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幸福家庭日”,开启高质量亲子时间

记者 马晓冰

《教育导报》
2023年第30期(总第3795期) 导报二版

本报讯(记者 马晓冰)为进一步发挥社区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成都市锦江区将每月第一周周末设为“锦江幸福家庭日”,倡导全区各学校、社区及12万学生家庭,开展各类亲子活动,为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提供正确打开方式。

多彩活动,家校携手传递幸福故事

在成都市七中育才学道分校开启的3月“幸福家庭日”活动中,学生们按照“愿望清单”的任务要求,带着问题采访家人,再根据收集到的具体内容为家人列出愿望清单。这份为家人量身定制的“愿望清单”就是一个个幸福小目标,孩子们需要尽己所能去完成它们,在尝试中创造惊喜,在付出中传递真挚的爱。据学校及家庭反馈,该活动使家长、老师和学生亲密互动,愿望清单顺利达成后,孩子们很有成就感。

成都市天涯石小学昭忠祠分校也积极响应“幸福家庭日”活动的号召,组织全校学生家庭开展了以“美好时光,‘食’刻相伴”为主题的家庭日活动。通过亲手制作、相互协助,孩子们与家人共享幸福滋味。在锻炼孩子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孩子们在劳动中学会了体谅父母,增进了亲子感情。

在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慧源校区、成都市锦官驿小学等学校,“小手拉大手,我是家务小能手”活动也相继开展。孩子们利用周末时光与家长一起,或打扫卫生,或共做一道菜肴。小小的家务事,串联起家庭互动的幸福美好。

成都市第二幼儿园望江园区邀请家长走进校园,共赴了一场春日约会。学校提前布置了一个个精美摊位,孩子们当起“摊主”,带给家长一次难忘的体验。

自去年12月“幸福家庭日”活动开展以来,锦江区各学校均结合校情、学情、家情,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年级,分别设定活动内容,取得良好成效。

相约春天,“幸福家庭日”社区在行动

春回大地催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3月“幸福家庭日”,锦江区沙河街道汇泉路社区开展了“我是春天小卫士”环保绿植活动,邀请辖区自闭症儿童、声障儿童家庭参与。通过亲子种植活动,传递对特殊儿童家庭的关爱,搭建起社区、家庭与孩子之间分享幸福的平台。

锦江区东湖街道翡翠城社区则与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华润分校携手,在3月5日开展了“扬雷锋精神·传美德火炬”主题活动。孩子们手拿夹子、垃圾袋,由家长带领,在公园拾捡道路、草坪上的纸巾、果皮等垃圾。同时,翡翠城社区还发起了“随手扶”活动,招募志愿者家庭共同维护辖区内共享单车停放情况,把摆放不规则的单车排列整齐。活动负责人表示,此类活动将在社区常态化举行,并成为“幸福家庭日”的重要组成内容。

锦江区社区教育学院副院长滕丽表示,开展“锦江幸福家庭日”活动,旨在转变家长理念,引领孩子科学、健康、快乐生活,主动参与家庭事务、关爱家人、服务身边环境,培养孩子感受爱、富有爱、传递爱的品质和做人做事的好习惯,在活动中增强亲子沟通,深化家校社共育“凝聚力”。

(图片由锦江区社区教育学院提供)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