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 家校沟通何为?

■刘华锦 刘嘉敏

《教育导报》
2023年第27期(总第3792期) 导报二版

近年,国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和《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等系列文件,着重强调了家校沟通的重要性。尤其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专门提出了要“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进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

家庭与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通过家校沟通,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可助力“双减”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良好的家校沟通不仅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亦对家长育儿素质提升大有裨益;不仅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提升,亦有助于学校品牌与形象的打造。此外,“双减”政策推行以来,家长面临着“转变教育观念,缓解教育焦虑”“工作家庭两手抓,亲子陪伴要求高”等家校沟通新要求和新挑战。为此,学校和家庭应遵循良好的家校沟通原则,明晰家校沟通的关注点,积极探索家校沟通的艺术。

平等、共情、共育,良好的家校沟通原则

沟通是一门学问,良好的沟通能力、恰当的交流方式是家校合作的前提和保障。“双减”之下,家校双方的沟通需要遵循平等民主性原则、共情性原则和共育性原则。

平等民主地沟通,教师和家长才能成为沟通的主动方。家校应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共同培养孩子,不被无休止的作业、题海和考试所裹挟,以放松的心态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关注孩子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给予孩子被尊重和被接纳的感受,促进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共情更能产生信任感。教师对于学生的爱应该是一种真挚的爱,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爱,当孩子们感受到教师的爱时,就会把这种爱回馈到教师身上。而当家长也感受到教师对孩子无私的爱时,家长更容易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对教师说贴心话,进行更深入和有效的沟通。这样的沟通能够让教师和家长双方产生共情,这既能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又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工作的积极性。

在家校共育中,需要学校和家长履行各自的职责,共同教育孩子,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双减”之下,学校要发挥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从布置作业、课后服务、提升教育质量和家校合作等方面履行相应的职责。家长要履行“密切家校联系”“更新育儿观念”“融洽家庭氛围”和“指导孩子合理利用在家时间”等职责。

缓解教育焦虑,用真诚的态度沟通

家校沟通需要真诚性,真诚是家校沟通的先决条件。在“双减”政策的推行过程中,为了促进家校沟通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需要把真诚放在首位,因为教师沟通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与家长沟通的效果。同理,家长在沟通时也需放下对教师和学校的戒备心理,用真诚的态度与教师对话。

沟通中,教师和家长都应先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从而理解对方的情感和认知。教师要理解家长在“双减”政策推行后的教育焦虑,诸如“家长担心降低平时考试难度难以应对中高考”“家长面临孩子管理和辅导的现实问题”等,通过沟通教给家长有效的缓解教育焦虑的方式和方法。同样,家长要理解教师的工作,认识到教师与家长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其协同行为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与教师积极友好地交流,配合学校工作,为推进家校协同扫除障碍和阻力。

家校沟通还需要内容形式选择得当。“双减”的本质并不在于“减”,实质是要给孩子更大的发展、生长空间。所以家校沟通的内容不再像以往一样仅仅局限于学生上课听讲、作业完成和学业成绩的交流,而是更加开放与多元。因此,针对不同的沟通内容,可以选择不同的沟通形式。需要及时反馈的问题可以选用电话、视频等及时有效的方式;需要得到理解和帮助的问题可以选用能听见语气和态度的电话沟通方式;对实效性传递稍弱的问题,可以选择短信、微信等留言的方式,交流能更轻松、灵活。除了线上的交流,更多时候,家校沟通还可采用面对面的沟通方式。通过面对面地沟通,教师和家长双方都能洞悉彼此当下的态度、表情、状态,对于一些需要深入交流,或是交流时间较长的问题可以采用这种形式。

有效对话,学会沟通的艺术

家长和老师之间并不缺乏沟通的机会,但沟通的有效性值得我们追问。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需要讲究沟通的技巧和艺术,实现家校共育的最大合力。

平等待人是奠定友好沟通的基础。教师作为家校沟通的主导方,在沟通中占有优势地位。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无论家长的文化水平如何、社会地位高低,无论是否喜爱该家长的孩子,教师都应该以平等待人的心态和互相合作的意识跟家长沟通。只有抱有平等的观念,才能在言行中让家长感觉到真诚和善意。同样,家长在与教师沟通过程中,应该以真诚的态度,平等、客观地向教师讲出自己的想法与困惑,而不是被动地参与沟通,被动地聆听教师的讲话。只有这样,家校沟通才能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

耐心倾听,是建立有效的、互动式交流的关键所在。耐心倾听不只是一种生理活动的表现,还是带着一种目的性去用心理解和思考的生命活动,更是一种对人以示尊重的美德。作为教师,应耐心倾听家长表达的每一个想法和困惑,不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家长身上,这样才能从中捕捉到有效信息帮助家长思考和分析。反过来,家长也要虚心听取教师给孩子及自己提出的建议,在对教师的工作给予充分支持和理解的同时表达自己的见解。当家长和教师的交流是一种双向的活动时,家长才不是被动地听教师“说教”,而是真正地听到教师的述说,并且做出适当的回应,双方的信任和尊重就开始建立起来了。

如果说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桥梁,那么理性沟通则决定这座桥梁的稳固程度。用好理性沟通,能让沟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家校沟通中,难免会遇到家长或教师一些偏颇、片面或者不符合事实的结论等情况,这就需要沟通中的另一方运用同理心,感知对方的情绪和认知,并对其表示理解和认同,在消除对方不良情绪的情况下再进行沟通。这样才会为沟通的顺利、有效进行提供保障,达到“良言一句三冬暖”的效果。

(作者刘华锦系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刘嘉敏系成都大学师范学院2022级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