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无数“微创造” 营造教育“新生态”

——“创享者——2023学术年会”侧记

■本报记者 夏应霞 钟兴茂

《教育导报》
2023年第38期(总第3803期) 导报三版
“每一个‘陶子’都是教育的创享者!是创造者,是分享者,也是享受者。”4月15日,在“创享者——2023学术年会”闭幕仪式上,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秘书长杨东再次重温了“创享者”学术年会的宗旨。

在3天的“创享者”学术交流活动中,11名一线教育“创享者”获得了“2023年度发现奖”;4名“大咖”——熊丙奇、李志刚、项贤明、刘云杉带来了对中国教育最前沿的思考;幼教、小学、初中、高中、职教和德育6个平行论坛汇聚了来自四川、重庆各区域的10余所学校的创新成果。

“教育永远无法被完全定义,好的教育没有标准答案。”杨东说,“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改变自身,在自己能做主的空间,进行教育的微创造。最后,所有这些哪怕很微小的创造,联系起来、链接起来,就会真正推动一个全新的教育生态发生。”

11名“创享者”获“年度发现”奖

在4月13日晚的开幕式上,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会长赵振铣宣读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朱永新的书面致辞。朱永新引领“陶子”们回顾了陶行知伟大的教育精神和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同时指出,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要求,我们更应以陶行知为榜样,始终从中国实际出发服务教育改革发展。每一个校长和老师都可以成为陶行知式的教育者。

在创新型师生艺体节目展演中,11名“创享者”获得“年度发现”奖。他们是越西县第二中学支教老师苏正民,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副校长叶德元,宜宾市叙州区育才中学校长任劲松,开江县永兴中学代表龚小鸥、黄趾兵,“长赤现象”代表夏康晋、张元金、何晓钟,宜宾市翠屏区凉水井实验学校校长吴舸,犍为县教育体育局局长段礼富,广元市利州区小微学校联盟代表赵成宝获奖。正是他们扎根一线的坚持、相信和热爱,让陶行知的伟大精神得以在我省各地生根发芽、传承并创新。

开幕式上,宜宾市江北实验小学、宜宾市人民路小学、宜宾市鲁家园幼儿园、宜宾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宜宾市第五中学、宜宾市青年街幼儿园的师生们奉献了精彩的演出,展现了宜宾市近年来践行生态教育,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带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成果。

4位“大咖”直击教育真问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意蕴”为题,阐述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改革背景,并分析原因,提出了方法和建议。熊丙奇认为,当下教育改革面临至少一个内部挑战和三个外部挑战:内部挑战在于兼顾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外部挑战则在于少子化、老龄化和人工智能的崛起。社会普遍焦虑和学历内卷的根源在于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而我们的观念还停留于精英教育阶段。真正优质的教育,应具有面向人人的公平观,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改变行政主导评价体系。教育现代化必须进行理念、制度到评价体系的全方位改革。

青岛市即墨区二十八中校长李志刚带来了“家校合作”“教师第一”等新理念运用于管理和教学的实战案例。李志刚现身说法,讲述了自己从“念稿子”校长走向“脱稿”校长的成长经历。他介绍了学校用开学礼、毕业礼、家长会和家长颁奖四个环节,打通了家校合作的情感线,并将感恩教育贯穿其中。这一改革推动了“和谐互助”自下而上的课改,建立起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德育网格化管理体系。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项贤明以“国际比较视野下的创新人才培养”为题,讨论了当下中国教育改革面临的“创新焦虑”及创新时代教育面临的挑战。项贤明从钱学森之问出发,对中美教育体系和教学方式进行比较,指出了当下中国教育需改进的地方。第一,要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课程,加强综合的作业与扩展阅读,创造更多动手的机会。第二,要从营造开放的学习空间,改变“秧田式”的教师空间布局为课堂营造多元的权力中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三,要警惕和避免标准答案的“霸权”与虚假知识,让学生自由思考、探索知识,让知识真正作用于生活。第四,要降低传统观念对创造的负面影响力,我国向来有重视记诵的传统,但“学富五车”不等于创造力,要将整齐划一的课程和评价标准转化得更加多元。最后,要摒弃“教育是一种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的误解,他提出的“双主体”概念,认为教育从来是师生这两个主体共同完成的创造活动,应给学生让出创造的空间。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以“问诊‘超前学习’的内外症结”为题,层层追问、讨论了当下中国教育面临的复杂现实矛盾。她说,虽然2022年新课标的修订对改革的误区进行了自我纠正,但在具体改革实践中,依然要避免四大陷阱:即学习者陷阱、能力主导陷阱、选择陷阱、去边界陷阱,对课程和教师的任务做出必要的区分:什么是一个人“自己能学会”和“在教师指导下能学会”的知识,要有勇气去思考那些“从未思考过的问题的能力”。

在“大咖”演讲间隙,来自我省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专家、中小学校长们围绕以上主题进行圆桌论坛,分享了精彩见解。

6个论坛汇聚10所学校的创新成果

三天时间,幼教、小学、初中、高中、职教和德育6个平行论坛汇聚了来自四川、重庆各区域的10余所学校关于教育信息化、课堂变革、新高考改革、职业教育国际化、德育活动课程、思政教育一体化、品格教育、劳动教育等领域的创新成果。此外,还有来自俄罗斯、韩国等国代表通过线上或线下参与了职教分论坛。

小学分论坛上,重庆市谢家湾小学带来了《认识立方体》课例展示,并介绍了“学习方式系统变革视域下的课堂主张”;宜宾市人民路小学展示了低段语文课《荷叶圆圆》,并介绍了“指向学能培育的‘对象性’课堂”探索。杨东在点评中说:“两所学校的课堂,都有主张、有内容,高度重视课堂中的活动,把学生的丰富活动带进课堂。”

除了观摩课例、聆听点评,300余名来自全省各地的小学教育工作者还参加省陶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活动。赵振铣对新一届小学专委会提出了殷切希望,他说,中国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革,构建世界命运共同体,希望每一位小学教育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小学教育的时代发展。会议审议通过了《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工作条例》,产生了小学专委会新一届领导班子,并发布小学专委会未来五年的战略规划暨“1336”工作思路和2023年小学专委会的工作要点。

幼教论坛中,参会代表分别前往鲁家园幼儿园、青年街幼儿园“入园学研”,聆听专题报告;初中论坛中,参会代表前往宜宾市凉水井实验学校进行“全学科日常课堂观摩”,校长吴舸作《凉水井实验学校课改系统可以复制吗?》的报告;高中论坛中,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宜宾六中分别进行课例展示,与会代表还聆听了“新高考背景下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新高考背景下选课走班操作策略”等报告;职教论坛中,举行了国际合作项目成果展和项目介绍;德育论坛中,成都市金牛区介绍了如何推动区域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融合发展,宜宾市二中介绍了“真德育”体系建设,宜宾市中山街小学分享了德育活动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扎实的教育改革实践、无数“微变革”,给千名教育工作者带来丰富启发和启示。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