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致学”:实践性学习方式的价值与路径

■许大成

《教育导报》
2022年第97期(总第3745期) 导报三版

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迫切需要转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记中学”转向“做中学”,从“学会做题”转向“学会做事”,形成与现实世界需要相匹配的知识和技能。但在当前中小学教学中,还存在“重学轻习”“重学轻用”“重知轻行”的倾向,实践性学习还没有成为学生的学习常态。积极开展“用以致学”实践性学习方式的实践探索,有助于纠正这一倾向。

一、“用以致学”的教学意蕴

为什么不用“学以致用”这个耳熟能详的提法?这并非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顺应核心素养时代对育人方式、学习方式改革的期待。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以知识为中心,扭曲甚至颠倒了“学”和“用”的关系。一是“先学后用”,把“学”和“用”割裂为时间意义上的先后环节,天真地认为“学得好必然用得好”,在操作中流于重学轻用。二是“用以为学”,把“用”作为工具和手段,目的仅在于服务知识的掌握巩固。两者都割裂了“学”和“用”的一体化关系,否定了“用”的优先地位,贬抑了“用”在促进人的认识和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基于以上对学用关系误解的纠偏,提出“用以致学”的理念,彰显了“用以致学”指向核心素养的时代意蕴。它通过对“学”与“用”位次的调整,更加强调学习过程中实践的优先性、活动的情境性、参与的具身性等特征,更加强调实践性的育人方式和学习方式,凸显以“用”为核心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实践性活动中体验和形成知识,检验和运用知识,通过实践性学习活动,实现知识与素养的互动、转化与共生。因此,从学习的理念看,“用以致学”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到“关于”世界的知识,更要习得“进入”世界的知识。从学习过程看,“用以致学”的过程,以复杂学习情境和高阶思维参与为基本特征,指向学科问题的解决。类似于科学家在实践中发现和创造知识的过程,是做中学,用中学;从存在的空间看,“用以致学”既存在于学校里的课堂,也存在于“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是一种能够实现两个课堂互依互促、贯通融合的学习方式;从学习目的看,“用以致学”不仅是为了掌握“双基”内容做题,更是为了运用“双基”做事,是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知识,发展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成长。

二、“用以致学”的价值追寻

1 .彰显传统文化自信。“用以致学”、以用为本,一直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学习信条。这一信条强调学思行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说文》把“习”解释为“数飞也”,就是小鸟多次飞翔、反复试飞的意思,隐喻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知识,直至化知为行,转识成慧。《论语》开篇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也说呼?”哲学家李泽厚解释为“学习而经常实践,不是很愉快吗?”王夫之提出了“行先知后”“行可兼知”。颜元的《总论诸儒讲学》强调“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等思想。可以说,“用以致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性学习方式,它不仅与西方“做中学”“具身认知”等建构主义思想相“通”,而且与我国古代优秀的学习理论相“接”。探索和推进“用以致学”学习方式,有助于彰显我国古代教育理论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

2 .建构完整的学习历程。“学”和“用”相辅相成,两者都重要,都不可或缺。可以说,有用无学、有学无用的学习都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杜威提出“一个经验”的重要思想。这里的“一个”强调的是学习历程的完整性。传统教学比较注重强调“学”,重视对书本知识系统把握,而忽视“用”,不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以及积极实践,而恰恰是应用了才能领悟,才能内化为素养。因此,“用以致学”,有助于完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中强“用”,寓“学”于“用”,建构“学”“用”相统一的完整学习历程。

3 .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在课堂落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如果任何改革不能引起学习者积极地亲自参加活动,那么,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取得微小的成功。”可以说,凸显学习者的地位和作用是当前世界教学改革的共同走向。“用以致学”的实践创新,就是通过育人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型与改进,彰显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真正建构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

三、“用以致学”的实施路径

1 .培养“工作坊式”的知识生产者。发展核心素养,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博物馆式”的知识拥有者,而应该培养成为“工作坊式”的知识生产者。这是一个崭新的学习者形象,它引导学生通过情境性沉浸、具身性参与,把前人发现的知识以实践的方式“再生产”出来。

2 .创设真实鲜活的问题情境。以大单元、大观念为指导,创设超越学校场景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既可以是学科的,也可以是跨学科的。在情境与生活的关系上,创设“真”情境,提高学生解决真问题的能力;在情境与知识的关系上,创设“大”情境,在问题解决中,促进知识的关联与整合,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在情境与学生的关系上,创设“活”情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发高阶思维,促进深度学习。

3 .丰富实践性学习经历。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经历“还原与下沉”“经验与探究”“反思与上浮”的“U”型过程。因此,要在采用“听讲、记忆、背诵”等“认识性”学习经历的同时,丰富观察、考察、实验、调研、操作、设计、策划、制作、观赏、阅读、创作、创造等实践性学习经历。

4 .创新学习成效的综合评价。坚持“五育并举”的创新性评价,关注学生家国情怀的涵养、思维能力和品质的提升、审美情操的陶冶、劳动态度和劳动精神的进步;创新评价依据,不仅包括会做题的知识性考试“成绩”,更是会做事的“成长”“成果”,包括活动的质量、参与的态度、调查报告、实施方案、反思性总结等;坚持增值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实践中“心”与“行”的增量部分,包括实践过程中习得的新体验、新技能、新改进、新态度、新方法、新感悟等。

由此看来,“用以致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性实践学习,代表着学习方式变革的新方向。它要求我们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反思和改变因循守旧的教学习惯,坚持文化自信,强化实践思维,妥善处理好“用”和“学”、“用”和“思”、“用”和“导”等辩证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转变育人方式和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性学习中激扬生命,丰富智慧,涵育素养,导向价值。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