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

■张筠

《教育导报》
2023年第20期(总第3785期) 导报三版
编前:2月中旬,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京举行。紧接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到2035年,我国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建设公共卫生、科技、教育等重要领域国家数据资源库。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完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针对“数字化教育”和“教育数字化”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模式,本期特约请相关专家就数字教育撰文,以厘清概念、梳理思路、反思现状、展望未来,敬请关注。

当前,以数字技术催生的“人工智能+教育”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正在向教育生态的各个领域铺展, 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工具引发舆论风暴,火遍全球。面对以 ChatGPT为代表的未来人工智能挑战,教育如何接招?就在刚刚闭幕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面对数字变革引动未来的不确定性,教育数字化如何转型升级同样成为了与会专家讨论的核心议题。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数字技术催生了大批人工智能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正如火如荼深度应用于教育领域各个场景中,加速教育思维、组织架构、育人模式根本性变革和全方位重塑。数字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驱动教育变革创新,教育数字化为实现未来教育带来无限可能,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应对数字变革全球化浪潮的实然之举。

数字化转型升级是世界范围内教育变革的重要载体和方向,联合国和世界各国都把教育数字化作为应对危机挑战、开启光明未来的重要途径和举措。我国高度重视数字教育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教育现代化、数字中国、数字化转型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部署,教育数字化不断迭代向高阶迈进。教育领域数字化基础条件全面提档升级,校园网络接入率达到100%,拥有多媒体教室的中小学校占比达99 .5%。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跨越山海,推动了教育得更加公平和开放。特别是,教育数字化不但在高效服务疫情防控和“双减”,促进乡村教育振兴、大学生就业创业,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等核心任务上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而且会聚了7 .6万名高等院校名师名家,为世界166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2 .7万门优质慕课课程、1800门国家一流课程,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颠覆性变化,其广度、速度和深度超出人类固有的思维框架,也超乎我们原本的预想,教育数字化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从此前线上教育实践来看,受限于支撑学生互动的技术和设施保障能力的局限,在线教育的前景热点更多被局限在内容分享功能上,关于知识学习的线上功能往往会被首先开发,如名师教学视频、个性作业系统等。因此,如何弥补道德的社会属性力量缺失?如何配备体育锻炼的空间和时间,并且减少网络带来的视力下降、体重上升等一系列健康问题?如何保障学生能够在网络学习中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如何在虚拟空间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素养?这些都是需要攻克的难题。

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教育强国、智慧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然之举。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为新时代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数字技术应用于教育过程分为起步、应用、融合、转型四个阶段,我国教育数字化已经走过了起步、应用、融合三个阶段,急需着力从以下几方面转型升级。

一是加强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从国家层面到地方一体化的教育数字化建设标准规范,从网络到硬件,从教育云平台到教学应用进行提档升级,确保教育系统内外的互联和数据的互通。二是坚持“易用、适用、实用”的原则,统筹教育数字化资源分布,破解教育数字化资源分布不均难题,让广大师生便捷、精准、高效获取优质教育资源。三是大力提升师生的数字化素养,尤其是教师的数字和数据素养,实现教师从智能化设备使用者向数字化素养具备者的转变,主动适应“教育+数字化”教育教学应用场景的需要。四是强化教育数字化安全保障,特别要关注教育内容和教育教学数据隐私安全问题,既要加强基础设施、资源内容、场景应用等端到端的数据安全管理,更要强化数字伦理的责任担当,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无缝隙、无空白、无断点的隐私保护,在转型升级中真正实现教育数字化的“智”用、“慧”融和“善”治。

(作者系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特约研究员)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