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春风去野餐

■潘玉毅

《教育导报》
2023年第25期(总第3790期) 导报四版

■潘玉毅

“春天就应该在书包里装满好吃的,和好朋友一起去野餐。”闲来无事的时候,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句子,深以为然。

春天到了,在书包里装满吃的东西,背着它们去某一个地方,看风景,也看那儿的人。想来,每个人的记忆里必然留存着一段这样的经历,即使很多年过去了,仍旧挥之不去。我最先想到的是我的学生时代,一缕春风、一个背包、一袋食物、一次野餐,将相隔千里、遥距数年的小学和大学全都串联了起来。

学生时代,尤其是小学时候,到了春天和秋天,学校里都会组织春游和秋游。这几乎是一件约定俗成的事情。习惯使然,每年三月的风刚刚吹过,学生们就已经开始期盼了,期盼着去哪儿玩,去哪儿放飞心灵,与春天的风景紧紧相拥。

如果是远游,爸爸妈妈定会于前一天晚上在我们的书包里塞满各种食物,面包、饼干、矿泉水……他们唯恐我们饿肚子,一直要塞到书包里再也放不下别的东西才罢手,临出门时,又悄悄地往我们的口袋里塞一点零花钱,嘱咐我们别乱花,但也别委屈了自己。那时的孩子不似现在的娇气,住得差一点、吃得差一点,完全不当一回事,甚至连出发前老师要求回来之后交一篇游记的通知也没当一回事,多数是事后东拼西凑赶出来的。

与远游相比,农村里的孩子更喜欢在近处转悠。春天有万紫千红,百花齐放,也有草木虫鱼、飞禽走兽,这一些是城市里的人所看不到的,也是在其他季节里难得看到的。而比这所有的一切加起来还让人憧憬的是野炊。

野炊通常是在周末。选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由几个老师带队压阵,学生们排成长龙,背着锅碗瓢盆和柴米油盐,翻过一座座山头,去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支起灶台,煮饭来吃。或者二三人一组,或者三五人一组,各自分工明确,洗菜的洗菜,捡柴的捡柴,帮不上忙又有英雄梦的男孩子将竹子削尖了,做成叉子,去河里叉鱼,去溪坑里捉野生鳖。

玩够,闹够,差不多也到了该吃午饭的时候。揭开锅盖,拎起饭勺,盛好了饭,就着自己做的菜、自己烧的汤,有滋有味地吃着。待到肚子吃饱了,炊具洗净了,一堆人围坐在一起,且歌且舞,玩起了游戏,有讲故事的,也有朗诵诗文的,学生、老师,在此时都已没有界限。真的,这样的时光,是人生最美好的日子。

逢着学校里不组织野炊的年份,几个要好的朋友就会互相约着,自行去野餐。因为小,翻山越岭是一种煎熬。但是因为喜欢,路远不远不重要,煮出来的东西好不好吃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春天里曾经有过这场约会,足以在余生里慢慢回味——世界那么大,春风那么暖,身边的人那么好看,野炊那么好玩。

如今,曾经的小孩都已经变成了大人,但是野炊的魅力丝毫未减,这件事情还是适合在春天来做,还是最能拉近与朋友、与孩子、与老人之间的距离。即便不是暮春,也可以“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组个团,跟着春风去野餐。

现在的年轻人平时工作学习都很忙,难得有机会出来放松身心,更不消说时常与大自然进行零距离接触了。如今,因着春天的关系,终于走到室外来了,那就要尽情地玩,尽情地笑,尽情地看山看水,尽情地把春天拥抱。春天里,天是那么蓝,云是那么白,花儿那么艳,举目所见,有种看视频、看图片根本无法捕捉和理解的灵动,坐在办公室里的人何曾见过这样的画面?

景色入眼,人也成了春天的一部分,与草木是同伴,与虫鱼亦是同伴。春风袅袅,引得河边的樱花、路旁的玉兰纷纷探出了脑袋,它们又吸引着抬头天花板、低头水泥地的都市人:将手中的琐事杂事、将脑中的烦愁忧虑通通抛开,去春风里走一遭。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