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榜样 追“锋”少年

■本报记者 马晓冰 张玥(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教育导报》
2023年第21期(总第3786期) 导报三版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熟悉的歌声在耳畔响起,一代代青少年儿童学习雷锋的步伐从未停歇。

在学校里、在生活中,有这样一群孩子,于平凡小事中帮助他人,在困难、挫折之际贡献力量,他们的言行也被身边的人看到,发挥出榜样的力量。他们或服务他人、或奉献集体、或勇于求真,让我们跟随他们身边亲人、同伴、老师的目光,一睹追“锋”少年们的风采。

吴艺晨

全能“小担当”,热心乐助人

“今天下课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拍拍我说,你的衣服穿反了。我低头一看,果然,本应在外套正面的校徽去哪里了?幸好有这个同学提醒我,我才换了过来。”四川天府新区元音小学一(4)班的成煜堃炜想起自己差点“出糗”的经历,认真地感谢了这位提醒自己的“热心同学”。

而这样的“举手之劳”在这位“热心同学”身上可谓是常事。在早读“小担当”未到岗时,她主动带领全班同学早读;在发现教室有些杂乱时,她马上着手整理;在同学有难题做不出时,她立即投入“小老师”的角色,教方法、督促同学练习。……

这位哪里需要在哪里的“热心同学”便是元音小学一(4)班的吴艺晨。提起自己的“助人事迹”她也毫不羞怯,“老师说要找一名‘小雷锋’,我马上就举手了,就是我呀!”吴艺晨和伙伴们都笑了,他们一致认同这个选择。

“吴艺晨是我们班的宣传委员,每周五我们举行‘颁奖’仪式时,她都会提前去办公室帮忙拿资料和奖品,还会先铺好红毯、布置场地。”吴艺晨的一举一动,班长曹凌一都看在眼里。”

“还有还有,每次的‘间餐’时间,吴艺晨总是会先帮我们发餐品,最后才领自己的,她还会主动拾起教室里垃圾桶旁没有丢进去的垃圾……”万芸希是吴艺晨的好朋友,她毫不避嫌地细述了许多好友值得表扬的细节。

“我印象里,吴艺晨是一个特别有能量、特别暖心的孩子。”班主任杨静补充道,“冬天很冷的时候,很多小孩不愿意碰冷水。洗抹布、打湿帕子的任务就非常‘冷门’,但吴艺晨总是会很积极地去承担起这份工作,而且做得又快又好。还有一次,我们去户外活动前,突然下起了雨,孩子们需要匆忙换上雨衣,吴艺晨很快就整理好了自己并帮助其他同学。戴帽子、拉拉链,检查得仔仔细细,就像在照顾自己的家人。”令杨静格外欣慰的是,所有的付出,吴艺晨仿佛都乐在其中,“她是发自内心地去帮助老师和同伴,并没有任何的交换或是求得奖励,孩子这种纯粹的善良让我很感动。”

“如果我可以帮助大家,为什么不去做呢?”不仅在学校如此,在家中,吴艺晨也是长辈们的“得力助手”。“我会帮爷爷奶奶卖废品、做农活,虽然可能帮不了他们太多。”吴艺晨笑了笑说,能帮上一点小忙,她也很满足。

“爷爷奶奶很疼爱她,她能感觉到,所以也特别愿意去帮助老人做事,我们从没有要求过她什么,但爱的接收和反馈本就是自然发生的。”吴艺晨的爸爸吴鹏飞很注重对女儿独立性的培养,凡是在吴艺晨能力范围内想要尝试、想帮爸爸妈妈做的事,他都会放手让女儿去做。

一年级的吴艺晨,已经能够掌握“烙饼”技能,给自己和妈妈做早餐了。“这很简单呀,制作时,可以放一些喜欢的蔬菜和酱料,我自己也很爱吃。”面对老师和同伴们的称赞与惊讶,吴艺晨表示,掌握这项技能只是普通的小事,大家都可以学得会。“我们也不会刻意地去奖励她,不管是为别人还是为自己,做事情最重要的是发自内心想去做,所以,她也不会要求表扬。”话虽如此,看着小伙伴簇拥中快乐的女儿,吴鹏飞也频频投去欣赏和认可的目光。

