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三学生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如何将理论讲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呢?操作中,应通过具体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产生真实的现场感和体验感,促使学生在知识的情境化中内化知识,提高核心素养。哪一个情境材料能够较综合地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点呢?我在筛选材料中发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既充分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又能够链接学生已具备的地理、历史知识,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情境材料。因此,本节课以“农业农村现代化”贯通始终,一例到底、以小见大,让学生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去感受、感知,进而认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
整节课由三个篇章组成,第一篇章“辨中西之别,明发展道路”,通过展示以美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盎格鲁-撒克逊”农业现代化模式的图片和文字材料,让学生评价和思考我国是否可以走这种农业现代化之路。在探究中,学生可以看到这种模式机械化、规模化等优势,但其建立的前提是殖民掠夺、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特别是其人少地多的天然优势是我国不具备的。学生由此得出结论,我国必须立足国情、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进而提出问题——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是怎么样的呢?
第二篇章“说历史旧照,探发展历程”,通过展示4幅改革开放后的农业农村改革重大事件的照片,由学生来说说照片背后的故事,让同学们在合作探究中先分析每幅图片中的改革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达成了什么结果,再综合讨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哪些特点。在合作探究中,学生可以归纳出农业农村现代化表现出的“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富裕富饶”“乡风文明,注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生态兴农,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特点。他们认识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国家现代化的部分,是一个缩影,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由此引导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整个过程,学生在探究中碰撞思维,在讨论中自然生成,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性和真实性,进而产生学习的获得感和理论的认同感,充分感知“中国式现代化”,突破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
第三篇章“展壮美画卷,谋乡村振兴”,展示成都西边一个川西林盘小村落“七一村”的发展困惑,让学生以当地村民、青年大学毕业生、村支书的身份,为该村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出谋划策。学生在角色变换中,结合生活常识,活学活用,大胆创新,为“七一村”的发展谋划出了很多具体可操作性的策略。在此过程中,再次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感和责任感,提高了政治认同。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致力于不断优化基于具体情境的设问逻辑,通过具体情境问题化找到情境与理论知识的联接点,由问题推动,在具体情境中建构知识,达到深度学习、价值认同的目的。如第一篇章的问题:结合学案材料,你如何评价这种农业现代化的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问:这对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有何启示?我国能不能走这种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所有问题设计遵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分析到综合的原则,层层递进,不断深入,启发学生思维,让学习真正发生,让知识自然生成。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贯彻初高中“活动型”课程的理念,充分开展教学活动,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构建平等、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主动求知,在合作探究中感受理论的魅力,进而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