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乡村探索——

聚人心,才有力量

■本报记者 向颖 郭路路

《教育导报》
2023年第37期(总第3802期) 导报二版

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家校合作、家校社协同育人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在农村地区,家庭教育的不足是制约着教育发展的一块短板,更需要被重视。农村学校家校社协同育人,怎么做才有实效?在近日举行的四川省农村教育学术研讨暨乡村温馨学校建设成果展示活动上,几位乡村学校校长和一线教师分享了他们在家校共育上的尝试与探索。

越参与 越认同

特色活动是家校共育的着力点

“作业写完没有?”“写完了。”“认真写没有?”“认真了。”在一些农村家庭,这就是每天家长跟孩子沟通交流的全部内容。乐山市丹棱县仁美镇双桥小学校教导处主任杨仕萍说,一些家长忙着外出务工赚钱,最多管管孩子的作业,没有时间和孩子深入交流,不了解学校的工作,很多配合也是浮于表面。

“家长与老师的沟通不畅、缺少共识,导致家长对学校缺乏认同感;孩子与家长的共同话题少、深度互动不够,导致家长的教育方法单一,简单粗暴。”杨仕萍说,没有认同,如何能够“双向奔赴”呢?因此,双桥小学把特色教育活动当作家校共育的着力点,让家长参与学校活动,懂得学校教育,进而支持学校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近年来,双桥小学以劳动教育为内核,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综合实践,这正是农村家长的长处。活动日,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到校园蔬菜基地,进行种植、烹饪等实践。暑假里,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开展居家动手实践,帮助孩子掌握必要的家务劳动和生活技能。一边传授劳动技能,一边友好互动,让亲子关系更加紧密,也让学生、家长和教师更加互信互助。

凭借排球特色课程“出圈”的成都市蒲江县五星学校,每年的排球节都会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家长和孩子一起垫球,一起打比赛,一起面对输赢,亲子关系自然地流动起来,孩子和家长的心理距离也越来越近。”五星学校校长李国刚说,刚开始搞排球特色课,一些家长还不太支持,担心影响孩子学习,认为学好文化课知识才是硬道理。家长实际参与、感受后,看到了孩子参与排球运动时身上那股刻苦、努力、拼搏的劲儿,不仅觉得打排球和搞学习不矛盾,更是认同孩子从排球中收获的正向成长是受益终身的。

“获得家长的认同与支持很重要,每个老师都要有这样的使命感。因为家校共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它要有可持续性。”李国刚说。

重视“情感缺口”

让学校成为另一个“家”

留守儿童是乡村教育避不开的话题,这些孩子的生活、学习、身心健康都需要学校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广元市利州区清河小学位于大山深处,现有7个教学班级、95名学生、15位教职工,是一所名副其实“小而美”的学校。为了将学校营造成为像家一样温暖、舒适、安全的温馨处所,学校在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投入经费,对宿舍、食堂、留守儿童之家、心理健康咨询室进行了改造;投入公用经费和整合公益力量,为学生发放统一校服、床上用品,为班级安装空调,确保学生吃得营养,穿得暖和,住得温暖,尽力为孩子提供物质保障。

在情感保障上,学校更是煞费苦心。清河小学每两周都会通过腾讯会议召开线上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成长情况,还会定期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学校、班级的活动信息,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发展情况。学校的15位教职工更是“既当爹又当妈”,关心、操持着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校长廖中华说,对于大多数留守儿童而言,成长过程中父母爱与陪伴的缺失,是一道难以弥补的缺口。老师愿意为这些孩子做许多事,但仍无法替代父母的角色,好在如今网络蓬勃发展,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将“家长关爱”这一环,从线下拓展到线上。“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增强孩子与父母的连接,十分必要。年龄越小的孩子,对于这种连接的需求越强烈。”

为了有针对性地关爱留守儿童,“一个都不能少”,五星学校建立了结对帮扶制度,由党员和骨干教师与学生结对,充当“爱心爸爸”“爱心妈妈”,通过“五个一活动”,即每天关注学生表现、每周和学生交流沟通、每月进入学生寝室、每期深入家庭访谈、每年赠送一个礼物,从学习到生活,全方位地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与支持。