蒋一凡

服务班集体,贡献“思考力”

“我来帮你吧!”不等对方反应,蒋一凡已经“抢先一步”,帮旁边的同学把扣在桌子上的椅子搬了下来。原来,蒋一凡在最近几次的观察中发现身旁的同学力气比较小,搬椅子的时候总是很费力。身为“大力士”的他便主动承担起了帮同学搬椅子的工作。“不需要说谢谢,我是自愿帮他的。”看到伙伴遇到困难,蒋一凡总会出手相助,他认为这样做并不需要什么理由,只是每次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会很开心。

今年6岁的蒋一凡,是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小学(梓州校区)一(5)班的一名小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刚刚熟悉学校生活的他性格外向,总是活力满满地承担着各种班集体任务。

“我喜欢举班牌,这样可以站在队伍的最前面,看表演的时候就不会有人挡着我。”被问到最喜欢承担的任务时,蒋一凡不假思索地说。“不过,如果我挡到了其他同学,我就会和他交换,我希望大家都可以不被挡着。”蒋一凡认真地补充道。

“我还喜欢拖地,我和其他两个同学会一起打扫班级后面的这片区域,我们还会和扫地的同学配合。”在分工合作、共同劳动中,蒋一凡又感受到了一种不同的快乐,他希望可以和更多同学一起,共同清洁他们读书、学习的“家”。

眼中有他人,看得见集体,对蒋一凡而言是自然而然的普通日常,而他身上所表现出的质疑、求真精神让班主任刘时雨感到尤为可贵。“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思维就像一张纸,在求知、探索、反复努力的过程中,纸的边界会越来越大,有的孩子是 A4纸,有的孩子是 A3纸甚至更大些。”在蒋一凡身上,刘时雨看到了很广阔的思维可能性。

所谓“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在困惑面前,蒋一凡并不惧怕任何权威。

“与故意去顶撞老师不同,这个孩子是在建构认知世界时提出自己的想法,他的质疑常常能引发老师的思考、同学的共鸣。”刘时雨对于蒋一凡的“思考力”给予了高度评价,“一次,我在批改作业时把错误的给一凡判了正确,课堂讲解中,一凡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很快找我提了出来,由此还提醒了全班同学这个细节问题。”

其实,无论对错,学生与老师一起探讨、一起发现、一起改正的过程,正是很好的学习过程。“一凡带起的这种风气特别好,我希望孩子们都能拥有好的思考能力,不做单纯的学习工具、学习机器。”刘时雨说。

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保有满满的探知欲,离不开蒋一凡父母张弛有度的教育方式。

“我们也没有刻意想往哪个方向培养他,平时会常带他去参加一些物理 show、舞台剧之类的活动,花时间陪他一起玩。”提到自己的“教育心得”,蒋一凡的爸爸蒋运波说得最多的是给孩子做榜样。“他看书时,我会要求自己也不能看手机,和他一起看书。”以身作则、专注做事,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尽管正处在“贪玩”的年纪,蒋一凡已经能够有较好的时间规划意识,合理安排游戏和学习时间。

除此以外,耐心回答孩子提出的“十万个为什么”,也欢迎孩子偶尔做自己的小老师。是蒋运波与孩子的相处之道。“那天,他教了一个妈妈不会的单词给她,可有成就感了。”蒋运波说,“我们也不是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很多时候都是在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探索。”

鲜晋墨

组建志愿队,让“助人”的星光照亮更多人

在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龙潭校区,有一支“助人为乐”的志愿队——小繁星志愿队。这支志愿队并不是学校层面组织的,而是由学校三年级一位名叫鲜晋墨的小朋友创建的。“他就是我们眼里的‘小雷锋’。”提起鲜晋墨,身边的同学都这么说。

是怎样的契机,让一个三年级的孩子产生了组建志愿队的想法?鲜晋墨讲述了自己成为志愿队“创始人”的故事。

2022年4月的一天,一直热爱公益活动的爸爸问鲜晋墨:“晋墨,周末要不要去参加一个志愿者活动?你们班上两位和你要好的同学都在,你想不想和他们一起去?”

