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 为心灵护航

洪绍容

《教育导报》
2023年第52期(总第3817期) 导报二版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最基础的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然而,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家长的教育观还停留在片面地追求分数和培养特长上,很少真正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在心理和生理上关心孩子,更谈不上“挤”出时间与孩子坦诚地交流与沟通。

从我们开展的“家长想了解的学生情况”以及“学生最想给父母说的一句话”情况调查中可以看到,“老师,麻烦你把娃儿管严点,我们大人说的话不听,他就服你们老师管”的家长占87%。这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只要老师“管严点”,孩子就乖。而在学生的回答中,“我希望爸爸妈妈能相信我、经常与我聊天、不要把我管得太严或不问青红皂白就指责我,甚至打骂我”占了95%以上,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与支持。

教育孩子不单是学校的责任,作为孩子的父母,既要把生活实践的经验通过多种途径传授给孩子,还要把父母的“形象”——孩子的榜样,在生活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给孩子。部分家长片面地认为“把孩子管严点,他们就会听话”这种观点,既没有充分认识到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又过分地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归咎于学校和社会,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责任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空间。一些学生来自家庭的心理压力非常大,究其原因,他们的父母缺乏对孩子的陪伴,不如意时还常把孩子当成“出气筒”。一位初中女生在周记里以《窗》为题,这样写道:“我需要家庭的和睦与欢乐,我多么希望爸爸妈妈能打开‘窗户’,看看女儿心中的绿色方舟。……”由此可见,家庭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孩子健康心理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为人父母,当在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方面下苦功夫。

其次,家长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孩子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孩子的举止言谈、交友处事以及日常生活琐事常常以父母为榜样。因此,家长应充分注重自身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的表率作用,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爸爸妈妈是如何处事诚信、待人友善、勤俭持家、乐于奉献的,从而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播种下良好的道德种子。

再次,家长应重视教育子女的规律,掌握良好的教育方法。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渐进的成长过程,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教育方式,造就了多层次、多规格人才。因此,家长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和社区开设的家长学校等活动,在认真了解孩子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深入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尽最大努力使家庭教育模式适合孩子的个性和成长规律。只有这样,家长与孩子才能成为生活实践中真正的“良师益友”。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