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唐朝:诗人和人间世》
常华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2月
ISBN:9787559844217
他们曾经行吟大唐,用灿烂的诗篇构筑起别样的诗意山河、诗意家国,他们的血脉融入诗文,诗文又融入了300年大唐。他们是“月光里的骑士”、“入仕的诗佛”,是诗意天空里不坠的星辰。
在《去唐朝:诗人和人间世》一书中,文化学者常华用深情之笔为唐朝诗人作传。他一手抖开时代的幕布,一手转动诗人生命的卷轴,在且歌且吟且记且叹中,将诗人的文化心理和精神轨迹流动立体地呈现于“画卷”之上。该书仿如一部微缩电影,古韵幽然,气韵生动。
全书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部分,作者既剖析唐不同时期诗人文风、笔锋的不同,又将产生这种区别的原因解析融合于各个诗人的生平之中。该书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不仅对每一位诗人用情至深,而且深度剖析了诗人的精神世界,追溯这些精神、情感的源流。常华透过作品看诗人,透过诗人看作品,通过丰富的史料,以及诗人不同时期诗作中流露的心声,让远去了千年之久,共同创造了中国诗文盛世的诗人重新血肉丰满地走到读者眼前。
比如对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作者讲述他从宫廷应制诗的纤巧雕琢、剪红刻翠中突围而出,延续着王勃、卢照邻“壮而不虚,刚而能润”的风格,为其后的诗人开出了一条刚健有力、豪气干云的诗路。其作品干净洗练,有将军之风、豪侠之气,“赤土流星剑,乌号明月弓”“乔林百丈偃,飞水千寻瀑”“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这些诗句读来掷地有声。作者盛赞在这些作品中已经隐约可以看到陈子昂式的风骨、李白式的洒脱。诗人出百家,他们之间没有传承,但相互影响却是无需质疑的。
在梳理杨炯生平,检索史料时,作者发现这样一位诗文干净,豪气干云的诗人,其官声却颇恶,《旧唐书》称其“为政残酷”,《新唐书》称其“吏稍忤意,搒杀之”,事实真的如此吗?
作者追索多种资料,终知这恶名的由来。《盈川县志》显示杨炯夙夜在公,带头改造荒山、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其身故后当地百姓为其修建祠堂,评价其“侯亲民之官,民命所依托,视民如伤,其心之慈祥无尽”。作者在书中指出,杨炯的恶名不过是因惩治了当地几个贪官和盗贼,受到别有用心之人的诽谤。
作者为每一位诗人立传,他们的形象透过纸背呼之欲出。王绩诗酒人生,混迹官场只为一点饮酒之资,官位于他无非是一件取酒的工具。这又与王维的“双面诗佛”有异曲同工之处。陈子昂如孤独的斗士,期望在“圣贤相逢”风云际会的历史舞台上,展现自己经世致用的儒家理想,却被无情的现实击得彻骨寒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大孤独至今仍回荡于历史时空之中。
没有人可以超脱时代的束缚,一个人的命运总是和时代交织在一起,面对时局这个巨大的“无物之阵”,大唐诗人升腾起诗文的星辰,让诗突破时空的限制,拥有了永恒的生命,进入千年不息的文化传承之中。
作者总结:盛唐诗人充满了青春豪情,他们举杯邀月、击剑酣歌,生命流光溢彩;及至中唐,安史之乱的历史翳影挥之不散,诗风日渐低迷;再至晚唐,诗坛则凄冷黯淡,在末世的愁云惨雾中,诗人成了朝堂乱象的见证者、兵荒马乱的亲历者、颠沛流离的承受者,他们以诗发声,用诗的磅礴矩阵无限意象,为时代作史,为历史画像。
《去唐朝:诗人和人间世》侧重审视唐代文人的文化心理和精神轨迹,是常华《去唐朝》三部曲之一。另外两部《去唐朝:帝王和帝国事》《去唐朝:众生和烟火气》则转换视角,从帝王之事到民俗礼仪、从皇权更迭到文化传承,共同探寻唐朝300年的社会生活图景。让我们捧起这三册书,以诗为引,重回唐朝,感受大唐的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