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破冰”,到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破解”,再到重要领域创新突破“破土”,四川教育正书写着一份精彩的答卷——
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快速提升。截至2022年底,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1 .7%,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全面实现;全省整体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督导评估认定;持续清理“空小散弱”中职学校,撤并整改中职学校25所;深入开展“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8所高校14个学科进入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建设高校数居全国第4位。
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高校建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659个,转化科技成果占全省76%以上,就地转化率近80%、居全国第2位;在全国率先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联系百家企业”活动,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超九成,居全国第一方阵;搭建在川高校钒钛材料、玄武岩纤维协同科创平台,联合攻关的工作办法得到教育部肯定推广;选派134所学校467人对5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一份情怀始终牵挂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保安全,始终把师生安危放在心间,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守护校园一方平安
“医院给我们提供丰富的‘考生餐’,心理老师帮我们疏解压力,我感觉很舒心,考试发挥也很稳定。”2022年6月8日下午,走出方舱医院隔离考点的广安市邻水县二中考生甘弘鑫一身轻松,开始憧憬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
此前一个月,邻水县出现了新冠疫情集中暴发的情况,疫情防控压力异常严峻。
面对特殊形势,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四川工作组指导下,省市县三级教育、卫健部门共同研究,迅速制订可供全省参考借鉴的防疫组考“邻水方案”。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高考备考,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
高考当天,全省57 .56万名考生顺利步入考场,一个不落。同学们的顺利参考,是我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体现。
过去的一年,极不平凡。我省面临新冠疫情和地震灾情的双重“大考”。
让我们铭记这些令人动容的瞬间:
——受“6·1”芦山地震影响,宝兴县高考工作无法正常组考,考点需平移至周边区县。时间就是命令!毗邻的天全县举全县之力,连续48小时的奋战,在宝兴县考生抵达前,完成所有高考服务保障工作。宝兴县418名考生在异地顺利完成了高考。这场与时间赛跑的考点平移,让无数网友“泪目”。
——“大家抓紧跑!”去年6月1日下午5时许,芦山地震发生时,距离震中20余公里的名山区中峰初中震感强烈。教师一声令下,学生们鱼贯而出,撤离教室。全校教师也迅速站到楼道口、楼梯转弯等学生容易拥挤、摔倒、发生踩踏的地方指挥疏散。“16秒!一个不少,完成疏散!”
——2022年9月5日12点52分,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 .8级地震,多地震感强烈。地震发生时,荥经县智慧星幼儿园的老师们集体起身冲向正在午睡的孩子们,又牵又抱,接力把孩子转移到安全地带。不到一分钟,全园270名幼儿全部安全转移。
四川各地各校应急疏散避险的视频在网络走红,不少网友被教师们的行为深深感动,称他们为校园里的“最美逆行者”。有网友评价说:“了不起!孩子们的守护神,可爱可敬的老师们!”
过去一年,我省坚定不移保安全,科学精准抓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厅级领导包片指导高校疫情防控等工作机制。扎实做好2022年高考、研考工作,实现“如期高(研)考、应考尽考、平安高(研)考”。
过去一年,我省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消防、危险化学品、实验室、校车、校园自建房等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开展“防溺水”“防高坠”专项治理,打击校园欺凌等不法行为。
过去一年,我省科学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指导各地各校制定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和多灾种应急预案2 .2万余个。
过去一年,我省强化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全省中小学学生开展全覆盖心理健康筛查。开展全省大中小学教材教辅读物全面排查,出台中小学教材管理等5个办法。
万众一心,就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就没有跨不过的坎。过去一年,全省广大干部、师生众志成城、身体力行,筑起抵御各种风险挑战的“铜墙铁壁”,让校园成为了安心、静心、舒心之地。
一张蓝图正在绘就
一年来,我们担当作为惠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指向,努力让教育焦虑更少、教育生态更好
在成都石室联中2022年的最后一堂课上,九年级学生李翰哲在操场按下发射按钮,同学们欢呼雀跃,制作的“火箭”发射成功!
李翰哲参加的“航空航天”课,是学校“石室卓越英才培养计划”中的一门选修课。“双减”政策出台后,石室联中在课后服务体系中,推出“英才计划”,尝试打破学科边界,设置设计思维与领导力、航空航天、人工智能、五大竞赛、3 D打印、机器人编程等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空间。
在距离成都数百公里外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中小学校在课后为学生们开设了令人羡慕的马术课。
理塘县素有“马术之乡”的美誉,赛马文化传承不息。在推进课后服务过程中,理塘县发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既发展了竞技体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又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还适应了牧区新型职业化人才的培养需要。
一年以来,我省持续稳妥有序推进“双减”改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率、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和平台监管率均达100%。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双减”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的基础上,我省聚焦防范治理隐形变异、加强非学科类培训治理等新阶段新问题,勇于亮利剑出实招,打出治理“组合拳”,校外培训治理成果持续巩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让教育焦虑更少,教育生态更好。
围绕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去年来,我省持续发力,一幅幅学有良教、学有优教的宏伟蓝图正绘就。
——编制“十四五”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和建设规划,累计调整中小学(幼儿园)3157所、教学点3315个,基础教育学校布局不断优化。
——实施进城务工子女就近入学等5项教育民生实事,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入学一网通办。启动实施普通高中强基计划,提升县域普通高中办学质量。
——民族地区十五年免费教育计划、“一村一幼”计划等累计惠及民族地区学生超过700万人,“学前学会普通话2 .0”行动覆盖36万余名儿童。
——开展职业学校办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整治违规招生、实习、乱收费行为。
——完善并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全年下达学生资助补助资金85亿元,惠及学生577万人次。
——出台教育督导问责办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等6个文件,推动教育督导“长牙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作为与千家万户密切相关的“一号民生工程”,踔厉奋发中的四川教育,将继续推动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职业教育提质升级、高等教育对标竞进、社会与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育好每一位学生、画好优质公平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