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猫“打工”的孩子

马海霞

《教育导报》
2023年第37期(总第3802期) 导报三版

晚上遛弯,碰到一对母子,看样子刚从超市购物回来,我看到他们时,这对母子正在为一只猫“讨价还价”。我站了一会儿,听明白了原委,原来儿子在草丛里发现了这只小奶猫,这只小猫不怕人,在儿子脚边蹭来蹭去,任由人摸。妈妈赶紧取出刚从超市买的火腿肠喂它,儿子央求妈妈,想把小猫带回家养。

妈妈一口拒绝了,理由是,家里本来就小,实在不想再让猫占个容身之地,而且养猫需要精力,还需要钱,猫砂、猫粮、驱虫、打疫苗、绝育、看病,和养个孩子差不多,她可不想再受“二茬罪”了。

妈妈和儿子商量,以后可以经常来投喂小猫,但养在家中是万万不可的。儿子被妈妈拒绝后,并未将猫放开,而是紧紧抱着猫不撒手,不断哀求妈妈,允许他将小猫带回家,并信誓旦旦说,小猫他来养,不会让妈妈操心的。

妈妈笑着说,你还需要我们养,你拿什么来养猫?

儿子说,我可以不买零食,不买玩具,不买新衣服,不去游乐场,省下的钱给猫花,而且我还可以捡垃圾卖钱。

妈妈还是不为所动,最后儿子竟然抱着猫哭了起来,看架势,如果妈妈不同意,他就要和小猫一起在外流浪。妈妈见状,生气地说,你这是情感绑架,但我说了不算,这事还得你爸爸同意。儿子忙给爸爸打视频电话,爸爸看到儿子一脸泪痕,告诉儿子,猫可以养,但有条件,爸爸妈妈工作忙,没时间管猫,小猫的吃喝拉撒全部由儿子负责,而且,单他自己省钱还不够,还需要他自己“打工”赚钱,靠做家务赚取猫粮。

儿子如愿了,马上破涕为笑,抱着猫开心地往家走时,妈妈又补充说,回家还得和他签署个养猫协议,双方都同意签字后,养猫才生效。

欣赏这位家长处理此事的态度和方法,她救助了一只流浪猫,也呵护了一个孩子的童年。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话题“我的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一位年轻的同事看到后说,他的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就是在参加工作后,养了三只狗。

同事说,他小时候在垃圾场发现了一只流浪狗,两三个月大的样子,发现时小狗已经饿得皮包骨头了,他把小狗抱回家,想养着它,可爸妈无论如何也不同意,最后,他爸趁他上学时,把小狗送给了村里一户人家养,可那户人家对狗不好,平时非打即骂,一年后,看狗长大了,狠心将狗给卖了。

这件事在同事心中留下了阴影,他恨爸妈狠心,认为小狗的悲惨命运与他们有关,从那开始,他便和爸妈对着干,不好好学习,还经常逃课出去玩,由此承担的后果是,爸妈对他的严加管教,有时挨打也是难免的事,亲子关系越来越恶化,他爸妈到现在也搞不懂,为何小时候那么听话的一个孩子,上了初中后,突然就开始叛逆。

现在同事自己养了狗,童年的阴影依然没有治愈,但他逐渐理解了爸妈,他们没文化,只能靠干苦力赚钱,那时为了养两个孩子和家里老人,已经拼尽了全力,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养一只狗。他后悔,如果当初他能像我遇到的这个小男孩那样,主动要求帮父母做事,以求把狗留下就好了,如果那时,爸妈提再多的条件他也答应,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我家养过小动物,知道小动物对孩子而言,不仅是陪伴,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爱心,而且通过养小动物还可以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正如我遇到的那对母子,只要处理得当,我相信,他们家从此不只是多了一只猫,还多了一个听话的孩子。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