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根线”拧成“一股绳”

——大英县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

■本报记者 何元凯

《教育导报》
2022年第103期(总第3751期) 导报二版

近日,一场儿童慈善义卖活动在大英县花园街社区举行,孩子们清脆悦耳的叫卖声吸引了不少前来挑选旧物的居民。近两个小时的义卖活动筹集到资金2300多元,善款全部定向捐赠给社区困境家庭帮扶项目。

“这既是一场慈善活动,也是我们社区与学校、家庭合作育人的又一次实践。”花园街社区党委书记李正文说。近年来,大英县全面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工作,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

高位推动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

“孩子‘早恋’了,我们做父母的该怎么办?家校之间又该如何配合?”在大英县家校协同育人指导中心,一位心理学专家正在作直播讲座,这是该中心“同心大讲堂”最近的一期讲座。家校协同育人指导中心是大英县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前线指挥部”,担负着统筹推进全县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职责。

为何大英县如此重视家校社协同育人?县教体局局长钱春红结合该县情况向记者总结了“两个缺失”:一方面,留守儿童占多数,家庭教育的长期缺位、家长教育意识与能力的缺失,往往造成“5+2<7”的情况;另一方面,社会参与教育的渠道缺失。钱春红表示,在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构建起科学有效的联系机制是根本之策。

近年来,大英县委、县政府坚持高位推动,将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制订《大英县开展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工作实施方案》,统筹协调各类社会资源,推动形成政府主导、教育统筹、多元联动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发展格局,成立了县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多部门领导协调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凝聚起了较强的工作合力。

大英县的财政并不宽裕,但该县整合县级财政资金近280万元,实施“大英县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项目,搭建专业、实践、服务、网络“四大平台”,用于支持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专业人才培训、课程开发、阵地建设及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为协同育人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方共育将教育办到“围墙”外

有了统筹与保障机制,还需有结合实际的落实举措。当前,家校关系常常面临困难,如何避免家校矛盾,让家校齐心协力?“建立信任是最重要的。”这是大英县实验幼儿园园长魏红桔的答案。该园开发了“专家人才进校园”“3344”家长督学模式等20余种特色课程和创新举措,让家长充分参与、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引领他们成为教育的“合伙人”。

李小蓉的女儿就读于大英县郪江外语学校,去年,学校老师的一次家访令她印象深刻。“以前和老师的交流主要都是关于孩子的学习成绩,从来没像这次和老师深入交流过孩子的方方面面。这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自己教育方式中的不当之处。”

“教育不能只放在围墙里办。”郪江外国语学校校长唐曙光介绍,为了促进家校之间充分沟通、互相理解,该校在去年通过“进千家、暖万心”的家访活动和对全校9个年级4500余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85%的学困生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单靠学校的力量已经远远不够,我们必须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共筑教育梦、共育未来人。”学校为此构建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德育模式,并以之指导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

为教给家长科学的教育方法,大英县特别实施了“家长提升工程”,通过“固定+流动”育人课堂、“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学校+社区”培训机制,帮助解决家庭教育“错位、缺位、越位”问题。

为确保协同育人有专业化服务人才,大英县先后培养德育校长、优秀班主任、“五老宣讲员”、社区社会教育人才等400余名,74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取得家庭教育指导师初级资格认证,聘请了家庭教育宣讲团讲师38人。

为拓宽协同育人活动载体,大英县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深度挖掘优秀文化资源,依托卓筒井遗址、象山书院、汉陶博物馆等历史文化遗产,建成研学实践基地、红色教研基地、亲子劳动实践基地等35个。同时,如花园街社区等一批社区力量助力儿童成长的典型经验得到推广普及。

“发展教育事业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工程,必须广泛汇聚共识、凝聚合力,努力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师以从教为乐、民以助教为荣的良好环境,最终实现‘教师以在大英教书为荣,学生以在大英读书为荣,社会以大英教育为荣’的目标。”大英县县委书记胡铭超说。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