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习了很多家庭教育理论,为什么践行起来那么困难?是什么因素阻碍我们从‘知道’到‘做到’,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孩子?”近日,马渝根教授家庭教育年度系列讲座第九讲《做明智的家长——如何从“知道”到“做到”》,继续以做明智的家长为核心,从心理学的角度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路径和工具。
学习行为越多越好?
“多而杂”不如“少而精”
“你们同意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吗?”讲座一开始,马渝根抛出问题,在座家长纷纷点头。“一直都在坚持体育锻炼的请举手。”“决心从明天开始参加体育锻炼,并坚持下去的请举手。”“相信自己能够坚持下去,中途绝不停顿请举手。”接连三个选择题,现场举手人数的戏剧性变化,生动地展示出“知道”和“做到”之间的确存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把“知道”通过行为展示出来并坚持下去,是很困难的事情,家庭教育也不例外。“对于家庭教育,你究竟‘知道’了什么?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哪里?难在什么地方?”马渝根说,大部分人所谓的“知道”,其实并没有抓住解决问题的重点。比如,有的父母为了孩子,怀着极大的热情,购买畅销书,报名学习班,花大量时间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方法,非常有成就感。但究竟学到了多少,懂得了多少,品味了多少?
“有的父母学习之后,在面对亲子关系问题时,依然不会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得过犹不及,哪些地方没有做到位,哪些地方只是体现了个人的意愿和焦虑。”马渝根指出,学习行为并非越多越好,多而杂远不如少而精。
有的父母在亲子教育上急于求成,只接触了一些概念,懂得了一些道理,有一点方法,并没有深入地去理解、体会、反思,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此外,还有的父母没有觉察到自己对这些知识的消化,总是以过去的经验、体会和固有的思维方式来判断自己接收的信息。
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以后,回头一看好像什么都没学到,即使学到了也没有学透,又付出了很多,始终感到迷茫,找不到方向,学到的东西也没有真正消化,这是当下很多父母反映的普遍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求知到学习、理解、观察、体验、品味,再运用到实践中去,方可水到渠成。
“所以,一定要改变我们的学习行为,不是听了课就叫学习了。”马渝根建议,学而时习之,父母要真正从思想上进行转变,以“我”为主,自己认识自己,自己立足自己,用心体验,融会贯通,构建一个完整的、深入的知识体系。
所学无法运用于实践?
“德”不配位是问题根源
“‘知道’和‘做到’中间的鸿沟,缺的是什么?”马渝根认为缺的是“德”。在这里,“德”的概念已经超越了日常生活中的伦理道德的定义和范畴。“德”不仅仅指道德修养、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更主要是指父母是否已经掌握好家庭教育的知识、理念、方法,在思想上和心态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转变了自己在亲子关系中的状态。
关于“德”不配位,马渝根再次向现场家长提了三个问题。
问题一:“你有没有真正意识到作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和作用?”
以某家庭为例,孩子在自己的房间里学习,父母在客厅打麻将,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活动和家庭活动在同一个屋檐下进行,试问父母给孩子身体力行了什么?孩子怎能专注学习?马渝根指出,父母除了要意识到自己有照顾孩子长大的义务,还要肩负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其他的责任。
问题二:“你有没有真正打算转变自己,从而积极地影响孩子的转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能够在父母身上获得一些力量,能够得到心理上的安抚,获取一些发生转变的动力。”马渝根在无数个咨询案例中得出这一结论,父母如果没有真正打算转变,仅仅要求孩子在学习上努力,恐怕很难。父母变,孩子才能变,这是不争的事实。
问题三:“你有没有真正意识到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文化生态环境?”
天天吵架的家庭,孩子不仅学习成绩不会好,还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马渝根建议,家长可以不断地问自己:养成了善学的家庭氛围吗?养成了善言的家庭氛围吗?养成了善行的家庭氛围吗?养成了不焦虑的家庭氛围吗?
“很多父母始终无法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知道从哪儿着手,不知道怎么去做。”马渝根指出,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德”,即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在亲子关系中的状态不对,所以,父母必须进行人格修炼,自我成长,从内心深处激发出强烈的转变意愿。
“这些对父母来说尽管困难,但付出是值得的,你的改变会真正影响到孩子。”马渝根强调,即使是青春期的孩子出现了问题,父母的转变依然会给他带来力量。
知道以后怎么做到?
