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破题点” 解好“综合题”

——聚焦我省“招生—就业—培养”联动机制改革报道(下)

■本报记者 鲁磊

《教育导报》
2022年第116期(总第3764期) 导报二版

前不久,成都工业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师万鲤波和学生杨东航牵头研发设计的便携式洗牙器,突破了传统洗牙器储水箱过大、不易携带的难题。该设计目前已经投入生产,产品行销海外。闪亮的成果背后,是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工程实践能力。

能力从哪里来?万鲤波告诉记者,工业设计专业近年来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机制和方式改革,摸索出了本科生项目式教学模式。学生从大一开始,便加入教师横向课题项目组,带着问题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到高年级便尝试运用所知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进入企业“真刀真枪”实战。

“带着产品去就业。”这是该专业2021年提出的培养目标。在万鲤波看来,近年来,产业的升级迭代不断加快,对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探索招生就业和培养联动机制为契机,我们正加快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的调整,让毕业生的能力、素养更加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

“招生、就业、培养联动是高校必须答好的‘综合题’。”学校党委书记严余松说,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倒逼学校不断深化校地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一方面,最大程度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另一方面,打通企业需求、人才培养意见反馈通道,有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走向深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的适应度。

作为我省应用型高校的“排头兵”,近年来,成都工业学院以深化校地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为破题点,推动学校招生计划、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实现“无缝对接”。

例如,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本科生导师,与校内导师一起实现“双导师”协同育人;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牵头成立“四川省模具协同创新中心”,前沿生产技术和行业企业需求,第一时间传导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汇集工业大数据,推动供需精准对接、人岗精准匹配,实现就业工作智能化、精准化。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近年来,我省各高校通过探索“就业与培养”联动,以就业情况为培养目标修订、培养方案改革、培养方式调整提供依据,不断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进出两旺”、培养“适销对路”的良好态势正在显现。

西华大学立足于深度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制定了《本科专业结构优化和调整管理办法(试行)》。以需求为导向,凝练专业方向,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布局,明确专业建设单位的主要责任和建设任务,进一步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发展规模适度、结构布局合理、建设层级清晰、专业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持续”的专业优化和调整目标。同时,采取“扶优扶强”的工作思路,鼓励学院对标对表,申报国家、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申请专业评估认证,努力实现一流专业育一流人才。

为了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四川大学围绕育人、研发、就业三方面,发布《四川大学“校企行”牵手合作清单》,主动征集企业合作。2017年以来,校企共建共享实验室新增25个,新增实验仪器设备270余台套,共建共享实验室年均提供师生培训9000余人次;支撑实验课程60余门,支持教学改革及科学研究项目170余项,受益本科生及研究生8000余名。

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实训成本过高,长期以来都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深度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通过承接企业生产性项目,一体推进产品加工、工艺创新和学生实训,既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又分摊了育人成本,毕业生供不应求。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