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牵手家风 ,共创文明乡风

本报记者 马晓冰

《教育导报》
2022年第108期(总第3756期) 导报一版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今天,乡风文明建设不容忽视。以家为家,以乡为乡,培厚家庭家风,家长素质整体提高、家庭形成良好精神面貌,社会风气才会发生转变,文明新风才能有所依托、得以体现。在此背景下,成都市新都区教育局以《“乡村振兴行动”——校风牵手家风》为主题举办了新都区第二届家风叙事大会,现场共3所学校、4位教师、3位家长和4名同学分享了经验故事,并同步进行了网络直播。

■ 本报记者 马晓冰

“四方”叙事

引发师生家长共鸣

“妈妈出去了,我玩一小会儿游戏就写作业,一定不会被发现的。……”来自香城小学四年级7班的王子胤,正站在台上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他的家风故事——“让自律成为一种习惯”。

“我就这样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直到门外响起了熟悉的锁芯转动的声音。糟糕!是妈妈回来了。”王子胤回忆着当时的情景:妈妈的眉毛拧成一团,厉声责问他几个小时的时间,作业本怎么还是空的。“妈妈就是这样给你作表率的吗?妈妈不在身边管着你,你就什么事都做不了吗?”妈妈一连串的反问,让王子胤羞愧地抬不起头,妈妈每日早起做早餐、陪自己和弟弟一起阅读、工作家务两不误,一遍遍、一幕幕走马灯似的回转在王子胤眼前,他暗下决心,一定也要像妈妈一样,做个自律的人。

“在孩子的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家长起着关键的示范引领作用。”四川创新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杨艳芳说,“自律、节约、坚持不懈、诚实待人,要让这些美好的品质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的良好示范。父母要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以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浸润孩子的心灵。”

大丰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家长崔志昌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为题,分享了他与女儿间的教育故事。女儿不爱背诵诗词,他便带着女儿一起看《中国诗词大会》。被台上选手们的风采吸引,女儿成了武亦姝、陈更、雷海为等人的忠实粉丝,也开始喜欢上了古诗词。

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是崔志昌的“育女心经”。“家长说教是没有用的,要在沟通中,让孩子自己明白对错、分清好坏。”崔志昌与女儿曾就“上课要不要举手发言”举行了一场家庭辩论会,父女各自陈词,说明观点,最后以理服人,用这样的方式,崔志昌一点点地帮助女儿向更好的方向改变。

“姿态平等地与孩子对话、宽松有爱的家庭氛围,辅以教育方法和策略的运用,教育的魅力便从中展示出来。”杨艳芳建议家长在引导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同时关注自身的学习与提升,家长的言传身教永远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科学统筹

负面清单+正面指导

“有特点、有个性、有内容、有感染力、有创意”是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四川创新教育研究院院长纪大海对第二届家风叙事大会给予的评价。他表示,生动的家风故事、深刻的家教箴言,映照着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寄望,也培育着孩童的精神沃土。让教育助力乡村振兴,通过“乡风+家风”能让乡村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优良家风不是自动生成的,家庭文化也不是仅凭文件的号召就能建设好的。”纪大海指出,优良家风培育需要借助于外界的引领才能逐步形成,学校是从事教育事业的专业组织,教师以教育学生为职业,助推家风建设非他们莫属。

有了学校“牵头”,找对问题也是个技术活。首先是对家庭教育问题开展立体式调研,包括问卷调查、个别访谈调查、座谈式调研、研讨式调研等多种方式,分别针对学生、家长、老师设计、发放问卷。同时将全员调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对调查结果做出科学分析也是重要一环。纪大海介绍,问卷中“比较性选答”的分析是个麻烦事。比较性选答,即同一问题由不同主体来回答,而学生、家长、老师的回答可能是不同,甚至相反的。如,当问到“父母是否在家打你”时,学生的回答是“父母经常打我”;而父母的答案可能是“从未打过孩子”。“揭短”类的问题往往会收到截然不同的答案,为了获取真相,就需要再一步验证。“这时候,我们就会采取第三方佐证的方式,邀请孩子的同伴、左邻右舍的居民来说句‘公道话’。”纪大海说,“一般情况下,引入第三方佐证,就能够获得实情。”

确认好问题,接下来就是解决问题。正面指导计划即提供家训家规内容,各校各班根据调研结果筛选适合本校本班的家训家规;不同家庭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为家规选择“突破口”,循序渐进地进行改变。

纪大海强调,家训家规确定后,还要举行正式的宣读与承诺仪式。“仪式传达了一种契约精神,共同宣誓会对家长、孩子和教师同时产生约束力,他们所提出的家规家训才不是一句空谈。”他表示,规定性的内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经过定期的报告与评估,学校会“牵手”家庭做好家训的调整与矫正。

“1+2 +N”模式

辐射更多家庭

“开豪车、盖高楼,生活富裕起来就是乡村振兴吗?”新都区教育局德育与宣传科科长史美认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细致而复杂的任务。在这项以风正风的工作中,重要的是引导家长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培育家庭的家教、家风,让校风牵起家风的手,共同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

“本次家风叙事大会,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的讲述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丰富的内容和精彩的情节,将教育活动形象化,带给我们许多共鸣与思考。”史美表示,为了讲好家风故事,学校和家庭都做了积极的准备,将自己在生活细微处的观察与思考进行记录并叙述出来,现场呈现出的是层层筛选后的很小部分。

而有深度、有广度又有温度的教育故事从何而来?还要从5所样本校最初的“校风牵手家风”的项目实践说起。

2019年,新都区教育局打造了木兰小学、大丰中学、谕亭小学、锦门小学、清流学校5所“校风牵手家风样本校”。有的学校坐落于丘陵地区、有的学校大多是外来人口、有的学校处于农村。结合样本校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与存在问题,形成家庭教育“负面清单”,再根据“负面清单”提出正面指导计划。

例如,新都区木兰小学的负面清单是少关注、腻手机、说脏话、多暴力、少共识、重管控、缺沟通、少表扬、无计划、少阅读,进而达成的正面清单是重平衡、控手机、讲文明、多耐心、行共识、多交流、重鼓励、有计划、立学力。学校来牵头,学生为纽带,以风正风、以行导行、以心育心、以品养品,最后达到“以文化人”的效果。

家校“牵手”的合育模式在实践中非常受欢迎,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是家与校共同的目标。学生养成了良好习惯,一线教师的课程推进、课堂氛围也好了起来,家长的家庭教育也更省心省力。当好家风从四面八方吹来,学校文化建设也会迈上新台阶,各个学校也在样本校的带领下积极推进这项实践。

木兰小学教师李崇玲在家庭教育培训日志中这样写道:“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用心,家长才会积极配合老师及班级的工作;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不仅仅存在于校内,更在于家校沟通;不能把想法强加给家长,要做让家长放心的引路人。”

目前,新都区教育局“校风牵手家风”实践已在全区铺开,形成“1+2+ N”的辐射模式。立足每一所样本学校的项目实践,进行成果输出推广,带动该校引领的2所学校,并影响到区域内的更多学校与家庭。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