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特困生”需尽快脱“困”

■吴维煊

《教育导报》
2023年第30期(总第3795期) 导报二版

3月21日是第23个世界睡眠日,中小学生的睡眠问题值得关注。如今,不少中小学生睡眠不足,部分学生甚至成为睡眠“特困生”。

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学习压力大,为成绩而焦虑导致的睡眠不足;做作业速度较慢,或经常性存在作业困难,由作业导致的睡眠不足;父母要求太高,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还要再给孩子加任务导致的睡眠不足;受“夜猫子”型父母生活习惯的影响,习惯性晚睡导致的睡眠不足;沉迷网络,被手机所困导致的睡眠不足……

当孩子睡眠不足时,其显著表现是上课没精神,经常打瞌睡。少数学生由于长期睡眠不足,上课时总是昏昏沉沉,精力无法集中,导致学习跟不上,由睡眠“特困生”变成学习上的“学困生”。睡眠不足还会影响孩子的发育和健康,所以,中小学生的睡眠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首先,要重视睡眠的重要性。一些教师及家长总希望学生多点时间学习,认为这样就能提高学习成绩,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学习成绩好坏与学习时间长短并非正相关的关系,没有足够的睡眠,就没有高效率的学习,充足的睡眠能促进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及身心健康,是学生能否集中精力学习的重要前置条件。

其次,加强对学生的睡眠管理。睡眠管理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睡眠时间的保障。一般而言,小学生每日睡眠不低于9小时,中学生不低于8小时;二是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在严格执行作息时间表的同时,家长要配合做好对孩子的时间及睡眠管理工作;三是严格控制作业量及难度,最大化减少学生因作业导致的晚睡或熬夜。

第三,提高睡眠质量。在睡眠时间得到保障的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睡眠质量。提高睡眠质量,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让学生保持良好心态,心态好对睡眠非常重要;睡前洗个热水澡、泡脚、喝牛奶等,能让学生放松身心,有助睡眠;自我暗示,让身体适应睡眠;不在睡前看手机。

学校和家庭携起手来,重视学生的睡眠问题,睡眠“特困生”才能早日脱“困”。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