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浸润滋养中立德树人

——漫谈茶与学校文化

■南部县第一小学 刘小宁

《教育导报》
2023年第11期(总第3776期) 导报三版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学校必须有自己的文化品牌和核心理念。

学校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长远持久的、是润物无声的,是一种浸泡和润泽,一种影响和改善:儿童天真无邪,经过文化的熏染和影响,成长为各具特色的人。在笔者看来,育人如同泡茶一般:水本无色无味,经过茶的滋养和时间的流转,变成饱含茶香、色泽亮丽、令人回味的茶汤。所以教育者如同泡茶人,“怎么才能泡出一壶好茶”是每位教育者的必修课。

观点一:视莘莘学子如“水”,不同的水适合不同的茶。泡茶用水非常讲究,陆羽曾在《茶经》中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纯净水适合大多数茶,矿泉水富含各种矿物质,不同的水泡出的茶各具其味。我们需要根据水源、水质的不同,用不同的茶,就能泡出上好的汤色和甘美的茶汤,可谓因水施茶。水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如儿童的可塑性,遇方提梁(壶名)则方,遇龙蛋(壶名)则鸭梨,遇西施(壶名)则椭圆,水随壶转。泡茶者只要掌握了方法,就能把一壶无色无味之白水,泡成一碗沁人心脾的茶汤。教育者需要分析每位学生原有基础,因材施教,就能让每位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观点二:视学校文化如“茶”,其中有丰富的滋味。茶是大自然的礼物,集天地灵气,汇人类智慧,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茶:由于其产地不同、胚芽不同、采摘时间不同,以及制作工艺不同等,各具形态、色泽和口感,形成丰富多彩的品牌。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历史、人文积淀的结晶——立足学校发展实际和历史渊源,创设浓厚的文化氛围,弘扬优良学校文化传统,紧扣时代脉搏,不断挖掘、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努力探索学校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长效机制。不要今天做科技文化、明天做书画艺术文化、后天做德育文化,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十年磨一剑”的坚守,才能拥有名茶一般的品质和品牌。不立足自己学校实际的文化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一种社会认同感和历史厚重感,是师生言行举止的一种自然表现。学校因为文化而变得有品位,文化因为传承而得以不断丰厚、发扬光大。

观点三:视学校如“壶”,外形和内涵要统一。世上的学校千千万万,每所学校又各有特点,就如同世上没有两把完全一样的壶一般。一把壶适合一种茶来养,来回折腾会让壶不仅不能沉淀任何茶香,反而让茶汤味道不纯正。每所学校要立足社会发展实际进行科学设计和规划,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努力目标,打造各层级美丽校园,形成学校梯级发展态势,让每一所学校各美其美,各雅其雅,美美与共。

厘清了水、茶、壶的内涵之后,开始泡茶环节了。

第一步洗茶,即唤醒。洗茶是泡茶前的步骤,主要是为了去灰尘,也称“醒茶”,即唤醒茶性。文化也需要唤醒,即把校园文化“语言化”“视觉化”“活动化”。一是语言化,即学校文化首先需要融入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等之中,这些基本的文化表述是学校发展的方向定位,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源泉。二是视觉化,要在校园内看得到校园文化的影子,如校园各个地方的装饰美化、班级文化建设等,都要服务于校园文化主题;三是活动化,要设计主题鲜明的校内外活动,通过师生参与活动来内化文化,并在活动实践中养成文化自觉,打下具有学校文化的烙印。语言化、视觉化、活动化让文化在校园中“活”起来,正如洗茶激活了茶性。

第二步静心,即端正教育观。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泡出什么样的茶汤。冲泡的过程,是水与茶的一场邂逅,茶滋养了水,滋润了生命,激荡了人生。育人也是如此,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和融合,是文化与人的相互浸润、相互滋养、相互提升。文化养育学生的气质,学生的行为又丰富文化的内涵,文化彰显出一种特有的包容与养育、润泽与内敛。如果泡茶者心情沉重,或焦虑、焦躁,泡出的茶汤也会带着情绪,喝之无味,看之无色。正如有的教育者抱怨孩子怎么不如意、怎么不思进取等等,不愿用包容的态度来引导、鼓励、成就他们,便难以泡出一壶好茶。

第三步浸泡,即教育是慢的艺术。泡茶不能急,时间要恰到好处:时间短了,茶水会淡;时间长了,茶水会苦……这时就需要适时调整。人的培养也是一个慢活儿,每个孩子都是种子,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相信花都有不同的花期,要慢慢地看着长大,陪着它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等花开。有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那有可能就是一棵参天大树。

第四步出汤,即文化的味道历久弥新。出汤是一件技术活,当茶汤离开壶那一刹那,带出是饱含茶香的蒸汽和色泽晶莹的汤色。在我看来,各种醇香的茶汤,正如学校培养出的各具特色的学生——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他们离开母校,母校文化烙印会深深地植入他们的骨髓,表现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之中,并传递给他所接触的人。母校也将会是每位学生精神的港湾,当多年后他们回到母校,探寻的或许不是学校的变化,更多的应是他们在这里曾有过的童年记忆,那就是文化的味道。就像我们回味茶的味道一样历久弥新。

茶味,如学校的文化味。学校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底蕴中,历史的馈赠、传统工艺和现代的理念巧妙结合,形成了各异的文化,成就了不同学校以及校园中的师生。学生在学校里经历文化的滋养、交融,这是一场润物无声、滋养有时的坚守和孕育,更是立德树人的过程。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