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小院

成都立格实验学校2024届8班 付恩泽

《教育导报》
2023年第43期(总第3808期) 导报四版

故乡的小院比不得城里窗明几净的厅堂和整洁敞亮的广场,似乎总是繁芜杂乱,破烂不堪,但每每回到那个地方,却总让我心生温暖,万般流连。

清晨时分,在小院里溜达的公鸡鸣啼之时,大人们就从屋子里出来了,各做各的事去。我会抽一条长凳摆在院子中央,坐下,在氤氲的薄雾中,贪婪地吮吸着润泽的空气。

耳畔传来窸窸窣窣又富有节奏的声响,随声望去,院子对面空旷的田间,爷爷家的老水牛正悠闲地在田垄边吃着青草,颈上的绳索丝毫未能影响它享受美味的心情,尾巴时不时甩成圆圈儿,似在驱赶蚊蝇,又似诉说着它的惬意。身后还跟着一头牛犊,学着母亲的模样,安详地啃食着。天空更见明朗,阳光柔柔地抚摸着老水牛黝黑的身躯,它时而仰头咀嚼,时而扭头回看一眼身后的牛犊,哞哞叮咛几声,生怕调皮的孩子跑远了,走丢了。

吃过早饭,大伙儿都忙碌起来。扛着锄头上坡的、挽起裤管下田的,从小院分赴各方。

我当然也不会闲着,提着小桶,往院子东边的猪圈中去了。猪是早就不养了,鸡便住了进去。一个破背篓,一堆干稻草,铺在里边便是一个窝。窝里全是鸡蛋,一个、两个、三个……我如数家珍,将还微微带着温暖的鸡蛋小心翼翼地放入桶中,心里自是甜甜的满足。

从堂屋门后选个轻巧些的锄头,扛在肩上,提上篮子,去往院子下面的田边。这里满是我钟爱的食材——折耳根。

紫红色的叶片一团团,一簇簇。抡起锄头,尽力挖下去,慢慢撬动土块,一根根竹节形状根茎便露了出来,白如葱根,细如笔芯,柔如柳条。瞬时,一阵辛辣冲鼻而又芳香浓烈的气味弥散开来,好不神清气爽。放下锄头,小心扒开泥土,提着叶片一根根缓缓理出。不到一个小时的工夫,便收获满满一篮子的“战利品”。回到院子里,我顾不得满身泥土,在水槽边把食材清洗干净,下饭菜算是有了着落。

院子北边的屋顶上,是爷爷喂养的兔子。自我回到故乡,喂兔子的差事自然是我的。当然,草料不必担心,爷爷早已备齐,我只需负责投喂。纵然这样,每个午后,我也会上楼看上好几回。没两日,兔子们似乎与我熟识起来,我刚靠近,这些毛茸茸的生灵便蹦蹦跳跳围了过来。把背篓里的菜叶抛撒几片过去,数十个“白雪球”霎时滚向四方,煞是可爱。

夕阳快要落山了,爷爷唤我一同前去对面山坡上把牛儿牵回来。昏黄的余晖洒在田间水凼凼里,映出一幅绝美的图画:田埂上,爷爷牵着老水牛走在前面,后面跟着小牛犊,还有一个我。

回到钢筋水泥的都市里,我总会常常想起故乡的小院,那里确实繁芜杂乱,破烂不堪,但总让我心生温暖,万般流连。

成都立格实验学校2024届8班 付恩泽

指导教师 刘端

点评

作者主题鲜明、文笔优美、叙事清晰有条理,富有情感,字里行间透露着浓浓温情,最后的首尾呼应是整篇文章的点睛之笔,文字里的温度可以直达心底。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