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书山奔跑

南部县第一小学 刘小宁

《教育导报》
2023年第39期(总第3804期) 导报三版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从古至今的书籍可谓浩若烟海,如崇山峻岭。教师是带领学生向着书山奔跑的人,在师生共同的教育生活中,恋书、啃书、背书、用书,铸就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训练教师的育人能力以及学生未来生活和发展的能力。

首先,恋书是一种态度。主动与书打交道,每天定时与书“见见面”。“手不释卷”表达的是对书的态度。

《三国志》作者陈寿说:“一日无书,百事荒芜。”只要一天没有看到书,他便没有心情去做其他事了。抗战期间,剧作家曹禺在四江安国立剧专任教。有一次,他拿着毛巾和书去洗澡。一个钟头过去了,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家人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弟子规》中说:“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虽有马上就做的急事,也要先把刚读的书放好再离开;看到图书有破损、折损,要尽快把书修补好。读书人要爱惜书籍,对书籍怀有敬意。对书的态度也藏在这种敬意之中。

其次,啃书是一种精神。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用“啃”骨头的精神,终究会达成目标。

孙敬的“悬梁刺股”是读书精神的写照。而《愚公移山》中愚公曰:“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把求知比作愚公移山的话,一天“啃”一点,子子孙孙延续下去,就一定会达成目标。《道德经》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粗大的树木都是由小树苗长成,比喻做事要一步一个脚印,坚持恒定地做下去。读书亦如此。

再次,背书是一种追求。一个人的人文底蕴有多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够“背”多少书。

“博闻强识”出自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意为有广博的见识和超强的记忆力却很谦让,做善事很勤勉却不倦怠,这就是君子。博闻强识应是每个人的读书追求,苏轼年轻时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一个老者看出了他的傲气,拜访苏轼向他请教一本小书上的字,结果苏轼出了丑。后来,苏轼把这副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表明了苏轼立志努力学习的追求,终于成为一代文豪。

最后,用书是一种能力。与书交朋友,如果不会活学活用,那么只是录音机,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读书学习的目的是:学以养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

孔子曾对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方面,你们应该要能灵活地推想到另外几个方面,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这就是“举一反三”成语的来由,学一件东西要可以灵活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是活学活用能力的体现。战国时期赵奢的儿子赵括熟读兵书,倒背如流。然而长平之战时,赵括盲目出击被围,后被乱箭射死,赵军被活埋了四十万。纸上谈兵是不能“用书”的最好例证:空有一肚子兵书,而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所以,读书到最后是形成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能力。宋代朱熹把“知”“行”关系说得更为明白:“知”是手段,“行”是目的,不“行”,无以奏“知”之效,也无以知“事”之艰难,免不了落个“纸上谈兵”的下场。所学知识要用到实践中去,还要不断加以总结反思。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

阅读,承载着中国人的家国梦,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成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再造辉煌的精神支撑。这个时代是读书的好时代,我们需要端正一种态度、形成一种精神,树立一个追求,锻造一种能力,让“书”伴随着师生成长历程,让“恋书、啃书、背书、用书”成为校园阅读的现实写照,共同绘就全民阅读的理想画卷。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