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扶贫攻坚纵深挺进

■本报记者何文鑫文/图

《教育导报》
2017年第14期(总第3031期) 导报一版

乌蒙山片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现象复杂、贫困类型多,是扶贫攻坚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位于乌蒙山区的宜宾市,精准扶贫工作铺开后,定点帮扶,重点推进,力补短板,完善资助体系,发展特色农业,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宜宾市将扶贫先扶智落到实处,不断攻坚克难,向纵深挺进,贡献教育的力量。

力补短板

山区师生不再为活动场地和住房发愁

山区中学和英国阿森纳足球俱乐部,看似八竿子打不着,毫无关联。然而,因为学校宽阔足球场的修建,相关机构的帮助,使得孩子们能奔驰着进行自己喜欢的运动,山里娃去英国踢球的梦想终于实现。

“若还在老校区,人挤人,别说去英国踢球了,就是在学校踢球都难。”高县硕勋中学校校长廖强说,原来学校在县城中心,占地仅13亩,场地狭窄,开展体育活动受限。

薄弱学校改造工作开展后,高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异地重建硕勋中学,扩大建筑面积,满足人民上好学的需求。

记者从高县教育体育和文化广电局获悉,2013-2015年,该县先后投资3 .31亿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等“四大工程”建设,新建、维修加固校舍及活动场地面积20 .21万平方米。另外,总投资约0 .5亿元的一所幼儿园、两所小学正在建设之中。

2015年11月23日,硕勋中学搬进耗资1亿元、占地90余亩可容纳60个标准初中班的新校区。多媒体一体化教室,舒适的宿舍,标准化足球场,新校舍解了学校办学的燃眉之急。

今年元旦前夕,该校30余名师生踏上了为期15天的英国足球训练之旅。因为校舍更新而实现足球梦的教育故事同样发生在屏山县清平乡民族中心学校。学校搬迁重建后,有了标准化塑胶操场,组建了两支足球队,成了山区少年的乐事。

在筠连的农村学校武德中心校,由于教师周转房的建设,使外来的教师能安心留下来教学,校长王国海脸上露出了笑容。

武德中心校距县城1个多小时车程,外地教师占了1/3,住宿难成了大问题。近年来,筠连县持续实施教育均衡措施和薄弱学校改造项目。武德中心校申请到建设资金1000万余元,新建和改建55套教师周转房,面积达1208平方米的幼儿园。

“一室一厅,有淋浴有厨房,洗澡做饭都很方便。”王国海兴奋地带着记者观看起教师们的新居。“条件好了,今年我们又新进了8个老师。”王国海介绍,有了场地,学校还开设了兴趣班,留守儿童放学后也可在校学习和游戏。

兜底保障

点亮寒门学子对未来的希望

“今年,学校给认定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发放的资助金额共计50690元。”天色将晚,跨进筠连县第三中学后勤处主任韩世洪的办公室,他正在灯下认真核对学生资助信息统计表。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后,宜宾市给贫困户建档立卡,并先后出台《宜宾市脱贫攻坚贫困户子女上学救助兜底保障方案》和《宜宾市教育与就业扶贫专项方案》,构建“3+9+3+ N”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上学救助资金保障机制。仅2016年就划拨3181 .4万元兜底资金确保贫困户子女上学无忧。

筠连三中2134名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现在家里仍未脱贫的70个孩子,每年可拿到教辅补贴330元,其中41名住校生还能享受每年1250元的住校补贴。

文婧(化名)现在最开心的,是拿到补助后,外公会带着她去买一身漂亮的衣服。父母离异后双双出走,她只能跟着一身是病的外公外婆一起生活。

“1000多元对条件好的家庭而言,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文婧这样的孩子,却是雪中送炭。”筠连县第三中学副校长谢军说,即便是对刚脱贫家庭的孩子,学校今年仍给予部分资助。

屏山县新市镇老大娘石辉秀,在问清孩子能享受的各项补助后,正准备把孙子从父母打工地的学校转回新市中学,因为异地不能享受到精准帮扶。

行走在乌蒙山区,处处能感受到这样的兜底保障给贫家孩子带来的实惠。筠连县武德中心校对建档立卡户孩子在校生活兜底,中午的营养餐之外,早晚餐也免费供给;高县不但上门给困难学生家庭送米送油,开展家访,还把课堂延伸到户,让因残疾而不能到校的孩子在家就能学习文化。

帮扶燃起了这些山区贫家孩子对未来的憧憬。“我想一直读下去,努力学习,几年后考大学,去大山外看看,将来要给妈妈建个大房子。”在学校受到资助又获特别支持的奖学金,聊起未来的打算,屏山县清平乡民族中心学校彝族少女黑勒吉罗的眼中,满含希望。

产业扶贫

发展特色农业助力贫困户摘穷帽

经过近两年的扶贫工作,宜宾市的老师总结出一句顺口溜:“一看粮,二看房,三看饮水,四看读书郎。”顺口溜反映出的是老百姓的心声:要想娃娃们念好书,还得家里脱贫才能真正解除其心理负担。

为此,宜宾市展开精准扶贫后,一方面发放补贴,修路、引水,一方面多部门通力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在有条件的村和家庭进行产业扶持,使一些家庭率先摘掉贫困帽。

未进行果树产业种植以前,家住筠连县解放村的三中学生黄远玲的父母只得外出打工,一年回来一两次。近两年来,村里利用独特的自然条件连片种植柑橘、桃子等果树,有技术人员指导。

黄家种了几亩果树,黄远玲的父母不用再外出务工,在家就能过上好日子,并于2015年脱贫。去年冬天,黄澄澄的柑橘挂满枝头,黄家又添一笔可观的收入。“最开心的是爸妈在身边,一家人又团聚了。”黄远玲含笑说。

在对口帮扶的苗族乡茶园村、光明村、革新村等村,筠连县教育文广局充分挖掘该乡地处崇山峻岭的地形条件,帮助68户贫困户养殖肉牛、鸡、兔,种植方竹和劳务输出,逐渐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最初认定的建档立卡户是197人,今年学校在读学生家庭率先脱贫的有127人。”面对统计表格上的数字,韩世洪喜上眉梢。

宜宾市同时依托全市职业院校师资、场所等资源,面向农民、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等群体积极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困难群众改变命运的能力,年均培训达20余万人次。

“要进一步探索创新经营机制,扶持兴办能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构建贫困户长效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宜宾市教育体育局局长伍小兵说,帮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宜宾市还将引导社会爱心人士和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多方面实现困难群众增收,早日脱贫奔小康。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