双桥小学则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放在重要位置。杨仕萍介绍,在双桥小学,每个班主任都是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老师们通过参加“心护师”等培训,不断提高心理健康专业水平。有困惑和烦恼的学生,随时可以去心理辅导室,找老师提供日常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随着心理健康工作的深化,不光学生的快乐指数提升,家长也学会了多维度认识和看待孩子。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极大地保障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杨仕萍说。

提供成长支持

让家长有获得感与方向感

“有的乡村家庭的教育方式比较落后,对孩子的成长缺乏良好的引导。学校借助多种力量,给予家长相关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成为‘有辅助能力的大人’,对于家校共育的开展来说,事半功倍。”绵竹市广济学校校长罗元勇说。

在绵竹市广济学校,家长学校由镇党委书记任校长,学校校长任常务副校长,各村社支部书记任顾问,还组建了由心理专家、教育导师构成的广济镇家庭教育专家组。家长学校从培养种子家长开始,以点带面,建立种子家长群,邀请专家进行家庭教育培训。种子家长们定期学习,撰写心得体会,分享成长经验,学习到好的家庭教育方法,再辐射到各个班级,带动全校家长共同成长。

“这种创新性的组织架构与实践操作策略,不仅实现了协同学校育人,也促进了家长素质的提高,家庭的改变还带动了村风和村民的改变。”罗元勇说。

乐山市五通桥区牛华镇二码头小学在家长课程上下功夫。有为一年级的新生开设的新生家长课程,指导家长在一年级入学前做好幼小衔接行为习惯与心理的适应性培养;还有为六年级毕业班学生家长开展的青春期家长培训,提醒家长重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合理规划孩子的初中学业发展。每学期,学校还会组织开学培训,教给家长有效陪伴孩子学习与生活的技巧。德育处主任宋丽萍说:“通过学校组织的学习,家长真正收获了知识与技能,对孩子的阶段问题更有方法,长远培养也更有方向。”

在五星学校,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学校阅读课程的教育对象,不仅包括学生、老师,也包括家长。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书香家庭”评比活动,学校公众号还会刊登许多家长的读书心得、优秀文章,积极学习的氛围,让家长陪伴孩子阅读,做孩子最好的榜样。“五星学校是蒲江县最边远的乡村学校,有的家长文化程度不高,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倒逼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家长从一开始的不敢写、不会写,到现在涌现出一篇篇优秀文章,还可以在全校分享阅读经验与体会,真正成为了孩子学习上的榜样。”李国刚说。

汇聚“全部力量”

培养一个孩子,借力一个村庄

“最近各家各户在忙着收蒜薹,有时家长在地里忙活,就会把孩子在学校多放一会儿。”罗元勇说,办农村学校,就是要在“家长里短”上多费心思。农村教育是充满人文性的,农忙时节,部分学生延迟放学;假期,对部分孩子代为照管等问题,都是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

“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是广济学校的教育理念。在罗元勇看来,培养一个孩子,离不开整个村庄的支持,而充满人情味儿、“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恰好是乡村的特点与优点。近年来,广济学校发动了一大批社会贤达和精英,组建“广济学校乡贤群”,构建“家园、校园、田园”“三位一体”学习场,让当地老红军、烈士家属、民间手艺人等共同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开发特色课程。广济镇商会会长唐兴龙说:“学校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事,凡事我们企业能做到的,我们都会尽到责任,力所能及地帮助学校发展,助力孩子成长。”

“乡村学校要有乡村味儿,需要充分利用乡村资源优势,让教育、生活、社会融为一体。”绵竹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黎明认为,一方面,学校作为育人高地,是村社居民的“精神家园”和“文化枢纽”,要充分发挥乡村学校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和辐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乡村儿童的教育不是一个家庭、一所学校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它关系到整个乡村的未来。从这个角度看,乡村家庭教育具有突出的公共性,是家长和社会需要承担的公共责任。

“家校社共育其实就是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与力量,为孩子提供支持。合作是一个手段,最终是为了立德树人。”陈黎明说,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质量提升,不仅事关人的发展,更通过乡村教育、乡村社区发展的影响,融入乡村教育振兴、教育振兴乡村的战略中,以培养有情怀、有视野、有格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最终目标。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