儿童肥胖防控计划中可能被采纳。

“儿童不仅是政策的执行者,还可以是政策的制定者。儿童议事会的成立,让社区内儿童有了发声的平台,可以真正从儿童视角出发,提出一些关于社区建设的建议,从而提升‘社区小小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让‘儿童友好社区’更好地服务儿童。”李鑫说,感受到尊重与信任,更多孩子开始愿意表达自我,不少孩子的“金点子”被采纳落实,更多的孩子被听见、被看见、被尊重、被成就。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