树立信念,善用技巧
知道以后,怎么去做到?如何能够坚持形成习惯?这两点也是家长迫切想要了解的,马渝根将其总结为树立信念,善用技巧——
首先要树立信念。“念头不能带你走得很远,信念才能突破固有思维,产生转变。”马渝根用比尔·盖茨举例,比尔·盖茨读哈佛大学的时候,在一篇报纸上发现墨西哥州一家公司正在研发个人电脑,但是必须用一种程序语言来驱动它。于是,比尔·盖茨产生了编写程序的念头。这个念头推动他不断探索,不断寻找,这件事情能不能做到?障碍在什么地方?慢慢理清楚思路以后,比尔·盖茨产生了一种极有把握的感觉,并且发挥出无限的潜能,最终获得了成功。
“这就是念头转化为信念的过程。”马渝根分析说,对比尔·盖茨来讲,他的信念就是“我一定能做到”,同时也有具体的方法和途径。马渝根建议,父母首先要树立想要转变的念头,并不断地去寻求它,然后把有用的知识点梳理出来,结合自己的家庭展开运用,逐渐得心应手,再进一步唤醒自己的潜能,最后探索出家庭教育的真谛。“信念是自我力量的源泉,当我们内心相信,信念就会引导你去追寻,创造你想要的人生。”
下决心很容易,实施起来却很难。面对这个难题,马渝根给出的方法是培养“微习惯”。
“如果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计划订得太大,每天都面临挑战,只靠意志力来执行,往往很难坚持下去。”马渝根介绍,“微习惯”的培养,精髓在于放弃大刀阔斧的想法,放弃宏大的目标追求,培养最基本的行为,争取每次都能超额完成任务,并且长期坚持下来。“微习惯”一旦建立,就会自然而然地、有惯性地让人在长期不断重复中完成计划。
如何把“微习惯”运用到家庭教育场景中?马渝根举例,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如果情绪波动很厉害,要想发作,马上告诉自己离开一下。“这种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能够马上见效,也不会给父母造成任何负担。”
“有的人喜欢总结,但是一总结的时候,脑子里就浮现出这儿没做好,那儿没做好,优点缺点混为一谈,没有任何意义。”针对这种现象,马渝根建议父母可以使用“自我肯定法”——每天晚上睡觉前10分钟,或者5分钟,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让自己平静下来,脑子里回顾当天和孩子之间发生的事情,感觉自己有哪些积极的变化,包括思想、情绪、行为上,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都把它记下来。“每天记,一个礼拜拿出来看一次,一段时间后,你对自己的认同和感觉就会发生变化,它会帮助你从‘知道’到‘做到’。”
最后,马渝根期望父母把“微习惯”和“自我肯定法”结合起来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提升自我掌控感和自我效能感上一定会事半功倍。
问答时间
Q:如果父母没有实质性的理想,却期望孩子树立很具象的目标,父母应该怎样引导?
马渝根: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不能拿具象目标去捆绑他的人生。家长没有蓝图没关系,你的待人处事,你的上进心、责任心,你的所作所为等等,都在深刻地影响着孩子。
现在,教育内卷化严重,有的人感到焦虑,就是过早地不切实际地给孩子制定了非常远大的蓝图。比如,小学进哪个学校,初中进哪个学校,高中进哪个学校,以后目标北大清华。这叫蓝图吗?孩子成长的蓝图应该是他自己在心目中逐渐追求和探索而树立的。家长唯一能做的就是发掘孩子的潜力,引导他积极上进,懂得待人接物,培养生活技能。因为,家庭教育的基础是做人,不仅是做好人,还要做一个上进的人,健康的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自然而然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蓝图。
Q:孩子现阶段在学习上感觉没有上进心,也没有努力改变的意愿,遇到问题采取撂挑子的态度,请问怎么办?
马渝根:孩子目前的状况可能比较糟糕,导致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我们称之为自我无助感。
怎么办?首先是接纳孩子的感受。坦诚地敞开你的心扉,让他把内心深处的感受谈出来。
其次,家长要点亮孩子心中的灯,让他产生希望。先易后难,先从压力不大的科目进行突破,再逐渐攻克比较困难的,需要投入更多精力的科目。孩子的潜能非常大,一旦产生了希望,他就会唤醒自我意识,发挥出他的潜能。
最后,通过“微习惯”帮助孩子一步一步走出来,这需要时间,而不是说今天提出这个问题,明天就能够去解决。所以,家长要调整自己的状态,不要着急,让孩子失去走出来的信心和节奏。
Q: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同学间的学业竞争,不用那么焦虑,不用那么紧张,培养孩子与同学共同进步的意识?
马渝根:孩子出现这个问题,其实原因是多方面的,这种比较的思维方式,可能是早在幼年时期受到的影响,形成了固定模式。
建议父母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你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上面来。哪怕跑得慢了一点,或者是别人超过你,更多的是去总结别人进步的原因。告诉孩子要分出一条界限,别人的努力只能作为借鉴,不能作为对自己的威胁。
切忌盲目地评价孩子,喊他不要去“妒忌”其他同学。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有些事情是家长一个眼神、一个表情,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让他把比较变成了一种固定模式。孩子关注的东西不同,想的就不一样,归根结底还是父母给予孩子什么样的视野和气度来对待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