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

用爱传承生命与美好

本报记者 张文博

《教育导报》
2023年第33期(总第3798期) 导报一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这首《清明》,可谓耳熟能详。清明的节日精神,是“将死生并置”,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又到处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在这样一个节气与传统节日交融的特殊日子里,我们该怎样与孩子度过呢?

传承:和孩子聊一聊家族故事

为什么要带孩子去祭祖?青少年心理教育及家庭教育工作者温娟表示,现在很多孩子一生下来就生活在城市中,对祖辈的生活知之甚少。

“如果把家族比作一棵大树,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棵大树的根,父母就是这棵大树的枝干,孩子就是这棵大树的果实。果实要获得营养成长就要靠源源不断的供给。”温娟说,我们带着孩子去祭祖,就是让孩子与祖先连接,让孩子汲取祖先的精神营养。俗话说得好,“不忘来处,方知归途。”只有知道自己的原点在哪里,才能明白自己能走多远。

清明祭祖,向已逝的亲人、祖辈先贤送上思念与敬意,同时,也给孩子提供一个认识孝文化的环境。温娟建议,父母可以给孩子讲述自己的家族故事,让孩子从中得到感悟和激励,对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作用。

“这些家族故事是否百分之百真实,有没有在口口相传中被修改过,对于听故事的孩子来说都不重要。”温娟认为,重要的是大人们用这些不同的故事讲述了同一个主题——我们是一家人,我们共享一份记忆和力量,这会把大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在孩子的脑海里,一个个未曾谋面的先人会慢慢生动起来,一段段起起落落的家族史会清晰起来。当他感觉这些辛酸和荣耀都与他息息相关时,那种归属感、力量感就会油然而生。就像一株小草,根又往地下伸展了几分,连接上了潜藏在深处的那些养分。

致力于美国家庭研究的心理学家杜克曾做过一项“你知道吗”的研究测试。这个测试要求孩子回答20个关于家族情况的问题:你知道祖父母在哪里长大吗?你知道父母在哪里相遇吗?你知道家里发生过某种可怕的疾病或者事情吗?你知道你出生的故事吗?……杜克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当面对困难的时候,那些熟知家族故事的孩子会表现得更好。因为对于家庭历史知道得越多的孩子,越有控制自己人生的意识,自尊心越强,也越相信自己的家庭能做得更成功。

讲述家族故事的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是上升的家庭叙事,讲述家庭一路变好的故事;第二种,是下降的家族叙事,讲述家道中落的故事;第三种,是摆动式的家族叙事,也被心理学专家称为“最健康的叙事模式”。

清明是讲述家族故事最好的时机,相信这些故事能让孩子看到自己身后的强大根系,看到自己的血脉滋养,从而更好的成长。

生命:怎么和孩子解释死亡?

面对懵懂好奇的孩子,如何解释“死亡”这件事?如果孩子提问:“爸爸妈妈,人为什么会死去?”你会回避问题,还是坦诚给出自己的答案?

很多家长面对这些话题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他们担心了解了死亡的真相后,孩子会害怕、恐惧、难以接受,所以选择避而不谈,或是撒谎欺骗,结果让孩子忽略了“生”的意义,淡薄了“死”的认知。

“基于不同年龄孩子的理解力不同,家长可采取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温娟表示,3-6岁是对死亡认识的“结构性阶段”。孩子理解的“死亡”即躺下不动、不呼吸,会玩“办家家”装死,但不能辨认“生”与“死”是无法共存的。他也许会对死亡产生兴趣,问到家长关于死亡的问题,要明确地告诉他,人死是不能复生的,我们可以郑重地向死去的亲人告别,还可以向孩子解释,他们为什么会死去。

家长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来进行,将死亡的概念具体到孩子身边能接触到的小动物、植物身上。如告诉孩子:“人也像小狗一样,在有生命的时候会陪着主人散步、玩耍,但如果生病了,或者发生了意外,它也许就会死去。死就是生命的结束,生命结束后就不能再像活着时那样跟人玩,也不会再出现和存在,而是永远地消失了。”对于3-6岁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解释不仅易于让孩子接受,也能让孩子理解死亡的本质和真相。

6-12岁是对死亡认识的功能性阶段,12岁以上进入抽象思考阶段,走向成熟的死亡观。上了小学以后的孩子,一般都对死亡有了自己的认识,他们已经知道死亡是生命的结束,不会重现。这时,家长要做的是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死亡。进而做一些安全知识的教育,比如生命是很宝贵的,要如何珍惜生命,抑或是告诉孩子哪些是危险的行为,为了爱护自己,在家或是学校都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这样才能让自己幸福地生活下去。

同时,温娟也强调,在对孩子解释“死亡”时,切忌“编故事”。比如,有的家庭在宠物或者亲人去世后,会给孩子解释是“去很远的地方旅行去了”,想通过时间缓解孩子的情绪,但这件事远没有完结。

死亡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避而不谈和编故事都不是好方法,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学会接受它,正确面对它,懂得向死而生,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

爱心: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清明节,也是一个让孩子能够深切感受到爱的节日。温娟建议家长善加利用,对孩子进行恰当的家教,将会让孩子的爱心得以培养。

带孩子进行扫墓,是让孩子懂得孝顺、感恩的爱。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亲相爱,是保证一个家庭和谐美满幸福的基础。带孩子进行扫墓,能够让孩子体会到家人之间的那种思念的情感,能够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那种深切的爱意,从而在体验爱的基础上,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孝心、什么是感恩等等。

带孩子看望烈士,是让孩子懂得国家大爱。在为烈士们扫墓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述烈士的生平事迹,培养孩子的爱国意识,让孩子知道有国才有家,国泰则民安,国家是每个家庭、每个人幸福的基础。

带孩子踏青,则是增加孩子对大自然的爱。孩子对大自然的这种爱,其实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热爱,孩子在领略万物青翠的同时,能够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能够感受到人生的美好,从而也会产生更多的美好心理,更加的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

白居易在《春游》诗中说:“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清明,正是春回大地,踏青赏花、享受盎然春意的好时节。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在乡野山间游乐一番。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孩子,走进远山近水的田园村落,感悟春天——

让孩子闭目倾听风声、松涛声或是鸟鸣虫叫声,训练听觉能力和辨别声音的能力;让孩子在小溪边玩水,在花丛中玩耍,去获取一种“高感性的能力”,引起孩子们对世界万物的好奇。

抑或是放风筝。孩子极目远眺风筝的千姿百态,有利于调节眼部肌肉和神经,消除眼睛疲劳。还可以种植花草,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好时节,老早就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这个时候,也是带孩子一起种花养草的季节。

人类进化成长于自然,自然才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寂静的春天》作者蕾切尔·卡森说,那些感受过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

人类对于自然环境,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解,经历了漫长岁月,人和地的关系也经历了从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到谋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孩子们在这种情感和责任感的支配下,就会逐渐跟自然融为一体,洞察世界万物的秘密,去寻找生命的意义。”温娟说,或许这才是清明节的意义所在。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