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生学习动力

■成都市新津区实验初中 杨娇

《教育导报》
2023年第47期(总第3812期) 导报三版

学习动力是推动学习前进的力量,学习动力强的学生学习更加努力,更容易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当下很多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没有学习的动力,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启发他们对未知的好奇心和培养广泛的兴趣,并对学习保持积极情感,从而使他们拥有惊人的学习动力,能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

一、学习动力的定义和构成

很多学者针对学习动力展开广泛研究。如沈阳师范大学的学者田玲认为:“学习动力包括学习需要、学习目标、学习兴趣、自信心、情绪情感、外在压力等要素。”美国学者诺埃尔·兰迪认为:“学习动力是一种神秘因素,它是由兴趣、抱负、灵感、价值观、自信心等方面组成的一个混合体,它是促进人们进步的关键。笔者认为:“学习动力是驱动学习的原始动力,是鼓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推动力。它对学习活动起激活、维持和推进作用。它由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三要素构成。

二、学习动力各要素的作用及其联系

彭聃龄主编的《普通心理学》中认为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并且产生某种肯定的情绪体验。杜威在1913年的《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中认为:“没有兴趣,就是思考也会是草率和肤浅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起大脑的兴奋状态,能最大限度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就会苦不堪言。兴趣如同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能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是开启学习动力的钥匙。

彭聃龄主编的《普通心理学》中认为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哈佛大学的柯比教授在《学习力》一书中写道:“任何人的学习,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愿望的动机,才能使自己行动起来,被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动机又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因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所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因学习活动的外部后果而引起的动机,如学习是为了获得好成绩、或是得到表扬、鼓励、荣誉、避免惩罚等。外部动机要转为内部动机才能形成更为持久的学习,为了让学习者更为有效和坚持学习,应激发以内驱力为主的学习动机。当学生具备了内在学习动机,就会产生主动、认真学习的意愿。

社会心理学家沙莲香提出态度是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的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倾向。哈佛大学博士爱德华·班菲德认为:“在学习中,能否具有超越常人的学习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学习态度。”端正的学习态度对激发学习动力有积极作用,如学习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对学习持积极情感;学习自主性,学习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学习才会动力十足。

当学生真正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产生了以内驱力为主的学习动机,教师再引导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学习就会产生持续不断的动力,有了学习动力,学生就会积极探索和进取,进而取得好成绩。所以,我们既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动机的激发,也要树立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

三、培养学生学习动力的实施策略

策略一:培养学习兴趣

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良好的教学氛围、新颖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等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英语学习为例,为了提升英语学习的趣味性,课前导入可以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歌曲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探索,课堂中通过有效提问、鼓励质疑、活动教学等方式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究心,课后通过学唱英语歌、英语电影赏析、趣配音、英语话剧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由“要我学”到“我要学”。

策略二: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个人因素和外部因素。如兴趣、爱好、好奇心、归因、奖励、荣誉、任务的难度、教师和家长的期望等。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培养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的好奇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合理设置目标、正确运用奖惩手段等途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有的学生把学习失败归为能力不足,容易灰心,产生无助感,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归因训练,让学生把失败归为努力不够,摆脱失望,同时给予学生积极反馈,使他们更加努力。

策略三: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

对于教师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①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如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周目标、月目标等。②通过设计难度适中的任务,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进而增强学习自信心。③以生为本,培养学习自主性,如每天自觉完成作业、预习课文、积极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等。学生树立了端正的学习态度,明确了学习目的,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持续不断的学习动力。(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课题《县域初中生学习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JCY2022-14成果之一。)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