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体”视域下教师成长的三种心态

■许大成

《教育导报》
2022年第101期(总第3749期) 导报三版

在教研组建设中,我们较多关注“研什么”“怎么研”的改进,这无疑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一个隐性问题应引起重视,就是“用什么心态研”。反观当下一些教研活动,教研组成员存在着“吝惜心态”,活动中舍不得坦诚交流自己的所感所思;“自大心态”,满足于成见,对活动中出现的不同声音听而不闻;“简单心态”,习惯于停留在问题的表面,缺乏鉴别和批判性精神。这些心态阻碍了教研组成员间关系的优化,导致教师专业成长缓慢,教研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升。

德国科学家德贝里提出的“共生”思想,为教研组生态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基本含义是:共生是一种自组织现象,生物体之间出于生存的需要,必然按照某种方式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总体上讲,共生事物或组织具有三种特征:第一,注重共生体的相互依赖性,强调彼此从对方获得新的发展能力;第二,具有共赢、共振性,即一个处于共生状态的系统,通常处于系统功能最优化的动态与持续共赢共振状态;第三,作为社会性共生组织,通常以自愿平等、适度有序、互惠互利为基本原则,实现成员和组织的改进和优化。上世纪50年代,共生思想渗透运用到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

遵循“共生体”理论的指引,教研组作为教育领域一个特殊的社会共生体,要优化成员之间的关系,需要从三个方面确立良好的教研心态,笔者试用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的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三句话予以概括与阐释。

1 .以仁心说。就是在教研组活动中,怀抱宽厚仁和之心,坚守“立人”“成人”之意,不藏着掖着,不刻意掩盖,不避重就轻,不虚与委蛇,为成员的专业成长,积极主动地分享有价值的教学经验。如,怎样设计情境,这是核心素养背景下老师“绕不开”的普遍问题。一位年轻老师在一节公开课中设置8个情境,呈现了情境的“盛宴”。下课后,这位老师希望得到同行的指导。在这位老师的诚心邀请下,教研组成员开诚布公地进行了讨论:首先是描述现象。课堂上,学生“匆匆”“跑”情境,没有时间深入到“过程”中,导致体验不足,探究无力,感悟贫乏,达不到预期效果。其次是分析原因。思维方式上,手段与目的混淆,没有认识到比教学方法更上位的是教学目标。衡量一节课的优劣,不在于方法的“时尚”,而在于使用的“有效”。操作层面上,没有处理好形与神的关系。运用情境教学的本质,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感知——探究讨论——归纳反思,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让深度学习真实地发生。最后提出建议,在坚持情境教学的前提下,减少情境数量,增加学生思考容量。整合书本知识,形成2-3个核心问题;重视“过程”,将每个情境探究的时间延长到10-15分钟,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和领悟等。这种“以仁心说”的教研心态和行为,有助于全体教师加深对新课程本质的理解,丰富课堂教学实践智慧,实现专业成长和课堂改进。

2 .以学心听。就是尊重差异,谦虚地倾听他人言说。叶澜教授说,“差异是珍贵资源” .差异不是要消弭的消极因素,而是需要珍视的积极力量。一次公开课教学后,我听到一位年轻老师说:“许老师坚持能力为重是值得学习的,但实际上是能力唯一了。”言外之意,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忽视了基础知识教学。对此,笔者进行了冷静地教学反思,聆听专家声音,研读了吴少荣编著的《中学政治教学新论》关于“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的论述,认为新课程教学不能浮光掠影,追求表面光鲜,“唯有将知识的地基建得结实、深厚,才能使过程的推进坚实可靠,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积淀和升华”,坚信这位老师的评课意见是正确的。从此,我的教学主张,把坚持“能力为重”,完善为“知识为基,能力为重,落实为要,素养为旨”的十六字教学主张。在教学实践中,在保持基本框架不变的前提下,每节课压缩讲授时间,增加3分钟“学习反思”环节,让学生围绕核心概念建构知识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次事件让我意识到,坚持“以学心听”,让自己保持开放心态和倾听立场,有助于发现教育教学的丰富性和系统性,从他人的评价中发现问题,丰富和提升自己,增强自身专业成长的力量。

3 .以公心辨。就是不以偏好论短长,不用简单化思维应对复杂性情境,追求以公正清明之心辨识与评判。课改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教学尴尬,就是走在新课改前面的老师,阶段性考试的成绩反而不如其他老师。这个问题很复杂,如果简单粗暴地褒此贬彼,是缺乏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敬畏之心,是没有看到教学现场的复杂性。为改变这种倾向,我们借鉴“创新思维学之父”爱德华·德·博诺“六顶思考帽”(白绿黄黑红蓝)的思维模型,开发出简单易行的“三顶思考帽”。要求老师们对新课改中出现的不同课型作如下思考,“黄帽子”:这样教学的好处是什么,合理性在哪里,积极因素是什么?“黑帽子”:这样教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什么,有没有风险,什么问题被疏忽了?“绿帽子”:除了现有方案,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而对于试卷的评析,我们坚持同样的思考模型。借助这一思维工具,面对复杂的教学事件,我们不再“本身的高低”,而是“能够成为什么”,尽量减少评判的主观色彩,不把时间浪费在谁对谁错的互相争执上,努力为每一位老师寻求一条向前发展的共赢之路,彰显了不以偏好论短长,而以公心促成长的共生态势。

综上所述,“共生体”视域下教师成长的三种心态,塑造了教研组“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我成长的情境、参照和生命能量”的共生质态。建设和享用这种共生关系,有助于教研组中每个成员将学习变成为一种日常化的专业习惯,有助于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的创造性,催生教研资源的充分涌流,焕发教研现场的勃勃生机,有助于发展成员之间倾听开放、相互支持、共赴美好的人际关系,让教研组成员自觉自信而又相伴相随地行走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