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法课”的“议题式教学”模式

■德阳市旌阳区招生考试中心 钱书勇

《教育导报》
2022年第101期(总第3749期) 导报三版

议题式教学方法是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教学方法,其理念是鼓励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设置合理的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开展议题式教学活动模式,需要教师参照课程标准以及学情,按照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在逻辑,设置好核心议题。笔者将核心议题分为知识、思辨、时事三类,通过开展三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陈述概念、列举现象、感悟阐释道理的能力。依据三类议题,构建三类教学活动模式。

一、知识类议题式教学活动模式

知识类议题式教学活动模式是指教师将理论性、逻辑性、抽象性强的学科知识及学生认知困难的教学内容,通过全面认识事物的方法开展的议题式教学活动。依据初中学生认知规律,设计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子议题,在合作探究中将知识化繁为简,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和学科思维能力。可设计“感——悟——行”三个教学环节来开展议题式教学活动。

首先,教师确定知识类核心议题,创设情境,展示情境材料,引导学生感受现象,形成对核心议题的感知;其次,学生分组开展探究活动,小组成员共同探究子议题,形成对主干知识的本质、意义等认识,小组展示观点后,教师对学生知识错误和价值偏差的观点进行质疑并引导;最后,教师进行评价,学生进行反思、归纳和总结,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深入,全面理解。这一类议题式教学活动,要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实时记录、评价学生的行为,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实现对知识的全面、透彻理解,培养其全面认识事物的学科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思辨类议题式教学活动模式

思辨类议题式教学活动模式是指教师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针对相关知识开展的思辨类的教学活动。主要通过对议题的分析、推理和评价,帮助学生澄清认知、加深理解、深入思考,提高口头表达、辩证思维和深度学习的能力。可以设计“析——辩——行”三个环节来开展议题式教学活动。

首先,需要教师选择有争议性的教学议题,创设冲突情境,对学生进行辩论分组,引导学生明确小组立场并做相应的辩论准备;其次以活动为支点,精心组织并引导学生进行议题辩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辩论后进行商议,并达成共识。最后教师针对学生在辩论中的表现加以评价,并对辩论中出现价值取向偏差的知识进行纠正,提出追问和质疑,指导学生行动。

设计“析——辩——行”三个环节来开展的“思辨类”的议题教学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经历冲突的教学情境后通过价值判断和价值澄清重新建构新的认知系统,培养其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

三、时事类议题式教学活动模式

时事类议题式教学活动模式是围绕核心议题、结合教学内容,以时事为主线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活动模式。可设计“享——探——结”三个环节来开展议题式教学活动。

首先,在进行时事收集、整理、选取相应的材料确定核心议题之后,教师根据所收集的材料创设具有主线式的时事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分享活动。其次是学生在充分整理所收集的材料基础之上,根据时事内容设计“时间、地点、人物”或“起因、经过、结果”等不同形式的议题探究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引导其分析问题、思考对策,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是形成知识概括、行为指引和情感升华的理性总结。

设计“享——探——结”三个环节来开展的“时事类”的议题教学活动有助于明晰教学思路,加深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建构知识框架;开展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以及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学科思维能力的发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议题式教学活动重在将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教师主要扮演对议题指导与升华的角色,学生在开放有趣的情境下,通过参与活动来自主探究议题、学习知识,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随着不断实践和摸索,议题式教学活动摸式定会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持。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