彼时的鲜晋墨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志愿者,也不知道这个活动究竟需要做什么,但一想到有同学可以一起玩,便欣然同意。后来,鲜晋墨参加了活动后才知道,原来这是一个关注孤独症小朋友的公益活动。他们制作、义卖雪花酥,再把义卖获得的钱捐给患有孤独症的小朋友,用于他们的治疗。“我看到他们开心的笑容,发现自己参加志愿者活动可以帮助到别人,我自己也很开心。”鲜晋墨回忆道。

后来的六一儿童节,爸爸又带着他和同学参加了给绵阳立新小学送课桌的活动。在这两次记忆犹新的志愿活动经历后,晋墨意识到,参加公益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别人,还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认识很多有爱心的好朋友,当他看到被帮助的小朋友开心的表情时,便萌生了组建一支志愿队的想法。“那个时候,我就想着自己成立一个志愿队该多好。我把想法告诉了老师和爸爸妈妈,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和同学们一起成立了‘小繁星’。”鲜晋墨说。

小繁星志愿队成立至今,共组织了5场公益活动,分别是过年前的“去除牛皮癣,城市更美丽”和“新迎春,写春联,送春联”以及开学前在北湖公园做的“垃圾分类公益宣传”。这几次公益活动里,最让鲜晋墨记忆犹新的是“垃圾分类公益宣传”。那一天,鲜晋墨和小伙伴们来到公园,看着人们郊游完满地散落的包装纸、烟头,他们没有怕脏怕累,弯着腰一个个把垃圾拾了起来。

“看到孩子们小小的身躯认真地处理着垃圾,作为大人,我们既欣慰又深深体悟到我们更应该自觉注意环境保护。孩子们的‘以身作则’,感染了很多在场的大人一起参与。”鲜晋墨的妈妈说。

也正是这次经历,让此前只有20多人的小繁星志愿队一下扩充到了215人。“我们年级大概有四五百人,有接近半数的同学都参与到了志愿队中。这支志愿队里,还有不少中学和大学的哥哥姐姐,以及幼儿园和低年级的小朋友。”鲜晋墨自豪地说。乐于助人的志愿之风,就这样如星火燎原般地在鲜晋墨学习和生活的区域蔓延开来。

怎样才能培养出拥有乐于助人精神和很强执行力的孩子?鲜晋墨的妈妈说,这或许要归功于孩子爸爸。鲜晋墨的爸爸平日工作十分繁忙,一个月中近半数的时间都在全国各地出差,一年飞机都要坐五六十趟。即便如此,他却几乎能保证每周都回家,陪着晋墨一起参加公益活动。

“孩子毕竟还小,每次志愿活动的主题都需要他爸爸一起帮忙制定,组织活动的时候也需要父母的陪同保证安全才行。最开始我怕孩子爸爸太疲惫,也劝他适当降低志愿活动的频率。他却告诉我,要亲自给孩子示范如何正确地开展志愿活动。”鲜晋墨的妈妈说。

3月,鲜晋墨的爸爸还为孩子们策划了“雷锋电影进社区”公益放映活动、“我把雷锋讲给您听”雷锋故事宣讲等学雷锋主题活动。正是有这样的家长身体力行,才能让助人之风在家庭、社会中盛行,让雷锋精神代代传承。

志愿活动带给鲜晋墨什么?晋墨回答:“公益活动让我们周末走出家庭,服务别人,这个过程不仅让我们有了成就感,还让我们远离了电子产品,保护了视力。公益活动还可以让我们遇见更多有爱心的小伙伴,我们一起相互帮助,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和谐友善!”

