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重在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探索,归纳出规律性知识,以达到解题技能的联想、迁移。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题型多,知识面广,结构复杂,学生须具备严密的数学逻辑、开阔的思维能力和灵活的解题技巧,而正确恰当地运用单位“1”好比一把金钥匙,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掌握解题思路、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技巧,形成一定的规律,可获得举一反三的效果。
一、单位“1”贯穿于众多数学知识之中
知识形成规律,要有一个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单位“1”由基数和序数两种基本含义深化为可表示某项工程、一件工作、一段路程、一个物体、一个数等等,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归纳出单位“1”的运用范畴,是运用技巧前提条件之一。
二、单位“1”的出现因题而异
单位“1”常出现于应用题这一知识难点中。一是行程问题。例: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6小时,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需要9小时,快车开出2小时后,慢车才从乙地出发,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此例应把总路程看作单位“1”解答。二是工程问题。例: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12天完成,乙队单独做3天只完成全工程的1/6,甲单独完成要多少天?此例应把总工作量看作单位“1”。三是用比例知识解答的应用题。例:一件工作甲4天完成了2/3,甲完成这项工作一共需要多少天?此例把总工作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不变,得正比例1︰ X=2/3︰4。四是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单位“1”隐藏在已知条件里。如:甲数是乙数的3/4,甲数是多少?甲、乙两数都可看作单位“1”,即有2种思路解答。
三、判断单位“1”的量是运用技巧的关键
单位“1”涉及范围广,除工程、行程问题外,应用题中涉及到中间条件单位“1”时,可把与数量关系相关联的一个量看作单位“1”。例:学校买来科技书320本,买来的文艺书比科技书的2倍少90本,学校买来文艺书多少本?同数量关系相关联的量是文艺书和科技书,但直接联系的是科技书,即把科技书看作单位“1”,根据已知量科技书320本是单位“1”,用乘法解答320×2-90。再如:城关小学“六一”购买书籍用去300元,比购买体育用品的钱2倍多50元,购买体育用品用了多少元?同数量关系相关联的量是购买体育用品的钱,即看作单位“1”,根据所求量是单位“1”得规律①方程解:2 X+50=300;②算术方法解:(300-50)÷2,这两种思路。判断单位“1”的特殊情况,如:空气中氧气约占1/5。此例包含着氧气是空气一部分这一物理现象,所以单位“1”是空气才正确。
四、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要充分应用单位“1”
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概念抽象,已知条件少,中间条件多,思路复杂,这种题型直接把所求的量看作单位“1”。找出与之对应的分率后用除法解答。例:一桶水,倒出2/5少2千克,倒出的是剩下的1/4,这桶水有多少千克?把所求量这桶水直接看作单位“1”,倒出的占单位“1”的1份,剩下的占4份,单位“1”平均分成5份,即实际倒出这桶水的1/5,即20千克占单位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20÷〔2/5-1/(1+4)〕。
综上所述,单位“1”贯穿于众多数学知识当中,它的出现因题而异,而且运用技巧关键在于正确判断单位“1”这一标准,当单位“1”的量已知,就用单位“1”的量乘以所求量对应的分率;求单位“1”的量就用已知量除以已知量的对应分率。单位“1”在小学分数、百分数、工程问题的应用题解答过程中,起了既简便运算方法、过程,又便于学生掌握解题思路的关键作用。因此,教学中,帮助学生熟练利用单位“1”,对加强学生解题能力和技巧、提高教学质量,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