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奔赴”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合访企拓岗暨校企对接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何元凯

《教育导报》
2023年第39期(总第3804期) 导报二版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1158万人;四川高校毕业生预计62 .83万人,规模和增量再创历史新高。为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早在年初,四川省教育厅就开始筹划统一组织川内高校开展省外集中访企拓岗活动。4月2日至4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合访企拓岗暨校企对接活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就业创业联盟第二届学生生涯发展教育论坛在重庆市相继举行。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用人单位有何建议?促进高质量就业的举措,还有哪些可以改进完善之处?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高校毕业生还需提升哪些能力?在活动和论坛现场,记者就此对企业、学校及就业指导专家进行了采访。

日前,西南医科大学举行2023届毕业生春季校园大型双选会,学生在现场参加面试。(王友聪摄)

“企业也有压力”,需加强学生就业观引导

“其实我们企业压力也大。此次四川省教育厅和重庆市教委提供这样的平台,为我们扩大了朋友圈,对我们招聘所需人才很有帮助。”塞力斯汽车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张碧英表示,就业压力不只存在于高校和毕业生,企业也面临供需矛盾,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尤其是研发端人才稀缺。

张碧英介绍,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行业竞争激烈,但人才“蓄水池”有限,跳槽频繁,薪酬也水涨船高。“这给许多学生造成一种错觉,觉得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能拿到高工资。”此外,张碧英发现,部分已就业的毕业生也存在“沉不下心”的现象,“入职一年半载,看到其他同学工作轻松、收入也还可以,就动摇了。”她建议,学校要尽早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同时建立扎根行业稳步前行的心态。

张碧英认为,现在的年轻人优点很多,比如视野开阔、敢想敢干、不怕失败挫折,但不少学生还是倾向于稳定工作,到民营企业始终不是很放心。她表示,其实民营企业用人大胆,个人发挥空间更大,机会非常多,希望学校加强引导,帮助学生对民营企业建立科学理性的认识。

“希望高校加大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引导,民营企业也是大有可为的。”为发挥校友资源优势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四川省教育厅于4月2日举行了四川高校在渝优秀校友座谈会,校友代表之一、重庆永曼康机械制造公司总工程师陈渝说,非常愿意接收四川高校毕业生,一定会发挥校友力量全力支持。

“公司上层给我们压力也很大,要我们多招一些好学生。”中铁十一局下属公司招聘经理李文介绍,建筑行业工作比较辛苦,员工流失率比较高。此外,在近几年的招聘中,李文发现,当前毕业生缓就业现象较为突出。“家庭经济条件普遍提高了,家长可以给孩子更多经济支持,不少学生一心考研、考公,‘二战’没能考上才开始求职,由应届生变成了往届生,这非常不利于他们个人成长,需要加强引导。”

深化校企合作,让就业实现精准对接

“感谢教育厅统一组织高校来重庆访企拓岗,为深化学校和用人单位的供需对接,促进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平台与机会。”西南财经大学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徐利军表示,此行最大的收获是与更多企业建立了联系并进行了深入交流,从而摸清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要求,以及未来行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诉求,有助于学校改进和优化人才培养,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重庆华渝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晓东表示,多年来,该公司积极与川渝多所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新模式,期望与川渝地区更多院校建立技术、技能人才交流培养共育模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共赢。

在本次校企对接活动现场,四川高校与重庆企业围绕人才培养、供需对接、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日常联系互访等签署了系列合作协议。

“校企合作不能浮在表面上,一定要做实,比如教师就应该深入企业,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提高人才和岗位的匹配度。”重庆市教委二级巡视员胡斌建议,四川高校应多关注重庆的十大新兴产业,比如集成电路、纳米新材料等,瞄准这些产业的人才和技术需求,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实现精准对接。

完善生涯规划,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面对就业压力,生涯教育课程与就业指导工作如何进一步完善?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就业观?毕业生求职应聘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就业创业联盟第二届学生生涯发展教育论坛上,东北师范大学就业创业教育研究院教授刘海滨指出,部分毕业生对自身没有合理定位,对传统行业新形态以及新兴职业缺乏新认知,毕业时可能会遭遇就业困境。高校需要尽早开展生涯发展教育以及就业创业相关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梳理未来生涯发展方向,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生涯选择,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职业观和就业观,从而提高自己的就业满意度和幸福度。

针对缓就业现象,全国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培训特聘专家、云南师范大学就业处处长李红向建议毕业生,应从“被动慢就业”转变为“主动慢就业”。她说,被动慢就业是指没有明确未来规划的毕业生,对职业认知存在偏差,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不得已推迟就业。主动慢就业则是有明确未来规划的毕业生,依照自己对未来的规划,主动减缓求职节奏,给自己行动的时间去落实个人计划,充实并提高自己。

“很多同学都会把履历当成简历,把所有经历堆砌在一张A4纸上,拿着这张纸‘包打天下’。”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团委书记任婷建议,毕业生在求职前要对目标岗位有清晰的职业“画像”,再思考自身与岗位之间有哪些能力要求相匹配,针对不同岗位准备不同的求职简历,做到精准求职。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生涯规划工作室“研林工作室”创始人董研林表示,大学毕业生不论就业还是创业,首先要厘清自己“有什么”,才能更加清楚自己能够“获得什么”。大学生要在汲取知识的同时建立起个人知识架构,并锻炼出随时应对变化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实现高效有质量的就业创业。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