杨胥婷、喻小瑜、文海尧

把雷锋精神发扬到每个角落

春日的阳光洒落在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小学部)的操场上,体育课后,孩子们的衣服三三两两散落在操场上。不一会,一个小小的身影挥着满头汗水快步跑了过来,拾起衣服,挂在了学校的失物招领处。

这样的暖心片断只是孩子们助人为乐的小小缩影,该校大队辅导员黄静秋说,学校里,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有不少这样的“小雷锋”,他们在班级里、在生活中,把助人为乐精神发扬到了每个角落。

二年级的杨胥婷就是一位深受同学喜爱的“小雷锋”。这位瘦瘦小小、嘴角总是挂着笑意的小姑娘,每到下课时段,都会主动承担擦黑板的职务。即便总是够不到黑板上方,杨胥婷还是会一跳一跳地认真擦除黑板上的每一处笔迹。

“是怎么想到下课主动擦黑板的?”杨胥婷认真地说:“我想让同学们在每一堂课上都拥有干净的黑板,老师一进门就看到干净的黑板,我坐在前排,就顺手这么做了。”杨胥婷助人的举动,总是融入在细节中。

说起自己记忆犹新的一次助人举动,杨胥婷回忆道:“是‘劝架’的那一次。”

有一次,班上两位同学闹别扭,杨胥婷观察他们俩谁都不理谁,这让她忍不住前去询问。最开始,两位小朋友甚至都不愿意“搭理”杨胥婷,认为这是两人间的事,不需要别人“插手”。

作为班级的一分子,杨胥婷告诉他们:“班里的事大家都应该主动关心,跟我讲讲你们俩到底怎么了?或许我可以帮你俩传话。”说罢,杨胥婷便向两个小朋友讲述了自己之前和朋友因为一点小误会发生争执,后来沟通之后发现只是一点小事的故事。“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好朋友,只要你俩说开就好了。”听过杨胥婷的劝解后,两位同学放下芥蒂,三言两语间便重归于好。

“最开始我也犹豫要不要去帮他们,他们谁都不理谁,我也担心自己不能让他们和好,也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但我一想到同学间的矛盾会影响班级的风气,我最终决定去帮帮他们。”杨胥婷说。

在杨胥婷的带动下,班里不少同学都加入了到助人的队伍中。喻小瑜就是其中的一员。和杨胥婷略有不同,喻小瑜是一个不善言辞的男孩,他常常用自己默默的举动,帮助其他人。有一次,同学的外套丢了,喻小瑜观察到这位同学因为丢了东西非常着急,喻小瑜通过回忆,想到最近他们一起课间活动过的地点,便默默去了各个角落寻找。不一会儿,他便把同学的外套找了回来。“以前,我和他不算很熟,但我帮他找回外套后,我们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帮助别人真是一件让自己和对方都很快乐的事情。”喻小瑜说。

“相较低年级的小朋友而言,高年级的孩子在助人时,会更多地思考怎么帮助到更多的人,他们开始有了为社会服务的意识。”黄静秋说。

在成都教科院附小五年级,也有这样一位“小雷锋”——文海尧。她曾荣获“优秀十佳少先队员”的称号,在她的个人爱好里,“助人”这一项非常醒目。

文海尧写得一手好书法,今年春节,她便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走进社区,翰墨丹青间便为独居老人们写出了一幅幅春联。路过的行人看到这些漂亮的春联,也禁不住想要让海尧“题字”。海尧二话不说,为每一个提出请求的路人献上了自己的新年祝福。“我能用自己擅长的地方帮助到这么多的人,看到爷爷奶奶慈爱的笑容,看到路人们拿起春联欣喜的表情,我意识到可以用自己所长,给这么多人带去快乐,也感受到了助人带来的价值感。”文海尧说。

后来,文海尧在上下学的过程中,看到校门口、路边杂乱摆放的自行车,也常常会主动把它们摆正,文海尧的妈妈也时常会用相机记录女儿的助人瞬间,并告诉她:“热心助人时候的你在闪光。”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