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是最好的教育

■徐新

《教育导报》
2023年第33期(总第3798期) 导报三版

儿子出生以后,由于我们夫妻忙于工作,就把他交给外公外婆帮着带,虽然平时也经常回家看他,但对他的生活很少过问。到了他上小学后,才和我们一起生活。

一家三口在一起后,我发现孩子喜欢挑食,而且吃饭老是剩饭,最后只能由我们帮他消灭掉。我和妻子都觉得儿子这个习惯很不好。我们开始苦口婆心地和他讲道理,告诉他“一粒米长成需要七斤水”的由来,告诉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告诉他农民劳动的艰辛,粮食的来之不易。刚开始,儿子听了这些说教后有些触动,他开始尽量做到不剩饭了,但是过了几天又故态复萌。老生常谈以后,便不再有任何效果了。妻子发现循循善诱没有效果,便严词训斥,儿子除了哭哭啼啼外,没有任何改变,我们也颇感无奈。

儿子上三年级时的那个六一儿童节,我们带着他去乡下看望爷爷奶奶。吃完午饭,爷爷奶奶便急着要下地收油菜籽。他们说根据天气预报,这两天要下雨,油菜籽如果不收,要么发芽、要么烂掉了,一年就白辛苦了。儿子从来没干过农活,很是好奇,他说要和爷爷奶奶一起去地里。看着火辣辣的太阳,爷爷奶奶不愿意孙子去受罪。我和妻子正好想帮两个老人一起干点农活,也想让儿子体验一下干农活的辛劳,就顺水推舟,戴上宽沿凉帽,拿起农具直奔地里,儿子也学着我们的样子一起跟着去了。

到了目的地,只见被父母铲掉的油菜一簇一簇的齐齐平放在地里。我们先找了一块空地,把母亲拼接而成的彩条纸铺开。太阳暴晒下,油菜籽的壳儿比较脆,因此,我们只能把一簇簇的油菜轻轻捧起来,然后放置到彩条纸上,如果动作稍微猛了些,就会传来“窸窣”的油菜籽壳儿的开裂声,油菜籽就纷纷掉落地里了。儿子也学着我们的样子捧了几次后,汗就下来了。虽然有凉帽挡着,但是小脸也被晒得红红的。待彩条纸上的油菜堆得差不多了,我们一手拿起油菜,一手拿起小木棍,开始敲击油菜籽壳,“窸窸窣窣”声此起彼落,欢快的油菜籽纷纷滑落下来,在彩条纸上自由地滚动着。全部敲完,我们再去把油菜捧过来,就这样周而复始地进行着。没两个回合,儿子败下阵来,躲在路边的树下,大口喝着水,不愿意再来了。我们也不管他,直至把那块地里的油菜全部敲完,然后把彩条纸上的油菜籽壳清理完毕,又把油菜籽全部装进袋子里才结束了半天的劳动。我们擦着汗、喝着凉开水的时候,太阳已经开始西下了。

回到家,我一边帮儿子洗澡,一边和儿子说:“你第一次去干活吧,你看农田里的劳动苦不苦啊?”儿子忙不迭地点着头。

“今天的油菜籽是用来榨油的,家里吃的菜油就是这样来的。而我们吃的米饭也是经过农民的精心培育,也要挥洒许多汗水才能得来,所以……”

“爸爸,我知道了,我以后一定不会剩饭了,不浪费粮食。”不待我说完,儿子就抢着说道。

从那天开始,儿子真的不再剩饭了,吃多少就盛多少,吃东西也不像以前那样挑三拣四了,他真正懂得了粮食的来之不易。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儿童教育就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法国教育家卢梭也曾在《爱弥儿》中写到:大自然拥有增强孩子的身体和使之成长的办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体验过,孩子才能明白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儿子的转变很好地诠释了体验是最好的教育。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